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促进高校德育工作有效进行

2012-04-29 02:57高原张彦军李振兴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辅导辅导员育人

高原 张彦军 李振兴

中央16号文件颁布实施以来,经过5年的实践与探索,逐步确立了深度辅导在学生成长教育过程中的育人作用,实现了学生工作从单纯的“管理和教育”向“教育、管理、服务和辅导”模式的转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90后”逐渐成长为大学生的主体,他们的需求和特点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在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个人发展等方面,表现得更加多元化与个性化,针对这一新的工作形式,有必要在深入、动态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依据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不断提高辅导工作的精细化水平和教育的有效性。

认清形势,转变和更新教育理念和育人方法

1.学生主体需求和特点的转变

高校德育工作者需要紧随时代潮流和当代大学生特点,不断更新和把握服务主体的需求和变化。新形势下,学生思想状况呈现出新的变化,在思想观念、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上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化。有调查显示,当前首都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既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理念,又体现出理性、现实、功利的特点,进而体现出多元性和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学生对自身判断和发展定位更加清晰。在现实行为上,激烈的就业竞争和理想的人生目标间出现了矛盾,心理调适能力需要逐步提高。

2.教育方式和培养方法的转变

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概括地说,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人的本质出发,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手段,达到使人不断发展、全面发展的目的。

传统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理念上往往把学生纯粹视为被教育的对象,认为学生总是存在问题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过是政治上、道德上纠正学生的偏差,只是简单的规范人、教育人的工作。以人为本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是要承认学生作为人的客观存在,他们具有自身的尊严和人格,是自由的,也是充满活力的;要明确学生教育本身就是具有维护“人”的独立性的使命,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发展自己的能力,完善他们的人格;要破除在学生评价上的保守思想,改变“老实”“听话”“好孩子”这些传统评判标准。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在育人工作中,要树立尊重学生的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消极防范和校正转向积极预防和引导上来。通过全面优质的服务,更新沟通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做好各项教育和服务工作的前提,必须是遵循学生的个性特点,从个性倾向、个性心理特征、自我意识等方面考虑,加强德育和生活、社会的联系,开放性地开展德育和辅导工作,疏导和规避学生对于有意识的教育引导,即正向教育的心理排斥和被动接受,以适当方式强化价值观教育。

加强引导,丰富和完善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和工作方法,善于运用现代传播工具与通讯手段和视听技术,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职业化发展、专业化培养,建设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和把握学生思想的新发展和新变化,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依托校院两级管理,构建全员育人工作格局

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学校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学生工作体系和服务体系,成立了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建立学生发展辅导体系,定期开展主题鲜明的理想信念教育等;在学生管理和辅导过程中,依托校院两级管理,统筹资源,优化配置,在学院设立专职辅导员,同时构建专业教师的全员育人机制;在全校范围内公开招募兼职和志愿教师加入到辅导员队伍中来,根据教师自身专长和经验优势,努力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升学、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

2.坚持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实际而单独存在,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最终实现对学生的教育与引导,注重针对性,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做好学生教育、服务、管理和辅导等工作,制定应对各项危机处理预案,健全表彰机制,才能进一步提高思想教育的感染性、影响力和实际效果,最终满足学生成长需求。

通过学生发展辅导,在生活、心理、学业、科技实践、就业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深度辅导,根据不同人群、不同阶段和不同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在学院层面全面开展本科生导师制,针对新生、中高年级和毕业年级特点,特别是关注优秀学生和困难学生具体的发展目标和问题障碍,制定实际的帮扶计划。

3.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和拓宽工作水平和育人载体

深度辅导是我国高校为培养创新人才和适应高等教育多元化的形势而实施的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创新举措,深度辅导形成了高校学生和辅导员之间深度交流的新型互动模式。在辅导过程中,学生的个人特征、高校学生工作的环境特征、学生学习生活状态、学生心理认知发展需求等因素都会显著影响深度交流的效果。因此,要努力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搭建平台,面对多元化的学生群体,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还应该更多关注个体学生认知发展模式的异质性,加强深度交流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例如,北京市为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启动了北京高校辅导员发展辅导与心理咨询专业化培训项目,从2009年开始,按照“标准化培训内容、规范化组织管理”的要求,通过参加集中学习和实践体验等各个环节的学习实践活动,辅导员普遍反映受益匪浅、收获很大。主要体现在专业化培训使辅导员转变了工作理念,理清了工作思路,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培训使辅导员掌握了发展辅导和心理咨询的基础理论知识,增强了辅导学生的自信心;使辅导员学会了如何运用有效的技术与方法对学生进行辅导和帮助,提升了他们的工作能力。

开拓创新,把握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权和有效性

1.针对网络时代的新特点,积极搭建网络辅导工作平台

近年来,网络逐渐成为学生获取信息、沟通交流、表达情感以及宣泄情绪的主要平台,为此,作为高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网络这一战略高地的重要性,使网络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强大的战略基地,让网络为素质教育服务,加强网络管理,在网上建立起德育基地,例如班级博客、学生互动论坛和辅导员微博等社交网络渠道,利用网络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主动了解、引导青年学生。近年来,全国各地高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一直在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已有数千名辅导员开辟了自己的博客空间,它们来源于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是辅导员将工作从网下拓展到网上的有效载体,一些思想深刻、文笔优美、可读性强的文章,借助网络的开放性、及时性、交互性、跨时空等特性,迅速为学生所接受,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的载体和途径。

2.注重深度辅导的科学性,有效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德育的核心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崇高的人生目标,使学生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奉献精神的人。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加强劳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学化辅导,强调教育的有效性;加强深度辅导的制度化管理,以点带面,从过程、途径、方法、手段以及效果等微观层面着力;以中青年教师和研究团队为重点,努力培养和锻炼一支热爱学生的高素质德育工作队伍。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责任编辑:常 晶]

猜你喜欢
辅导辅导员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