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科研”格局打造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支撑点

2012-04-29 00:44郑安阳金剑苞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产学研学科科技

郑安阳 金剑苞

徐金梧,汉族,1949年4月出生,浙江宁波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76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1978年考入北京钢铁学院冶金机械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83年~1988年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89年初回到北京科技大学工作。1993年4月~2004年6月任副校长。2004年6月以来,任北京科技大学校长。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冶金设备学会理事长、中国高校科研管理协会副理事长。

徐金梧教授主要从事设备故障诊断、图像处理技术以及流程工业ERP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4项。出版专著、译著7本,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记者:作为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长期以来北京科技大学在服务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十一五”期间,学校取得了哪些科研发展成绩?

徐金梧:这需要从四个方面谈:

1.经费项目快速增长,科研实力大幅提升

“十一五”期间,学校科研经费以年均25.31%的速度快速增长,达到23.60亿元,2010年达到7亿元,迅速增长的科研经费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改善了科研的软、硬件条件和人才培养环境,学校的科研实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十一五”期间,学校新增纵向科研项目1,686项,合同经费11.29亿元。其中,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07项,经费1.44亿元,2011年突破7,000万元;承担“863计划”项目48项(其中重点项目两项),经费1.79亿元;承担“973计划”项目99项,经费1.22亿元。纵向项目在数量上稳定增长的同时,在级别和质量上也有显著提高,显示出学校在承担国家重大项目、重大计划任务等方面水平提高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一五”期间,学校新增横向合作项目3,228项,合同经费12.94亿元。1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比例迅速增长,达到199项,合同经费6亿元。横向合作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合作领域也由传统优势的钢铁领域扩展到国家急需发展的能源、资源等领域,学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

2.基地人才建设卓有成效,可持续发展体系基本形成

结合“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211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学校统筹布局,积极运作,巩固与发展并重,学校科研基地平台建设已呈现体系化、规模化格局。“十一五”期间,国家级科研基地(平台)从“十五”期间的3个增加到7个,省部级科研基地从8个增加到22个。2007年,学校获准牵头建设国家“重大工程材料安全服役研究评价设施”项目,并筹建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筹),实现了教育部直属院校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零的突破。截至2010年底,学校拥有的科研基地涵盖了材料、冶金、矿业、机械、科技史、自动化、管理、能源、环境、化学和生物等多个学科,巩固了学校材料、冶金学科的优势地位,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形成了从原始创新到高新技术研发再到产业化的层次分明的体系架构。

在加强基地建设的同时,学校以学科和专业建设为主线,依托基地、项目凝聚、培养人才,学校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取得良好发展,学校科技人才队伍的结构、层次、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十一五”期间,先后有3人成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5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4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个团队入选科技部创新团队,3个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团队入选国防科工委创新团队,37人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

此外,学校通过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校科研基金以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等大力培养青年教师,为有研究前景和研究潜力的项目和青年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3.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学校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调整与制定相应的激励、奖励政策,营造了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整体科技实力不断提高,取得了一批有显示度的科研成果。

据统计,“十一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科技奖励2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65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或第一完成人,共有74项获奖成果,其中国家奖8项,省部级和社会力量设奖66项。申请专利1,511件,专利授权871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747件。“十一五”期间,共申请14件PCT国际专利。其中2010年达11件,还有1件发明获美国专利。授权专利所占的比例以及专利权的维持率高于全国高校的总体水平。根据教育部2010年底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09年底,学校已有有效专利500件,在全国高校中居第15位。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数据,2005年~2009年学校发表的科技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7,585篇,涌现了一批发表于高影响因子期刊上的优秀论文,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达642篇,这些成果的获得,凸显了学校学术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

4.行业区域合作全面推进,产学研结合向纵深发展

“十一五”以来,学校产学研合作充分依托主干学科优势,面向国家和行业重要战略需求,立足钢铁行业,服务地方经济。学校与各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共建技术研发中心 21个、参加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28个、建立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 12个、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共计23项。合作领域涉及钢铁、有色、电力、石油、交通、资源、新能源等多个行业,产学研辐射面进一步扩大,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向纵深发展。2009年,学校产学研合作工作入选教育部年度“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并荣获首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2010年,谢建新教授主持的“铜包铝复合材料连铸直接成形技术及产品开发”项目荣获“2010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

记者:“十一五”期间,学校在服务国家重大科技需求和北京市自主创新体系中发挥了哪些重要的作用?

徐金梧:2007年,学校作为第一个教育部直属高校承担了国家“十一五”期间12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 —“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以下简称“MSAF”)项目的建设工作,并围绕项目建设,筹建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以下简称“国家科学中心”)。

MSAF 项目暨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面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围绕典型工程材料、典型服役环境、共性失效形式和关键失效问题,通过自主设计和集成创新,建设可近似模拟服役环境、可有效再现失效过程的试验研究装置群。同时,通过建设公共性、通用性、开放共享、世界领先水平的大型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科学研究试验装置,深入开展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领域的尺度域、环境域、时间域以及安全评价方法等四大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全面提升大(全)尺寸材料及构件的试验研究能力和安全评价技术的整体实力,建立我国自主的工程材料安全服役标准和规范,为重大工程材料的安全设计、安全评价和失效控制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并将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国际化的科学研究机构。

应该说,学校在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长期以来学校“大科研”格局的建设和完善。

记者:正如您所说,“十一五”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大科研”格局的有力支撑,那么,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大科研”格局的内涵及建设思路?

