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文学“寻根”

2012-04-29 02:24赵晶晶
科教导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寻根冲突

赵晶晶

摘 要 本文从“寻”、“根”二字入手,重新在整个新时期文学发展的轨迹中来考察寻根文学这一现象。“根”的定义决定了“寻”的方向和目的。“寻根”的基本方向是回归,最终目的是重新建构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与世界对话。但是需要着重一提的是,“回归”决不应该等同于机械的倒退。而寻根文学与国人“后殖民文化”的心理隐性昭示之间的关联,笔者认为也是一个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寻”“根”冲突 非规范民间文化 二元同构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Interpretation of Literature about "Root-searching"

——From the "Seeking" and" Root"

ZHAO Jingjing

(The Humanities Department, Military Officer Academy of PLA, HeFei, AnHui 230031)

Abstract This article concentrates on the Root-searching literature from the words "seeking" and"root" in the new period of literature development. The definition of "root" determines the direction and purpose of "seeking". The basic direction of " Root-searching" is regression, and the final aim is to reconstruct the national spiritual support, so as to speak to the whole world. But what we need to focus on is "regression" should never be equivalent to backwards. So I think this is a worthy problem to research deeply abou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Root-searching literature and the recessive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of the "post-colonialism culture".

Key words seeking root conflict; non standard-folk culture; two isomorphism

汉语里“寻根”这个词,总是多多少少与血缘世系上的“追宗认祖”相联系。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寻根文学”热,使这个词的文化语境得到凸显,“寻根”或“寻根文学”也就成为我们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中具有了学术话语性质的流行词。对于“寻根”现象,理论界业已做了深入多向的研究。但在取得了时间距离的今天,重新在整个新时期文学发展的轨迹中来考察这一现象时,对它产生的历史动因,它所产生的实际效用等等方面,不可避免会出现新的解读。笔者认为,要谈寻根文学,不妨从寻根二字入手,从中生发出对寻根文学的深层观照。

我们先对“寻根”之“根”进行探讨。何为文学之“根”,文化之“根”这是一个一直众说纷纭的话题。韩少功认为“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①郑万隆则表示:“我的根是东方,东方有东方的文化。”“黑龙江是我生命的根,也是我小说的根。”②阿城指出“中国文学尚没有建立在一个广泛深厚的文化开掘之中,没有一个强大的独特的文化限制,大约是不好达到文学先进水平这种自由的,同样也是与世界文化对不起话的。”③他们都主张,文学要繁荣、发展并走向世界,重要的是民族传统文化之“根”的纵向继承,而不是对外来文化的横向接收。他们力求通过对传统艺术精神的追溯和认同,使潜伏在民族心理深处,附着在民族文化底蕴上的审美意识在当代得以复苏。

这种文学观念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的产物。首先,这是文学对时代认识深化和文学独创性要求的必然。寻根文学之前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等等对时代生活的关注和思考大都只停留在社会政治的层面上。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入,现代化的步伐已震动着中华民族固有的生活秩序和传统习惯,解放与禁锢﹑改革与保守﹑进步与落后,成为当代社会生活的主要矛盾。而这一矛盾从根本上说正是现代化的历史要求和与这个要求不相适应的自身文化因袭之间的冲突,人们迫切需要在现代科学发展的基础上重新认识民族力量,重新挖掘传统文化的生命内核,确立建设现代化的支持点。同时以横向移植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现代派文学逐渐出现而且开始形成热潮。对于建立中国现代派文学的努力所持的怀疑和否定态度使一部分作家重新审视脚下的国土。正如著名评论家李庆西所言:“西方现代主义给中国作家开拓了艺术眼界,但却没有给他们带来真实的自我感觉,更无法解决中国人的灵魂问题。正如有人认为的那样,离开了本位文化,人无法获得精神自救。于是,寻找自我和寻找民族文化精神便并行不悖地联系到一起了。”④

由上可以看出,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也是因素之一。“反思”是新时期文学前十年的贯穿性特征,“伤痕文学”是对十年“文革”动乱的反思与批判,“反思文学”的动机是要找出现实问题背后更深沉﹑更根本﹑更隐蔽的东西,这就在某种意义上表现为追根溯源与向后看意向了。因此,“寻根文学”由传统文化导向原始或半原始文化,由表层的规范文化导向深层的非规范民间文化,由汉族的农业文明导向少数民族的游牧文明,就成了“反思文学”之后的一种逻辑进程。如果说“伤痕文学”主要是政治性反思,“反思文学”主要是历史性反思,那么“寻根文学”则主要是文化性反思。

再次,对“诺贝尔文学奖”和欲望和梦想,使“走向世界”成为作家们的创作情结。“寻根文学”无疑受到了拉丁美洲文学旋风及其魔幻现实主义﹑本土主义的巨大影响与启发。1982年马尔克斯以《百年孤独》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更给中国作家尤其是寻根作家以深刻印象与强烈刺激,他们自信中国这个具有更为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和多民族原始或半原始文化潜质的国家更有资本走向世界,而“寻根”无疑是通向世界圣殿的大道。“寻根”把人的文化归属心理表达成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生物法则,其背后实质却是文化认同的一种方式。

