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畅 商竞 陈宇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在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延伸与具体化,学生党建工作肩负着提升质量和强化保障的重要任务。本文以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对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加以探析和研究,旨在为通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促进学校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促进学生党建在形式上引力、在内容上引导
1.学生党组织的活动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若要办出主题鲜明突出、情趣健康向上、形式别出心裁、内容贴近生活的学生党建活动,归根结底要靠学生本身。只有放心大胆的让他们去尝试、去开拓,引导他们为自己办活动、办自己的活动,学生党建活动才会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持续地开展并对学生党组织的建设有所意义。外国语学院本科学生党支部曾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过关于大学生党员定位的问卷调查,这是一次典型的学生党员在敏锐地捕捉到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对自身定位模糊,不能很好地在学生群体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现象后,自觉采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手段寻求自我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的勇敢尝试。他们通过广泛的调查、严密的分析、谨慎的判断和细致的总结,使支部成员在实践中明确了自己的身份定位,理解了自己肩负的使命与重任。
2.学生党组织的活动要渗透在其他各项活动之中
党组织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与号召力,为党员的发展工作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其他活动”不仅包括党委的相关活动,而且也包括团学系统的各项学生活动。以举办首届学生党建理论知识竞赛为例,这一活动本身是当年院党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系列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与分团委学生会和各团支部密切配合,如在单纯的知识竞赛中融入了红歌接唱、口型猜句、红色经典、历史记忆、革命圣地等各种时代特色与青春元素,极大地带动了入党积极分子和普通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广大学生群体中掀起了一阵恰逢其时的“党建热”,很好地普及推广了党的基本知识。
3.学生党组织的活动要与所学专业相联系
学校的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应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学生党员在活动实践中增强专业能力,在学习生活中提高党性修养。如学院学生党员创办的支部博客里有一个“异域采风”专栏,主要介绍英、法、德、日、俄5大语种及相应国家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为学生们的外语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文化视野。
学生党支部还曾组织过各大语种相应国家政党优劣的大讨论,通过形象的展示和直观的对比,极富说服力地得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好制度这一结论。这个活动为外国语学院党员教育工作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经验,即让学生们自己去比较、去体会,从自身得出科学的结论,而非一味地说教和灌输,对于学生党建工作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学生党员发展在方向上引路、在作用上引领
1.坚持院校两级党校制度,重视院党校的建设工作
在程序上,校党校的培训与考核是发展入党的最后考验,具有甄别和筛选的重要功效,其作用在于选拔出入党条件最为成熟的发展对象并督促、帮助他们进一步在理论上进行提升、在思想上得到升华、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鉴于校党校的课程设置和考核标准是由它本身的性质和目的所决定的,院一级党校的建设应当考虑到自身的定位和培养目标,而不应是对校党校单调地重复或简单地微缩。我们认为,院党校所采取的应当是一种普及教育,它既是对有志青年在党建理论方面的启蒙,也是新生入学教育的一种延伸。出于这样的定位,应当尽可能的放宽院党校的入学门槛,对于向党组织正式递交过入党申请书且表达了参加院党校培训意愿的学生,都应该给予他们这样一个向党组织靠拢的机会。即使无法实现让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在大学就读期间入党,也应以此为契机,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上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
2.坚持标准,个别吸收,不搞突击发展和平均分配
外国语学院在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看重的是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的表现,而不是机械地在不同年级、专业之间搞所谓的“绝对公平”。因为在实践中,恰恰是这样的“公平”造成了真正的不公,亵渎了党章的规定,也挫伤了部分学生的入党热情;同时,对毕业生不进行所谓的“照顾”,因为坚持入党标准,严格入党程序既是对组织和制度高度负责的表现,也是对发展对象本人高度负责的表现。
然而,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同样也面临着挑战和考验,存在着诸如:在发展新党员过程中,难以甄别学生真正的入党动机;新生党员良莠不齐,加大了党员发展、管理和教育工作的困扰;个别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时刻威胁着党员信仰教育;来自宗教信仰的挑战依然强大等问题,对此,我们有如下思考。
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建议
1.保证信息透明,加强正面引导,相信广大学生
由于网络技术的进步,现代信息已不可能实现完全绝对的封锁。古语讲,“大禹治水,疏而不堵”,站在历史角度来看,“堵”从来就不是一个能解决问题的长久之道,将“洪水”通过正确的渠道引入大海,灾祸自然消弭于无形。诚然,在全国范围内放任这些信息不能不考虑社会稳定的问题,但至少在高校党建层面上不应该存在这样的担忧,我们相信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学生党员具备对是非善恶的起码的判断力,我们也相信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永远都会是我们最坚固的壁垒和最锋利的武器。毛主席讲过,“革命的队伍不仅要做战斗队、工作队,还要做宣传队”,宣传本身就是战斗,我们没有理由放弃自己的主战场。面对不怀好意的挑衅,我们应坚决予以回击,从正面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坚定他们的共产主义理想与信念。我们的自信不是没有根据的,以前不久的“诺奖”事件为例,这一消息事实上并没有真正被封住,而且很快就在学生群体中传开,但绝大多数学生都对某些西方国家不惜玷污严肃的世界性奖项的名誉,阴谋干涉我国内政的卑劣行径表达了强烈愤慨,事后所有能引起反响的言论也基本都是对我们有利的。因而我们认为,逐步扩大信息透明度、由党委辅以正确的引导,是一项提升高校学生党建质量的可选方案。
2.强调社会责任,明确高校在学生党建工作中所应扮演的角色
人的培养是全社会、全程化的,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学校教育。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学校能做到的就是向学生传授一套科学的理念、思维和方法,同时引导他们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求统一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但我们的一切教育都需要社会的配合,社会大环境不能为学校的理论教育提供实践论证,甚至一再出现恰恰相反的负面典型,这就是社会责任缺失的表现。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前途与未来的头等大事,学生党员的培养更是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人民政权的生死存亡,出台相应政策、整改社会环境与高校教育配套正是保障高校教育与学生党建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所在。
3.强化师德教育,打造政治思想过硬、富有社会担当的人民教师队伍
师德是教师的立师之本,是教育事业成功的保障,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我们必须注意到,个别教师不能够严格地约束自己,包括在课堂上向学生宣讲、灌输一些富有争议甚至干脆是错误的思想与观念,严重地干扰了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形成,成为学生党建工作在高校内部遭遇的一大障碍。对此,我们应当视情节轻重,以说服教育为主,辅以适当的强制措施,务必保持教师队伍的纯洁,为学生党建工作的健康开展保驾护航。
总之,面对复杂形势,必须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认真分析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研究、破解学生党建工作中遇到的新难题,确保高校党的建设始终跟上改革开放的步伐,始终适应时代的要求。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蔡桂兰 实习编辑:祖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