徐金梧:“大科研”的内涵包括注重顶层设计和全局谋划,承担大项目、组织大团队、产出大成果,以开放、高效、集成的理念提升科研活动的层次,创新科研工作机制,从而推动科研工作的发展。

学校的“大科研”格局建设思路包括:

一是放眼国际科技前沿,紧盯国家重要战略构筑科技创新平台。近年来,学校提出了“盯住三项国家需求,创出三条创新路线”的科技创新构思。三项国家需求是:钢铁新流程、新技术研发,重大工程材料结构安全服役研究,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新技术研究。三条创新路线是:基础研究自主创新,关键技术自主研发,重大装备自主集成。

二是完善科研合作网络,搭建多层次科研合作格局。第一,实现校内的优势科研资源的整合,即突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推进学科间的合作,实行学科、人才、设施的强强联合。第二,加快开发、集成高校的协同创新机制建设,通过大学联盟、校企联盟的建设,在重大科技专项建设上发挥作用。第三,探索国际合作模式,与国外科技前沿接轨。

三是依托特色优势,发挥高校科技资源的辐射作用,引领行业技术创新,实现行业科技服务由跟踪服务向主动引领转型。产学研合作模式由以项目为纽带到以产学研联盟为形式的转变,实现学科群和产业群的对接。

记者:“十二五”期间,学校科研工作面临着什么样的发展形势?如何制定科研工作的“十二五”发展战略,推进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徐金梧:总结起来为“4434”发展模式,即四个机遇、四个挑战、三个转型、四个支撑点。

四个机遇:

一是构建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是高校科技潜力得以发挥的绝佳时机。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赋予了科技创新从未有过的战略地位。学校必须抓住国家推动科技发展、增大科技投入这一历史契机,发挥学科、行业背景等特色,巩固和发展传统的优势,积极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产出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提高学校的科技影响力。

二是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为学校科技发展带来广阔空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作为拥有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相关学科的行业特色型高校,要彰显特色、发展优势,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发展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发展方向以及优势资源,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的源头、成果转化的助推器。

三是“十二五”期间钢铁、有色行业所起的重要作用与面临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任务是学校科技发展的强劲动力。今后一段时间,学校的科学研究将围绕“十二五”规划中对钢铁、有色行业结构调整,下游行业及材料工业的相关产业对钢铁工业提高钢材质量的需求和钢铁行业增强自身国际竞争力的要求进行,一系列新的课题亟待我们攻关。

四是区域经济的发展有赖于高校科技支撑,学校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十二五”规划在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指出,要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平台建设。近年来学校与广东产学研合作卓有成效,同时,地处首都、拥有丰富科教资源,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四个挑战:

一是基础研究薄弱,学科发展不够协调;二是科研基地覆盖面不均衡,对科技创新作用有待提升;三是科技资源整合不够,创新能力与作用有待提高;四是国际科技合作不够,合作范围与深度有待拓展。

三大转型:

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业特色型高校应紧跟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步伐,大力实施“选择性转型”战略,在保持和发展自身传统与优势的基础上,选准发展的突破口、着力点和主战场,走出一条内涵延展、结构优化的转型之路,从而实现办学质量的根本提升。“选择性转型”的发展路线,就是要实现三大转型:

学科建设要实现从行业特色、单一优势向学科特色、综合优势转型;人才培养要实现从模式单一、规格趋同向体系多元、分类有序转型;科研合作要实现从跟踪服务、资源分散向主动引领、团队作战转变。

四个支撑点:

“十二五”期间,学校着力通过构建 “大科研”格局,为推进转型打造战略支撑点,为发展提供动力保障。

一是通过构建“大科研”格局,跻身国家发展战略,在服务国家发展的同时,聚集优质办学资源,为学校转型发展提供保障。

二是通过构建“大科研”格局,依托重大科研设施的建设,打造世界一流学科,夯实优势学科发展根基。同时,催生和培育新兴学科,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和新的特色学科高地,实现学校发展由单一优势向多学科优势转型。

三是通过构建“大科研”格局,在科研中为培养高层次人才提供成长平台,塑造人才培养的特色,重点抓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联合培养博士试点工作和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人才共同培养计划,实现人才培养由单一规格向多元化转型。

四是通过构建“大科研”格局,推动行业科技服务由跟踪服务向主动引领转型。在已成立的冶金工程研究院、新材料技术研究院等科研实体的基础上,推进北京北科大高新技术研究院建设,实现学科群和产业群的对接,发挥关键作用。

[责任编辑:于 洋]

猜你喜欢
产学研学科科技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科技助我来看云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科技在线
“超学科”来啦
科技在线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