自我表露的影响因素及测量方法研究综述

2012-04-29 04:00孙传英
科教导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测量因素

孙传英

摘 要 自我表露这个术语最初是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Sidney Jourard(1958)提出的。Jourard认为自我表露是个人将有关自己的信息表露给目标人。后来他在《透明的自我》书中将其界定为告诉另外一个人关于自己的信息,真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个人的、秘密的想法和感受的过程。通过自我表露能够促进双方相互间的交流,促进感情;还可以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增进信心;但同时也可能会带来伤害。什么因素促使或抑制表露者进行表露以及如何对表露的内容及程度进行测量?本文拟对近年来的研究对自我表露影响因素及主要测量方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自我表露 因素 测量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

Factor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of Self-disclosure

SUN Chuanying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s,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24)

Abstract The term of self-disclosure was proposed originally by the American humanistic psychologist Sidney Jourard (1958). Jourard self-disclosure is that individuals will reveal information about yourself to the target person. Later his "transparent self" which is defined as the book told another person about their information, in good faith to share with others their own personal, secret thoughts and feelings in the process.Through self-disclosure can promote mutual exchanges, and promote feelings; also improve mental health, enhance confidence; but it also may bring harm. What factors promote or inhibit the show by the show and how to show the content and extent of measurement? This paper on recent research 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self-disclosure and the main measurement methods are reviewed.

Key words self-disclosure; factor; measure

目前普遍认为自我表露最为经典的定义是:个体口头将自己的信息(包括思想、感受和经历)表露给他人,在亲密关系的发展和维持上起主要作用。

1 影响因素

1.1 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指的是在不同的时间与不同的情境中保持相对一致的行为方式的一种倾向。Jourard将自我表露看作是健康人格的标志和原因,认为自我表露是与其积极人格特征相关的稳定人格特质。有研究表明,高个人自我意识的青少年有更高的意愿对同伴表露,从而导致较少的孤独感。高水平的个人自我意识与个体对内部自我的更准确、更详细的认识相联系,而这些认识正是自我表露的素材。自我表露程度的高低不仅受表露者的人格特质的影响,互动中倾听者的人格特质如真诚,尊重同样会不同程度的影响表露者的表露。

1.2 自我表露的主题

自我表露的主题也就是表露所涉及的内容。不同的学者对表露的主题做了不同的划分。Jourard的自我表露问卷(JBDQ)涉及了观点态度、兴趣爱好、工作(或学习)、金钱、个性和身体6个主题维度。Shechtman和Vnrembrand (1996)测查了少年儿童自我表露的状况,研究表明,少年儿童表露的内容包括家庭、朋友、自我、违纪、自己行为的评价、情感表达、活动、态度八个方面。Papini等人(1990)重点调查12~15岁的青少年对父母和朋友情绪方面的自我表露状况,表露的内容包括沮丧、快乐、嫉妒、焦虑、愤怒、平静、冷漠和恐惧八个方面。由于表露者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露会涉及不同的主题,表露主题的差异以及表露主题的机密程度,会使表露者的表露程度呈现不同的差异。

1.3 双方的性别异同

大多数研究表明,自我表露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Jourard早期的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表露得多。Didia和Allen (1992)对205篇自我表露的相关研究报告的元分析表明女性比男性往往有更高频率的表露,性别差异在同性伙伴的自我表露中更显著。

1.4 表露者与表露对象的关系

表露者与表露对象的关系,如两者的亲密关系程度、信任关系程度等都影响表露者表露的程度。表露者表露的对象或目标人主要包括父母、兄弟姐妹、配偶、亲密朋友及陌生人。表露者与表露对象之间的关系会影响个体表露水平、频次和可能性。许多研究表明人们对他们喜爱的或亲密的人——父母、配偶或亲密朋友等更有表露的意愿。表露者和表露对象的亲密程度和信任程度影响着自我表露的程度,同时不断深入的自我表露反过来也会影响两者关系的发展。

1.5 表露者对表露后利弊的权衡

表露可能带来不良后果的是一些特殊人群的表露。主要有AIDS/HIV患者,受到性侵犯的儿童以及有过创伤性经历的人群。大量研究表明,AIDS/HIV患者对其身体状况的表露及表露的程度会有较多的权衡。表露可能带来社会支持,缓解压力,降低焦虑等,也可能冒着被拒绝、受歧视、失业等的危险。有关儿童性侵犯的研究发现约30%~80%的受到性侵犯的儿童在其成人前不会自觉地表露曾遭受的性侵犯,个体平均延迟表露的年限是3~18年。已有研究也表明受性侵犯的儿童不表露的主要原因有对表露结果的恐惧、自责、缺乏自我意识等,其中恐惧是儿童受性侵犯后不表露的最大原因。创伤性事件对个体健康有消极影响,虽然创伤性经历表露出来有利于减轻这些压力源对身体的负面影响,改善心理健康状况,但表露者考虑到对表露后是否会给自己带来益处,是否能一定程度上解决自己的问题以及是否会被排斥等都会影响表露者是否表露以及表露的程度。

1.6 表露双方的环境

这里所说的环境包括表露双方所处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表露双方所处于的场合以及双方的情绪、态度等状况也都会影响表露者的表露。

