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立
摘 要 唐朝在其近三百年的历史中,造物艺术风格以安史之乱为分界点,可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表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前期国力强盛,受外来文化影响较深,艺术风格华丽丰满、开放热烈,贵族气息浓厚;后期则逐渐回归中华文化传统,艺术风格也趋向平易典雅、自由空灵。
关键词 唐代造物 艺术风格 安史之乱前、后
中图分类号:J12 文献标识码:A
The Artistic Style of the Tang Dynasty Artifacts
SONG Yuli
(College of Design, Shandong Institute of the Arts, Jinan, Shandong 250300)
Abstract Tang Dynasty, in its nearly three hundred years of history, the creation artistic styl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sh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different styles. In the previous period, by the influence of foreign cultures, art style gorgeous plump, open warm, strong nobility; the later gradually return to the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 art style tends to plain and elegant.
Key words Tang Dynasty artifacts; artistic style; before and after Rebellion
泱泱大唐,揭开了我国古代历史最为灿烂夺目的篇章。植根于这个时代的艺术风格,其变化、发展往往与时代的变异密切相关。安史之乱,作为唐社会重要转折点,足以成为唐代艺术风格的分水岭,造成前后两期的艺术风格具有各自不同的表现。
1 安史之乱前的唐造物艺术风格
从618年唐朝建立到755年开始的安史之乱,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中,唐朝经历了从初创到走向顶峰的过程。
1.1 骨劲、刚健、兼收并取的初唐风格
隋末,李渊、李世民父子率领以关陇集团为核心的大军攻克长安,于618年建立唐朝,并在623年重新统一中国。
由于唐对全国的统一是一次北方统一了南方的过程,因此北方游牧民族的浑厚劲建、刚猛粗犷之气不可避免的被注入初唐社会之中。加之李唐初建,在使社会得到安定、经济得到恢复的同时,更营造出了一种只有在整个社会处于向上发展的时期才会出现的蓬勃生气。
唐初社会所笼罩的雄强、上升的氛围反映在唐初器物上,虽然一方面是对南北朝、隋代以来的以清秀为美的艺术风格有所继承和发展,但由于当时影响中占主流的还是北方民族所带来的猛气英风,因此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尚留有南北朝隋代清秀遗风但更多是综合北方游牧民族特色的柔中见刚、骨劲刚健。
金银器物的造型方面,初唐时期金银器造型受中亚、西亚银器造型的影响,呈现出棱柱状的清瘦造型。无论是受中亚粟特影响的带把杯还是受萨珊波斯影响的长杯,器物都是忠实的模仿原产地的造型,器身上突兀的棱状线条显得十分刚健俊朗。受拜占廷风格影响的高足杯,外形整体也呈瘦长的柱状造型。
而将唐代与同时代的西方社会相比,“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①这一点在李唐初建时体现得尤为明显。开明的政策使得初唐时期对外交流频繁,琳琅满目的舶来品,在大大丰富唐人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使唐人眼界大开。自信的唐人以博大的胸怀对这些外来的事物的接纳也形成了初唐艺术的另一重要风格即兼收并取的“国际风格”。
如前文所提到的金银器,这些外来的器物不对称的造型对中国长久以来讲求对称的传统造型造成了大的冲击,外来器形的带棱、多曲对打破汉代以来那种以浑圆为主的造型、造成唐以来器物形体的解放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这种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取还表现在装饰纹样上。由于装饰纹样的主要功能是供人观赏,因此从它身上可以直接体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唐代对外交往的频繁和国力的日益强大造成唐人意识的解放,人们逐渐从宗教和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面向生活、面向自然。人们所喜爱的装饰不再是那些被神化了的古怪奇异的纹样,而此时西亚、中亚器物上大量具体、写实的装饰纹样正迎合了当时的需求,所以使得这一时期的装饰纹样出现了强烈的写实化倾向,大多数题材都在力求逼似原形。这些大都直接源于现实生活的植物、动物纹样在传入时被作为一种纯粹的美的创造,为中国的装饰注入了一股清新自由之风,而且这些外来金银器上的大量写实花鸟纹样更是对中国的花鸟画产生了重要影响。
1.2 满实、工整、流光溢彩的盛唐风格
唐王朝经过开国之初的励精图治,逐渐走向了隆盛昌明的高峰。由于“一种艺术风格就是一种历史关系的敏感指示器”,②它总是与一个时代的生产力状况和当时人们的审美趣味息息相关,因此盛唐时期的繁荣昌盛反映在艺术风格上形成了一股只有在盛世开放社会中才会产生的雄风,造就了一种只有在物质极度丰富与思想极度自信中才能出现的丽质。
社会经济的强盛及宏大的气魄,反映在这一时期的造型上,逐渐呈现出丰满浑圆的盛世之态。