对于“寻根”目的,即如何对待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之“根”,各人有各人独特的处理方式。有的人“崇根”,有的人“拔根”,有的人“悟根”。而“寻根”主要是对文化之“根”的寻觅与向往。主张力寻的作家们以一种童话式的道德观向人们展现了一派古朴粗犷而又醇厚的原始风情画。在那里,道德与感情是连接人们的纽带。它们是原始的,但正因为它原始而显得格外纯真,不带虚伪,富有感动人的力量。作家正是通过原始人性来否定儒家思想为正统的传统文化心理。汪曾祺似乎一直认真地抒写着一曲曲传统道德的赞美诗。他的小说没有振聋发聩的力量,却会使人在心灵深处持久地颤动。《大淖记事》中的爱情闪烁着未经世俗社会熏染的人的原始品质的光辉。与现代社会相比,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是如此质朴与美好,它本身凝聚着无形而深厚的力量,促使有感于都市化带来的情感淡化的广大读者与这种旧式的﹑历史必定要结束它的感情发生共鸣。作家正是通过着眼于现代人性结构的建设,力求从过去提炼出于今天有益的精神元素。“拔根”一派的作家以强烈的批判意识观照原始或半原始的生活方式,写出不少反古老生活甚至否定古老生活的作品。在社会进化论者的眼中,正是这种对原始的盲目迷恋束缚住社会前进的脚步,躲藏在作家营造的乌托邦世界里是怯懦的表现,在非进即退的现代社会这也最终回遭到历史的遗弃。“寻根”过程中的原始倾向与现实欲望对峙所形成的张力熔铸了第三种“寻根”态度的特点。他们的创作往往表现出一种矛盾心态和复杂主题。深厚的当代意识和对旧式生活的缅怀﹑留恋﹑敬重﹑悲悯之情交织﹑纠缠在一起,而这正是充满矛盾又不无辨证的中庸价值取向的表现。

他们这种矛盾复杂的情感也许正是“寻根文学”“文明与愚昧”的二元同构性的矛盾及历史主义与启蒙方向冲突的表现。20世纪的中国文学作为从文化和美学领域中对于古典主义的背叛者和对抗者,必然具有更加明显的启蒙主义特征,“寻根文学”自然也不例外。然而这就与再造一个有关历史传统和民族精神的乌托邦形成了悖论。在这个几乎完全“科学化”了的总体社会语境中,浪漫的﹑回到历史话语的“寻根”思潮就注定了不能不是一个虚拟的神话,而自从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化一直未最终完成的启蒙使命又使“寻根”作家们无法不在一种强烈的功利目的与理性观念的支配下去营造现代人的精神中的历史幻象。

对于“寻根”作家们的潜在意识和“寻找”的客观结果,我是抱有疑问的。为什么这些“寻根”作家一面在对一味的西向学步的趣味给予反思抨击的同时,又一面孜孜以求通过表现自己的民族文化去得到西方世界的承认呢?他们讲述发达国家的文化看客们喜欢和感兴趣的那些内容,讲述那些不同于殖民者国家文化的特定的现象与特征,这就决定了他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去寻求自己民族文化中那些旧有民俗性内容,并且将它们集中、放大、强化,端上西方人的文化餐桌供其玩味。这是否可以说是国人“后殖民文化”的心理隐性昭示?电影艺术在这条路上取得的成功是否为后殖民化文学提供了一剂兴奋剂?这一切都值得我们继续思索与探讨。

“根”的定义决定了“寻”的方向和目的。如上所述,“寻根”的基本方向是回归,最终目的是重新建构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与世界对话。但是需要着重一提的是,“回归”决不应该等同于机械的倒退。人类的原点犹如一枚尚未“孵化”的“蛋”,它的“统一”只是“单纯”,它的“和谐”只是“浑朴”,它的“原生”同时也是“荒蛮”。正如海德格尔所指出的,“回归”完全与倒退无涉,而只是希望通过古代希腊人﹑古代中国人的“对话”,为已经走进极致的现代工业社会寻获一个新的开端。“寻根”的“回归”实际上是端正人的生存态度,发掘人的生存智慧。

注释

① 韩少功.文学的“根”[J].作家,1985(4).

② 郑万隆.我的“根”[J].上海文学,1985(5).

③ 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J].文艺报,1985(7).

④ 李庆西.寻根:回到事物本身[J].文学评论,1988(4).

猜你喜欢
寻根冲突
作 品:珠玑古巷寻根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一种新的冲突衡量方式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寻根稽古德祚绵长
也谈医患冲突
寻根船
“邻避冲突”的破解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