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2-04-29 03:01:49刘红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20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

刘红

摘要:以金融学专业为例,依托传统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和职业技术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比较分析了独立学院与传统本科院校、职业技术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区别;并以此为基础归纳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最后指出目前中国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0-0248-03

一、独立学院与传统本科院校、职业技术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区别

(一)独立学院与传统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区别

以山西某传统本科大学金融学专业与独立学院——山西大学商务学院金融学专业为例,分析独立学院与传统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区别。通过对两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比较可以看出独立学院与传统本科院校在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上的诸多区别。

1.专业设置的方向不同。山西某传统本科大学和山西大学商务学院都设置了金融学专业,但商务学院在此基础上重点突出的是金融理财师方向。设置金融理财师方向不仅避免了独立院校专业与传统院校强势专业竞争(金融学专业是山西某传统本科大学传统且具有很强实力的特色专业),而且更好地满足了中国金融市场中金融理财新兴行业对人才的渴求。

2.实践环节在教学计划中所占比重不同。通过教学计划内容可以看出,山西某传统本科大学金融学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通识课程组群”、“学科共同课程组群”、“科研训练与素质拓展组群”、“专业综合训练组群”分别与山西大学商务学院金融学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环节”意义对应一致。为了便于比较,本文以后者名称为准。

由于两所院校计算学分的方法一致,简单起见,本文以各课程类别学分多少及占总学分比重进行对比,如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分别在两校金融专业中占20、6个学分,在总学分中所占比例分别为11.6%、3.3%,前者高出8.3个百分点;而第二课堂学分分别为20、8,所占比重分别为11.6%与4.5%,前者高出7.1个百分点。

(二)独立学院与职业技术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区别

以山西某职业学校金融学专业为例比较独立学院与职业学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别。通过两校人才培养方案可看出区别如下:

1.人才培养定位不同。 职业技术学院着力于培养“技师”型的实用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的特点就是以某一职业岗位要求为培养出发点,要求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以及必要的专业知识,重点是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能够胜任社会经济建设各类生产第一线的工作。与职业技术学院不同,独立学院属于本科层次的教育,金融学专业培养的人才既能胜任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和其他相关企事业单位的金融理财业务工作,又能具备个人自主从事金融理财服务职业的基础与技能,实现就业与创业多元化。独立学院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一定的知识广度和深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二次研发,因此属于相对高端的应用型人才。

2.培养要求不同。职业院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培养的学生要求具有很强的从事金融业务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较高的情商等可以看出职业院校金融学专业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为重点,培养过程注重学生的业务技巧及熟练能力。而独立学院培养的金融人才要求不仅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理论和技能,还要熟悉中国进行金融理财服务的相关市场运行规则,了解国内外金融理财市场的发展动态既掌握金融理财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证券、期货、外汇、房地产、黄金、保险等市场的交易流程和分析方法,又具备熟练运用多种投资理财工具进行金融投资、理财实务操作的分析、决策的能力。总之,职业院校与独立学院在培养中都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但在培养层次上独立学院高出一筹。

3.课程设置不同。由于独立学院属于本科层次教育,而职业院校属于专科层次教育,二者在课程设置上也有诸多不同。第一,所开设课程数量不同。职业院校开设课程共34门,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开设48门课程,除过职业院校开设的金融类、经济类理论课程和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课程之外,独立学院开设了培养学生管理、决策、分析、创新能力的专业课程,如投资规划、税收筹划、计量经济学、金融监管等课程。为培养一流的业务人员,职业院校金融专业也开设了凸显自身培养目标与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如点钞技术、汉字录入及翻打传票技术等操作业务类课程。第二,课程类别及各类别比例不同。职业院校金融专业课程类别有:公共课、职业能力学习领域和职业能力拓展三个类别;独立学院课程类别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环节、第二课堂等6种。其各类别在总课时所占比例也不同,见表2、表3。

另外,从课程设置表中可以看出,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课程中的“职业能力学习领域”和“职业能力拓展”模块中都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如“职业能力学习领域”模块中除包含基础理论课程外,还包括点钞、汉字录入及翻打传票技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商业银行柜员综合业务等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职业能力拓展”模块重点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每一门课都属于实训类课程。从课程学时分配上来看,实践实训学时占全部课程学时的21.88%。独立学院金融学在课程设置上也凸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从学时学分结构表中(表4)可以看出其实践课时占全部课时的23.87%。

