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嘉嵩 王亚莉 段文博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金融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衍生金融产品交易日趋活跃,传统的金融理论知识已不足以支撑现代金融发展的需求,并且,随着地方金融中心的崛起,区域金融的发展也对金融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转变地方高校金融专业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与实践迫在眉睫。
关键词:地方高校;金融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F83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0-0260-02
一、地方高校金融专业的教学现状
(一)传统的金融学理论教学模式
当前,我国多数地方高校的金融教学体系大体上偏向宏观,虽然为了顺应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已经开始着手微观化的教学,但是授课的框架结构覆盖面仍然较广,以至于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和详细的讲解。此外,由于微观教学内容相对较少,以致缺乏一定的理论实践与数理分析教学内容,教学的主要形式以理论内容的讲解为主,启发性不强。
(二)新颖元素与时事信息的欠缺
地方高校的教学资源在不断增加,但是新颖的元素仍然相对欠缺,新的教学模式亟待改革,教学思维需要转变,不断创新来适应现代化的金融学发展的需要。此外,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在金融信息的传导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部分教师的专业素质还无法正确的分析当前的金融学时事信息,所以导致了同学们无法把现实的金融信息与课堂内容相连接,弱化了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交流平台与实践技术系统的不完善
当前,多数地方高校没有建立完善的师生交流平台,造成学生与专业教师之间的沟通困难,使部分教师无法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无法及时解答学生生活中的金融疑问与难题,以致错失身边的金融实践的机会。此外,金融学教学的实践与技术系统相对不完善,使学生缺少自己动手实践操作金融业务的途径,导致金融知识的积累无法顺利的转化为真正的实践能力,而这实际上也会给毕业生带来一定的就业压力。
(四)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缺乏
当今一代的大学生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自主能力的缺乏。表现之一就是学习方面相对依赖教师,无法独立完成任务,缺乏思考的主动性表现之二是实践能力的弱化,所以,必然会阻碍专业知识的创新与发展。
二、地方高校金融专业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专业教师的国际化意识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渐开放,金融国际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但是,多数地方高校的金融专业仍然以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无法将国际化的金融问题与教学内容相联系,而金融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加强学生的理论实践能力,特别是数理分析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二)青年教师的比重
多数地方高校在吸引人才方面的能力有限,导致金融专业在师资方面的新鲜元素较为缺乏。高级职称教师的年龄较高,青年教师的比例较低,致使当下金融教学理念较为陈旧,教学素材的选择落后以及与新时代的金融信息相脱节。此外,随着学生年龄与教师年龄差距的不断加大,也给师生之间的沟通带来了不小的障碍,这已成为地方高校金融专业发展的瓶颈。
(三)资金投入情况
现代金融教学应进一步向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发展,特别是使学生熟悉金融衍生产品的操作原理,熟练掌握金融业务的操作流程等,而这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设施。然而,地方高校由于专业发展、资金实力以及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对专业教学设施的投入不足,导致学生实践技能不能得到有效提高,阻碍了金融专业的内涵式发展。
三、对地方高校金融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营造环境
1.明确金融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金融专业教学应进行适当的社会化市场化指导,一方面需强化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应针对就业指导学生的实践能力,这要求金融专业教师更多的侧重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向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发展。
2.教学过程生活化。通过了解,在理论基础知识的教授过程中,学生更希望能把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生活中,或者能够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金融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引入必要的生活中的金融现象加以解释,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3.加强专业教学设施建设。增加相关投入,创造条件建立股票、债券、基金等实验室,或者建立模拟交流平台,鼓励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一方面在交流中实践,一方面在实践中指导,不断提高学生在金融市场方面的实践能力。
(二)注入新元素
1.不断引进青年人才。通过不断引进青年教师,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使多数教师能够利用自身的专业素质分析时事金融热点,及时和学生们一起分享独到的见解,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2.不断更新与丰富教材内容。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更新推动了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对金融专业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作为教学基础的教材就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与完善,以满足金融行业不断发展变化的技术与产品的要求。
3.加强校际的专业交流。建立与兄弟院校的专业交流与合作机制,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学生互换,实现金融专业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地方院校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形成地方金融人才培养的合力,促进区域金融的合理发展。
(三)自主的心
1.师生角色的互换。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以老师为中心,似乎是“听讲”模式才是正常的,这样的学习效率往往是不高的,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以及隐性成本的损失。因此,在传统模式的指导下,渗透学生自主讨论与教学的模式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师生互动与沟通,可以进一步锻炼学生语言表达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的能力。双向的主动才能看到互动的效果,鼓励与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教学资源,利用与专业老师的沟通,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促使学生注重与自觉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3.建立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针对对学生研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关部门应该制定激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相关政策,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肯定学生的实践成果,从而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金融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依据时代的特点以及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动态调整,以满足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从而保证专业教学的有效性,真正实现专业教学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亦春,蒋峰.金融学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1,(3).
[2]王广谦.正确定位加速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1,(22).
[3]艾洪德,徐明圣.新形势下金融学专业本科教学面临的挑战与改革[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