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党建引领和谐校园文化

2012-04-29 00:44:03任旭洪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党组织师生

任旭洪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有了共同的文化,人们才会有强烈的归属感和共同的道德约束力,民族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文化创造力越强的民族,越容易赢得其他民族的亲近、尊重和支持,这就是文化“软实力”。高校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主阵地,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关乎学校的发展,关乎党和国家的千秋大业。因而,高校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对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领导,使之成为师生良好的精神家园,成为增强校园凝聚力、创造力的不竭源泉。

用理论思维,弘扬主旋律,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注入新灵魂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虽仍是主题,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意识形态的斗争从未停止过。西方一些国家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的旗号,把高校作为渗透重点,宣扬所谓的“普世价值”,从精神上加以侵蚀,妄图对我们实施“西化”和“分化”。他们炒作社会问题,借口“为弱势维权”,制造矛盾、煽动对立,矛头始终指向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如果我们没有正确的理论思维,就可能被他们所利用。

“不辨是非难处世,不知荣辱不成人”。价值观好比人生的“罗盘”和“引擎”。有了正确理论思维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会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仰、高尚的情操和追求卓越的强大动力。否则,思想就容易庸俗化,道德境界就会低下,最终不辨是非善恶。因此,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个新的时代课题,我们不了解、不熟悉的东西很多,必须加强学习和实践。” 青年师生正处在增长知识、形成观念的“鼎盛期”,学不学、学什么都很重要。特别是80后、90后的青年师生,时代烙印非常鲜明,他们朝气蓬勃、富有理想,渴望实现人生价值,但也存在理想信念淡化、价值取向偏移等问题,急切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人生追求。

党自成立以来,就非常注重思想理论创新,并强调“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目的是要指导实践”。十七大又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当代的科学世界观和革命人生观,深刻地回答了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世界观,以及“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等问题,对社会的价值取向有巨大的引导作用。高校党组织要深刻地认识到这一时代的呼唤和要求,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为创建和谐校园文化注入新的血脉和灵魂。

用科学思维,瞄准主方向,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找到新定位

古今中外,每一所名校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其传承民族文化精髓,激发民族发展动力,展现学校求团结、谋发展的精气神,并以此黏合广大师生的心灵,使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校园人对学校产生心理上的归属感、认同感。可见,校园文化有着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表现,具体体现在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教风学风、校徽校歌等方面,也表现在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工作守则中,还包括校园布局、建筑装潢、办学设施、环境卫生等设施和建筑方面。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绝不仅是胸前佩校徽、墙上悬校训、师生唱校歌和建造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与各色雕塑的表面工作。

没有深刻思想内涵的校园文化,就如同鲜花缺少阳光雨露,苍白而没有生机。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一定要从共产党人高远的思想志向、广阔的政治视野上找定位。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这是党经过长期历史实践提炼出的思想精华,是国人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其内容涵盖了指导思想、奋斗目标、精神动力、行为规范等各个方面,既有信仰指向,又有共同目标;既有精神精髓,又有基本道德规范。为全国人民提供了共同的思想基础和价值追求,明确了成人成才的目标方向、精神动力和行为准则。因此,高校应把这一新的思想体系作为新时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纲领,作为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新的思想定位和思想指导。

用哲学思维,建强主力军,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构筑新堡垒

高校党组织是校园建设的领跑者,也是和谐校园文化的倡导者、建设者和主力军。“八九风波”和最近的“茉莉花革命”反复表明:高校的党组织只有自身坚强,才能增强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驾驭力和影响力,确保校园和谐稳定。

1.依靠组织聚人心。党的90年是党通过积极思想斗争团结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90年。高校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基层的触角,是党联系师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的大政方针有效实施、师生思想准确反馈的关键。高校党组织靠什么联系师生、能不能团结师生又是其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当前,高校内存在如钱学交易、权学交易、学术腐败等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败坏了党组织的形象,影响了党的威信和凝聚力,也对和谐校园文化产生了负面影响。因而,高校党组织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及时清除消极因素,永葆组织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从而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凝心聚力的一面旗帜,成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织力量。

2.依靠党风树校风。江泽民同志曾指出 :“党的作风状况,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高校的党风直接影响校风和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党风实,校风就正,和谐校园文化就会有勃勃生机。因此,高校党的作风建设要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校风校纪结合起来,使党员干部牢记“两个凡是”“八荣八耻”的要求,自觉践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切实解决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要充分发挥党的作风建设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示范功能,以党风树校风,实现和谐校园文化与党的优良作风的承接,使良好的党风成为和谐校园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