从实践学时所占比例来看,独立学院与职业技术院校几乎相同,但从课时绝对数来看,独立学院实践课时比职业技术院校多204个课时,这些课时被培养学生综合实践、创新能力和实践性更强、更需学生灵活运用的课程所占用,而这些课程又是职业技术院校不能也不会开设的更高一层次的专业课程,如投资规划、期货投资、金融信托与租赁等,这既反映了独立学院归属本科层次的属性,又凸显了独立学院是不同于传统本科层次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色。

4.学生就业方向不同。从表3可以看出,职业技术院校金融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为金融企业的一线操作人员,如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岗、客户经理岗、国际业务操作人员、投资咨询员、金融业务营销员等。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和目标为:能胜任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的投资管理、理财实务与研究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即证券、期货投资分析师、金融理财分析师及投资经理等高级应用人才。

二、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对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首先应明确独立学院是本科层次的教育,这就要求独立学院培养的学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对本科教育标准的要求: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3。其次,明确独立学院是高等专业、职业院校的升级,这又要求独立学院培养的学生不仅掌握一定的操作与应用能力,又要比高等专科院校的目标高出一筹。结合《高教法》对本科教育、专科教育的标准,独立学院应构建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其表述为:在学生系统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构建以“应用”为特征的理论教学体系;推广以产、学、研结合为主的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具体来说,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属于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类型,这种模式通过一定的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实现学习、实践和职业技術能力相结合。

三、目前中国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的相关内容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不相吻合。以金融学专业为例,许多老牌财经类本科院校的金融学专业(多数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很高的社会认可度,如果独立学院也设置金融学专业就不能以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为方向,而应根据市场需要设立新的方向,如证券、期货、营销、信用管理等,这样既能满足市场需要,又能凸显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的特色,避免与老牌院校专业的重叠。而现实中,很多独立院校为了省事,仅照搬母体院校的专业设置及相应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很难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

2.师资队伍参差不齐,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现阶段各独立学院的办学情况差异大,教师队伍成分呈现多元化。总的来看,当前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构成主要为:外聘母校的教师、一定数量的本学院培养的青年教师。而前者授课教师往往仅仅是通过在独立学院授课以赚取报酬为主,没有把时间和精力全部放在独立学院的教学活动中,来去匆匆,没有把独立学院当成自己的工作单位,更是很难根据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而独立学院招聘的青年教师,其中相当一部分抱着临时心态,能够把独立学院任教作为自己的人生事业、安心从教的并不多,同时缺乏教学经验,更谈不上实践经验,难以实现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3.实践教学基地达不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根据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各专业应建立多家实训基地供实践教学需要。但目前独立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情况呈现数量少、质量差的现象。原因有:一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专业调整的步伐相对较快,导致实习基地的建设步伐跟不上专业的调整速度。如金融理财师专业的学生很难找到真正适合学生综合利用理财知识的公司或事务所,只能到相关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实践某一类理财业务,不能实现综合理财实训。二是有些单位并不乐意接受学生去实习,如会计实务所或公司财务部。三是有的专业没有与实习单位进行深入沟通,更没有明确的实践教学目的和内容。四是许多院系没有真正利用好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没有校内指导教师和辅助人员的配备,任由其单位负责学生的实习内容,结果学生可能成为实习单位的廉价劳动力,如所有学生被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派出去“拉客户”。

参考文献:

[1] 吴金林.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5,(2).

[2] 斯金荣,龚山平.独立学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

[3] 陶岩平.发达国家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实践[J].世界教育信息,2005,(1).

[4] 王雪莲.对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社科纵横,2009,(10).

[5] 蒋爱军,韩卫东.独立学院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5.

[6] 金立民,李明.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建设思考[J].科技教育,2008,(10).

[7] 刘金林,蔡幸.地方高校金融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文化教育广场,2007,(11).

[8] 来茂德.独立学院: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仲琪]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11:08:32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59:10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29:27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9:03:37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9:00:06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57:22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46:17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8:35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2:22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