2 测量方法

总结了影响自我表露的主要因素后,那表露内容及表露程度的主要测量方法有哪些,本研究的第二大方面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总结。

(1)Jourard(1958)编制的自我表露问卷(Self-Disclosure Questionnaire,JSDQ)。问卷共有60个项目。Jourard将这60个项目分成6个维度:态度和意见、爱好和兴趣、学习或工作、金钱、个性、身体每个维度包含10个题目,同时设定了4个不同的表露对象(父亲、母亲、男性朋友、女性朋友)。采用等级记分方法,每个条目有4级评分:0-“没有告诉其他人任何有关‘我这方面的内容”;1-“以一般的方式谈论了这个题目,其他人只得到关于‘我的这方面的一般印象”;2-“对他人非常详细地讲了有关此问题,在这方面他人完全了解‘我,并且能精确地描绘‘我”;X-“对他人说谎或不正确地谈及自己,以至于他人对‘我有一个错误的印象”。当被试选择“X”时,等级分数记为“0”。

国内研究者李林英和邱莉分别修订Jourard(1971)的Self-Disclosure Questionnaire(JSDQ),形成了各自的自我表露问卷,两个问卷的项目数、维度及积分方法与Jourard(1971)的Self-Disclosure Questionnaire(JSDQ)均相同。

(2)Chelune编制(1976)的自我表露情境调查问卷(Self-Disclosure Situation Survey, SDSS)。SDSS是Chelune基于自己提出的自我表露适宜性(self-disclosure flexibility)概念编制的。自我表露适宜性指个体辨别不同情境进行相适宜的表露的能力。Chelune认为自我表露是个体与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SDSS由20个不同情境的问题组成,要求被试在6点量表上报告,想象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下(如,与家庭成员一起吃饭;在相亲的时候)对特定目标人(一个朋友、许多朋友、一个陌生人、许多陌生人)表露意愿的程度,从0-“只愿意稍微表露一下”,到6-“愿意详细地表露让对方了解自己”。自我表露适宜性的得分通过计算20道题目的平均标准差获得。

(3)Wheless&Grotz(1978)编制的一般自我表露量表(General Self-Disclosure,GSD)。Wheless&Grotz根据自我表露的五个维度(自我表露的意识性、数量、正负向、深度控制、诚实)编制了一般自我表露量表,共21个项目。采用五点计分,从1-“完全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这个量表主要测查个体在不同情境中的一般表露模式。近年来网络情境中的自我表露研究中用这个量表也较多。这个量表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测量个体在不同情境中的表露模式,可以从多个角度宏观测查自我表露,局限在于对表露对象和表露话题不能详细测量和区分。

(4)Miller等人(1983)编制的Miller表露话题量表(Topics Inventory,MTI)。MTI是Miller, Berg和Archer设计的,要求被试在7点量表上报告对同性朋友在各个题目上表露的程度,包括“我的个人习惯”、“我做的自己感到羞愧的事情”、“我最深的情感”等8个项目,计分为7点量表,从1-“几乎不表露”到7-“完全充分表露”。

(5)自我表露指数量表(Self-Disclosure Index)。该量表由Miller编制,包含10个项目,用于测查青少年自我表露的一般状况。要求被试针对四种目标人(父亲、母亲、最好的同性朋友以及最好的异性朋友)分别回答自己的表露程度。量表采用5点记分,从1-“从不告诉对方”到5-“非常详细地告诉对方”。

计算各分量表题母的总分,分数范围介于10~ 50之间,得分越高说明自我表露水平越高。

(6)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问卷。邹泓、蒋索立足本土编制了我国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问卷。该问卷共36个项目,包含亲子关系、身体发育、兴趣爱好、亲密友谊、学习情况、学校经历和观点态度7个维度;每个项目请被试分别就自己与最要好的同性朋友、最要好的异性朋友和普通同学的自我表露情况在5点量表上作答,从1-“几乎不说”到5-“什么都说”。所有项目的因素载荷都在0.50以上,7个维度的克伦巴赫系数在0.79~0.92之间。问卷的信、效度均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问卷法是自我表露常用的测量方法,此外还有访谈法,日志法、观察法、实验法等方法。

适当的自我表露不仅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带来良好的人际关系,给表露者提供了解自我的窗口,更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参考文献

[1] 张丹如.自我表露研究综述[J].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 邱莉,陈会昌.中学生自我暴露发展趋势研究[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29(5).

[3] 蒋索,邹泓,胡茜.国外自我表露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1):114-123.

[4] 李董平,余苗梓,王才康等.青少年自我表露和自我隐瞒的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4):83-90.

[5] 邹泓,蒋索.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问卷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8.40(2):184-192.

[6] 刘艳,邹泓,蒋索.青少年与同伴的自我表露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0.33(1):229-231.

[7] 李林英,陈会昌.大学生自我表露与人格特征、孤独及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3):7568-7570.

[8] 佘瑞琴.自我表露的研究现状及启示.硕士论文.

猜你喜欢
测量因素
把握四个“三” 测量变简单
解石三大因素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和计算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与计算
测量的乐趣
影响进化的因素
日出日落的观察与测量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测量
超越与反叛——论王尔德唯美主义中“恶”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