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阿谚语之文化内涵

2012-04-29 02:59刘利华
科教导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谚语差异语言

刘利华

摘 要 阿拉伯民族和中华民族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语言中含有大量生动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两个民族的特色。本文旨在从谚语中来分析两个民族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宗教信仰,风俗人文等方面之差异,揭示两个民族的文化。

关键词 语言 文化 谚语 差异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A

Culture of Chinese and Arab Proverb

LIU Lihua

(Oriental Language Department, South China Business Colleg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45)

Abstract Arab nation is like the Chinese nation, has a long history and splendid culture, its language contains a lot of vivid proverbs, the image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nations. This article aims to analyze from the proverbial two national geography, historical background, religious beliefs, customs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etc., reveal the two national cultures.

Key words language; culture; proverb; difference

0 引言

谚语是语言中的精品。谚语的最大特点是表达人民群众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各种社会活动中积累的丰富经验,闪耀着人民智慧的火花。中阿谚语极大地丰富了中阿两个民族的语言文化。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中阿谚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点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1 谚语的特征

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尽管阿语,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但阿汉谚语有着一些相同的语言特征。它们都是简明、简单、生动的语言。谚语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口语性

谚语大多来自民间,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过程中,从他们熟悉的环境或事物中渐渐发现一些规律,通过日积月累,便产生了谚语。所以,谚语都带有浓厚的口语性。例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匹骏马都有失蹄 ); .(娘不嫌儿丑)。

1.2 民族性

谚语来源于生活,它像一面镜子一样,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有鲜明的民族性。例: 情人眼里出西施;说曹操,曹操到;(天无绝人之路或真主从不断绝任何人的福分);(运椰枣到巴格达)。

从上面的几个例子,我们可以得知前面都是汉语的典型,但是“西施”,“曹操”这几个词都是汉语中历史文化色彩很浓的词,如果按字面意思去翻译,外国人是不能理解的。例子中的阿语谚语中“(真主)”,“(巴格达)”也颇具民族色彩,对于不了解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背景的人来说也是很难理解的。

1.3 修辞性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就是文采,文饰,也就是讲求语言的艺术性。

A.比喻:(鸡蛋碰石头).

.少年受教,犹如雕石

从第一个例子中可以看到将一些人做一些不自量力的事情比作用鸡蛋和石头碰。第二个例子中将(少年受教 )“”比作(犹如雕石)“” ,人 在少年时受了教育,像在石头上刻上印记那样,不容易抹掉,忘记。

B.对偶: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

(从容定安全,匆忙必后悔)

.

第一个例子中眼见与耳听对偶,虚与实对偶;而第二个例子中的“”与“”对偶,“”与“”对偶。

C.押韵: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上路先择友

第一个例子中,“厘”与“里”押韵:第二个例子中,按照阿拉伯语的读法“”与“”这两个单词的词形相对,读音是押韵的。

2 阿汉谚语的文化差异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特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在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它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阿拉伯国家和中国有着不同的社会历史,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所以反映在两个民族谚语中表达出了这种文化差异。

2.1 生存环境的差异

谚语是在人们长期的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所以与人民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阿拉伯民族的祖先在沙漠中过着游牧生活,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沙漠文化。而汉民族的祖先生活以农耕为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两个民族中反映沙漠、农业,的谚语非常多。比如:

(他在七月里求雨)

(他既不在驼队中,也不在商队中)

第一个例子是伊拉克谚语,伊拉克东北部山区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干旱无雨,冬季是雨季。七月是一年中最干燥的月份,所以七月里求雨当然是“痴心妄想”的行动或徒劳无益的举动。第二个例子是说在去叙利亚的商队和麦加的军队都没有他,意味着他“无足轻重”,可见没有足够的背景知识,将很难理解这些谚语。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各异,是个农业大国,因而在汉语中涉及农业方面,反映自然环境的谚语较为丰富。例如:七十二行,庄稼人头一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古代,有重农轻商的传统,统治者将农业视为第一要务,因此会有例句一的说法,第二个例子,反映了中国的地势特征。

2.2 宗教信仰差异

宗教信仰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直接反映在一个民族的文化中。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阿拉伯民族信仰伊斯兰教,而中国人主要信仰佛教,道教,儒教,所以谚语中可以反映两个民族不同的信仰。

在伊斯兰教中,真主是唯一的神,至高无上的神。所以有(真主从不断绝任何人的福分)(完美只属于真主)第一个例子和汉语中的“天无绝人之路”意思基本相同。第二个例子体现了伊斯兰教认主独一的信仰。在穆斯林当中,常用来表达人“孰能无过”的涵义。而在中国,佛、道、儒三教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三教文化在汉语成语,谚语中的数量相当大,其中很大一部分被赋予更宽泛的意思。例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反映了佛教文化,教化人们不要作恶。而“官大一级压死人”是儒家文化的反映,在传统的儒家文化里,有着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因此有此说法。

2.3 生活习惯习俗差异

阿拉伯民族的生活方式与汉民族差别较大,那个民族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可以从谚语中反映出来。

(1)饮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阿拉伯人与中华民族在传统饮食习惯方面,差别很大,阿拉伯的游牧人视牛奶,牛油为生活必需品,所以此类谚语很多。比如有(),意为“阿拉伯人的牛奶过剩”,其实是表示人浮于事的状态。如果形容两人或两事互相不容,则用()意为“牛油见着火” 来表达。而中华民族传统中,人们食五谷杂粮,瓜果蔬菜。所以,我们的谚语“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用来形容人们对特定事物的不同看法。 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用来表达虽有本领缺无法施展的含义。

(2)风俗:不同的国度,地域孕育着各异的风俗习惯,反映着不同的风土人情。比如埃及谚语“在买便帽的市场上碰到一群秃头”()意思是“绝无可能”因为在当地,秃头者只戴皮帽子或毡帽子,他们一般不会去卖便帽的市场上去买帽子。而在汉语中也有一些谚语是汉民族文化中独有的,让外国人很难理解,例如关于龙的谚语,龙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享有很高的地位,象征着权势,威力,高贵。例如“正月十五把龙蒸,保得一年好收成”,“二月二,龙抬头。”

3 结语

谚语语言丰富生动,反映了每个民族崇尚的独特的文化价值观。谚语简单通俗,精辟凝练,汇集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谚语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当地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学习中阿谚语时,以及进行这两种语言的互译时,我们应该弄清其文化内涵,并了解其差异,才能真正理解谚语的准确含义。

参考文献

[1] 叶蜚声,徐通锵等著.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 喇敏学主编.阿拉伯语言文化基础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3] 武占坤著.中华谚谣研究[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谚语差异语言
相似与差异
语言是刀
养生谚语也要“更新升级”(上)
找句子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说说谚语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