金银器方面,工匠经历了初唐近一百年的生产实践之后,在制作中加入自己的思想对金银器进行改造,使其开始中国化的进程。盛唐时期的金银器造型一改初唐时期的棱线分明的清瘦生硬,将突兀的棱状线条换为圆滑、柔和的曲线,使器皿的平面多做四曲或五曲花形,这些改变使得器形总体上呈现出饱满圆润、华贵丰腴的风格特点。
与器形的浑厚圆润相适应,这一时期附丽于器物表面的装饰纹样也趋于“满”、“实”。在当时金银器装饰中经常使用的“满地装”,即是以各种纹样将器物通体加以装饰。例如对以莲花为基本结构的宝相花加以改造,使其吸收牡丹、茶花等多种花卉及石榴、葡萄等果实,组成饱满的宝相团花图案,并在此基础上继续与卷草纹、柿蒂纹等继续组合,多时套叠包容可达十多层,大弧度曲线组合纹样极尽变化之能,满满置于所要装饰器物表面。此时在图案处理上,对称或形似对称的手法也运用较多,这种在形式上加以规整使之严整有序的布局,使图案呈现出饱满的块面体量,作用在盛唐时期大多近似球体的器物的外表面,显得十分大气、工整。
盛唐时期艺术风格的另一显著特点就是其对具有灿烂夺目的光色效果的装饰的喜爱。这种对色彩绚烂、有光感装饰的喜爱,可以认为是源自于唐上层统治阶级对其血液中所含的北方游牧民族对艳丽色彩喜爱的继承。而盛唐时期富足安逸的生活使得上层社会的人们享乐主义的盛行,人们追求放恣热烈的生活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盛唐时期人们喜好华丽丰艳的时尚深深影响了这一时期的色彩运用,不仅追求繁复绚丽,还喜爱热烈、明艳;不刻意注重色彩搭配的和谐自然,而更注重具有光感的强烈色彩对比,洋溢展现着只有盛世才出现的欢快奔放。
2 安史之乱后的唐造物艺术风格
盛极而衰本是一个难以避免的历史规律,“安史之乱”对于唐王朝来说即是一道明显的分水岭。长达八年的战乱,一方面由于正当唐政府忙于平息此起彼伏的内乱而无暇顾及其他之时,悄然崛起的吐蕃向北扩张到河西走廊,切断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中西陆路受阻,使唐与西方的联系明显减少;另一方面中原遭到战祸的严重破坏,北方人民为避战乱,纷纷南迁,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如扬州等地因地理条件优越经济迅速得到发展,而手工业者的大量南迁也使得南方手工业日渐繁荣。
这些影响反映到艺术风格上,足以使艺术风格发生大的变革。中外联系的减少,使外来文化对唐文化的影响骤然减弱,加上经济重心移至主要民族构成以汉族居主导地位的南方,结果就使安史之乱后的艺术氛围因汉文化的主导地位和与西方的较少联系而变得华夏之风的影响日胜,使唐后期的造型装饰整体上呈现具有南方特色的清秀俊逸的走向。原先受外来影响的工艺品种和样式大多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形式,金银器中盘、杯、碗、碟、注子、渣斗等实用型器物增多,还出现了一些仿生形态如丁卯桥出土的蝴蝶形银盒、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龟形银盒,表现出对器物生动、世俗化的注重。装饰方面,由于中央政权的控制力减弱,原来使用上受到严格限制的金银器逐渐变为可以买卖的商品,地方上开始制作金银器。金银器的商品化一方面使器物更具实用性,另一方面使得以前由于直接隶属中央在金银器制作中的那种不计工本的富丽繁缛的装饰被逐渐摒弃,代之以较为疏朗、洗炼的装饰。例如在器体上布置纹样时常运用“开光”的手法,即先勾画出某一特定的形状,并在此空间里饰以花纹。法门寺折枝纹圆底银碗就是运用这种手法,虽然留白较多,不见了盛唐团花纹装饰的满、实,但是相比却更易于突出装饰主题,使纹样更富变化、更显自由。一些器物甚至出现了素面。装饰纹样上,鸳鸯、鹦鹉、鸿雁、双鱼等本土气息浓厚的纹样成为人们喜爱的装饰题材,甚至出现了以丁卯桥出土的童子纹三足银壶为代表的以描写儿童嬉戏为主体的装饰纹样,自由随意中透露出一股浓厚的生活气息,形成了与盛唐的华丽风格所不同的简洁明快的风格。
这一时期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精神状态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初唐盛唐时那种能动的对外在世界的探索与感受渐渐地转变为被动的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感受与体验,这种心理趋于理性、内省的变化促使盛唐时期所喜爱的奔放外露的色彩在这一时期逐渐减淡,装饰图案由以前的饱满华美、过于注重装饰性的程式化模式向追求自由、空灵的绘画方向转变,这一点在安史之乱后逐渐兴盛的长沙窑瓷器上体现得较为明显。长沙窑釉下彩技术的成熟,解决了在瓷器上彩绘花纹的问题,窑工们可以用毛笔将身边各类事物以绘画的笔意、构图、形象在瓷胎上尽情挥洒,成功的将绘画艺术与瓷器的釉下彩装饰工艺巧妙结合,同时开创了宋代“绘画直接进入工艺美术领域”③之先河。
3 结语
综观唐代艺术风格,以安史之乱为分界点,前后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
前期的艺术风格呈现出一种放恣热烈的美感,鲜明的区别于汉的大气雄浑、魏晋南北朝的清秀,这一时期的器物,其器形上的较大弧度外向曲线的运用,富丽奢华的装饰,灿烂夺目、富有光感的色彩以及饱满繁丽的图案花纹无不透露出浓重的享乐主义色彩和强烈的贵族气派。
后期的艺术风格,受南方以儒学为主体的汉文化逐渐崛起的影响,艺术表现方面中国风格越发明朗,前期的那种放恣热烈已逐渐归于沉静含蓄,被清秀隽逸所取代,更多体现出一种浅近温和的平民风范,为宋代转为相对封闭、内倾的典雅、平易的风格作了一定铺垫。
注释
① 韦尔斯.世界史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99.
② 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1.
③ 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东方出版中心,200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