3.依靠队伍带队伍。高校党员众多,是党组织分散在校园内的细胞。要注重“兰室效应”,充分发挥党员队伍的影响力,依靠党员队伍领跑师生队伍。首先要把队伍发展好。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高校是青年知识分子最密集的地方,文化底蕴深厚,必须把德才兼备且信党、爱党、忠于党的优秀青年吸收进党组织,为校园党组织的发展壮大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注入勃勃生机。其次要把队伍管理好。切实做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对党员队伍的监督管理,使每名党员都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领跑和谐校园行为的旗帜。要大力挖掘党员队伍中的先进人物,大张旗鼓地宣扬先进事迹,让师生从身边的人和事中感知先进、学习先进、践行先进,从而形成和谐高尚的校园文化气息。

用创新思维,打好主动仗,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解决新问题

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正以惊人的速度高歌猛进。日新月异的变化催生各种思潮快速而深刻地发生着变化。开放的校园要想不“随风起舞”,高校党组织就必须适时跟进,打好主动仗。

1.解决好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布局问题。高校党组织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导师生领悟实质内涵,增强认知认同。一是强化认知。主要对师生进行4个方面的教育,即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进行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教育;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二是强化感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以品位高雅、优美的校园环境熏陶师生;融入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体系,以制度规范行为,培养师生良好行为习惯;融入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打造精品校园文化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强化监管。网络已成为时代的印记,要以改革的精神看待网络文化,不断提高运用和驾驭网络的能力,为“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献计献力,让网络信息高雅、健康、向上,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达到增强校园文化的免疫力和战斗力。

2.解决好影响和谐校园文化的认识问题。青年师生是祖国未来,“少年强则中国强”。因而,要善于用党史国情,因势利导。一是引导师生正确看待“热点”问题。今年以来,北非和中东一些国家政局动荡,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企图把乱象引向中国,发动所谓的“茉莉花革命”。他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党的坚强领导已深入人心,没有看到已经从党所领导的事业中得到了实惠的广大人民希望安居乐业的心愿,他们忽略了饱尝列强侵略瓜分之苦的华夏儿女渴望国泰民安的朴素感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要引导师生深刻体会:每一个青年的前途离不开国家的前途,没有国家的前途,就没有青年的前途。二是引导师生正确看待“焦点”问题。用党史国事教育引导师生树立大局观念,用发展的思维相信和依靠党及其领导的事业,相信诸如就业难、看病难、购房难等问题,随着国家的发展都会成为历史。要引导师生用世界眼光观察问题,世界上无论哪一个政党、政府,无论哪一种制度,都会面临治理腐败的难题。要看到:这些年来党一直在艰难求索,审慎从事。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这条大船,急不得、快不得,否则,就会翻船出乱子。三是引导师生正确面对功利荣辱。当前,有些人是非错乱、荣辱颠倒。把坚守传统看作“古板”、把助人为乐看作“傻帽”、把圆滑世故看作“老成”、把投机取巧看作“能干”、把艰苦奋斗看作“穷酸”等。还有“一夜成名”背后靠“绝对实力”、靠“潜规则”等社会现象。如果缺乏辨别力,分不清什么该扬、什么该抑,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就无从谈起。必须引导师生透过科学理论的“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偶然看必然,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筑牢“防火墙”,坚定立场。

3.解决好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载体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内化为青年师生的思想素质,需要有一个理论与思想相碰撞的过程。青年师生参与意识和表现欲强,因此,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师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者和实践者。比如,开展理论征文、党史知识竞赛、党史研讨交流,以及座谈会、演讲赛、辩论赛等系列教育活动加强对党史党情的了解和认知;组织师生深入农村、企业、社区,体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增强对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理解,加深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组织师生志愿服务、专业实习、基层锻炼,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组织参观革命根据地、英雄纪念碑、烈士陵园等活动,激发师生的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组织开展课外科技制作竞赛、制作科技作品等活动,培养师生的创新意识;组织时事报告会,强化政治信仰,纠正认识偏差,提高政治素质。通过这些活动,使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融为一体,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 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

[责任编辑:蔡桂兰实习编辑:祖 迪]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党组织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0
清华党组织公开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6:42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14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1
麻辣师生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中国火炬(2014年8期)2014-07-24 14: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