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发展的动力与诉求

2012-04-29 00:44钱伟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十一届三中全会法宝改革开放

钱伟

摘 要: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到党的十七大报告“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回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辉煌历程,可以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就是解放思想的三十多年。在新的形势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字:解放思想法宝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所谓法宝,是指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克敌制胜的武器。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被毛泽东同志正式称为“大法宝”的有三个: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把解放思想称作“一大法宝”,充分说明我们党对解放思想的高度重视。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继续解放思想的任务,五中全会强调了解放思想,六中全会又指出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充分说明当前继续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这些重要论述,牢牢把握解放思想这“一大法宝”,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开创事业新局面的动力

我们党的事业发展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历史。在那“长夜难明赤县天”的旧中国,怎样才能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没有在传统文化的故纸堆中找答案,也没有照抄照搬俄国革命的经验,而是解放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事实上,如果没有解放思想这“一大法宝”,就不可能有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三大法宝”,更不可能有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从理论上深刻阐述解放思想的地位和作用的是邓小平同志。1978年底,在被誉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首先是解放思想”的论断。为什么要把解放思想明确地放在“首先”的位置上?邓小平同志的回答是:“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他强调:是否解放思想,“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以思想的大解放带动事业的大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之所以很快从一个贫困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经济大国,至关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了解放思想。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每一步大发展,都伴随着一次思想的大解放。实践证明,只有解放思想,“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才能走出一条新路,干出一番全新的事业。

解放思想的宏伟历程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届六中全会,党领导人民进行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纵观改革开放史,其实就是一部解放思想史。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共经历了四次思想大解放。

1.第一次思想大解放—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改革开放启动的思想基础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改革派与保守派激烈的思想交锋,从而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次思想大解放的序幕。这次思想大解放的一个突出贡献就是使人们从个人崇拜中解放出来,启发人们要用自己的脑子独立思考问题。它重新确立了要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和检验真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没有这次思想解放,“两个凡是”就冲不破,“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就无法纠正,工作重心就无法转移,改革开放就无从谈起。所以说,这次思想大解放,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为开启中国的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2.第二次思想大解放——邓小平同志1992年南巡讲话:改革开放加速的助推器

1992年1月,邓小平一路南下到武昌等地,就改革开放中的问题沿途发表谈话。这就是著名的“南巡讲话”。其历史意义在于:第一,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把人们的思想认识从纯粹的姓“公”姓“私”之争的泥潭中拯救出来。第二,提出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把经济手段从经济制度中剥离出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它使人们从纯粹的意识形态之争中解放出来,从而使党和人民的注意力集中到发展经济,集中到改革开放,集中到改善民生上来。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为党的十四大、十五大以及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3.第三次思想大解放——江泽民1997年两次讲话和十五大: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1997年,江泽民同志发表了两次极其重要的讲话。第一次是1997年1月17日,江泽民同志在同十五大报告起草小组谈话时讲了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十个问题。他特别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真正走出了一条正确的路子,消除了过去由于所有制关系不合理造成的对生产力的羁绊,大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全党应深刻认识这个经验。第二次是1997年5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他说:“我们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不动摇。在邓小平同志逝世之后,我们全党,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在这个问题上尤其要有高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讲话虽然没有直接涉及姓“公”姓“私”的争论,但针对“左”的批评显而易见。江泽民同志这两次讲话的最大贡献在于它引导人们从公有制崇拜中解放出来。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公有制认识上的突破,极大地促进了改革的深化,为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4.第四次思想大解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改革开放走向科学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也产生了。在这种背景下,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包括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因此,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学习贯彻本身就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最大的意义就在于使人们从传统的发展观尤其是从单纯的GDP崇拜中解放出来。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的目的上,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摒弃了为发展而发展的错误观念,拒绝以人的异化和自然的恶化为代价获取发展;在发展的手段上,它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求统筹兼顾,注重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中央与地方、当前与未来、国内与国际等方面的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贯彻标志着中国改革的一个拐点,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将不断走向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之路。

新形势下解放思想的诉求

实践发展无止境,解放思想无止境。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党的事业在发展,解放思想也在不断深入。面对更为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1.解放思想要“敢”字当头

所谓“敢”,就是要敢于说真话,敢于想事做事。继续解放思想,只有在百花齐放的氛围中,敢于讲真话,我们才能接触更多的观点,收集更多的信息,才能对旧思维模式产生强有力的冲击,才能使新思维方式应运而生。如果不敢讲真话,谈何解放思想。敢于想事做事,就是要勇于动脑筋琢磨和思考问题,并付诸行动。应当说,现在多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是勤于思考、敢于做事的。但也不可否认,不愿意动脑筋,不敢大胆做事的仍大有人在。所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要做到敢说、敢想、敢干。

2.解放思想要有“快”的意识

所谓“快”,就是要有快速发展的思想。这是针对当前有些党员干部中存在的“恐快”心态而言的。党的十六大提出“又快又好”发展,“快”字当头,当时人们对加快发展没有多少疑义。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又好又快”发展,“快”字放到了后面。有的同志认为,现在中央把“好”字优先,“快”字放后,就是放慢发展速度。其实这是思想深处的一个误区。孰不知,科学发展,第一位的还是加快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其实是科学发展观的中心思想。“慢”绝不等于“好”,没有“快”,“好”就无从谈起。

3.解放思想要有改革创新的思维

在改革创新问题上,只要不违法、不谋私,怎么合适就怎么来,怎么快就怎么来。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现实中,有一些现象很值得深思:为什么有的事情别的地方能够做、做得好,其他地方就不敢做、做不成?原因很简单,就是思想不够解放,缺少改革创新思想,这正是影响跨越式发展的根源所在,更是目前我们着力破解的发展难题。

4.解放思想要进行文化创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应对新挑战、推进新发展、开辟新境界的思想武器。文化创新与解放思想能够互相推动,文化创新需要通过解放思想来开拓新领域、打开新局面,解放思想则要依赖文化创新提供智力援助。实践证明,文化的大发展同经济的大发展一样,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前提。思想是先导,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是实现文化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动力和有力保证。同时,文化创新是推进思想解放的不竭源泉。当前,在全国范围内正在开展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只有与时俱进的文化创新才能打破思想禁锢,开辟思想解放的新广度和新深度,实现思想解放运动的预期目标。

中国改革开放已走过30多年。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30多年沧桑巨变,使我们得出一个重要的历史结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社会主义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蔡桂兰]

猜你喜欢
十一届三中全会法宝改革开放
防高处坠落“法宝”请收好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精读、善悟、念好经是成功法宝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邓小平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径选择
试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从建设“工农兵”文化到大众文化的崛起
对“统一战线是党的重要法宝”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