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燕华 张雅珍
[摘要]实践教学是理论知识的延续与强化,是保证远程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教学过程。根据远程开放教育实践教学过程管理的内涵,针对西部地区远程教育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远程教育实践教学过程管理的原则,探讨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有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远程教育实践教学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2-0035-03
远程教育以其办学的灵活性、学习的自主性、管理的规范性等特点,在我国建设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实践教学环节是远程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远程开放教育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如何做好实践教学管理,有效落实实践教学环节,确保实践教学质量,一直是各级电大不断探索和努力实践的课题。保证远程教育实践教学质量除需要一流的师资队伍和软硬件设施外,还需要一套与现代远程教育相适应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其中,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在这一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远程教育实践教学过程管理的内容构成
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教学过程管理是依据教学管理思想,为实现教学目标,按照教学规律和特点对教学活动开展的全面管理。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是远程教育教学过程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开放教育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主要包括围绕教师教学实践的过程管理、围绕学生学习行为的过程管理和实践教学服务设施管理三大方面的内容。
(一)围绕教师及教学实践行为的过程管理
远程教育学习过程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导学、助学为辅,这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并不难实现,但在实践性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是不容忽视和动摇的。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具备先进的教学思想,还需要对特定实践环节的教学文件有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同时还要有过硬的实践技术水平。因此,围绕教师教学实践的管理是实践教学过程管理的基础,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方案的管理、教学实施过程管理和教师技术培训管理等。
(二)围绕学生及学习实践行为的过程管理
实践教学过程是学生应用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员对所拥有和获得的知识有一个新层次的理解,强化了学生对知识以及获得知识的学习活动的认同。实践教学实施效果的好坏最具发言权的是参与实践的学员,围绕学生学习行为的过程管理的实质是对实践教学效果的验收、监督和反馈的过程,是实践教学过程管理的根本。
(三)实践教学服务设施管理
实践教学的服务设施包括课程实验仪器、为实验教学服务的各种媒体资源、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等。无论是课程实践环节还是集中性实践环节都需要技术手段和教学设施做支持,实践教学服务设施管理就是对这些资源和设备进行电大系统内宏观调控,最大限度地实现其有效利用率。加强实践教学服务设施的管理是实践教学过程管理的前提和保障。
二、远程教育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是复杂的动态系统,这一教学活动与理论教学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那就是实践教学以素质教育、综合能力培养为目的,将教与学融入实践过程中。唯有落脚于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才能够克服目前程式化的课程管理和专业管理对实践教学变化情况反应滞后的局限。目前远程教育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践教学过程管理缺乏针对性
在开放的教育教学中,实践教学和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存在诸多矛盾,如开放教育允许师生在时空上的准分离与实践教学要求面对面交流的矛盾;实践教学目标的统一性和开放性教学的学生入学层次、工作经历和理论基础相差较大之间的矛盾;开放教育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和实践教学需要教师全程辅导之间的矛盾等。因此,直接将现有的开放教育课程管理和专业管理模式应用到实践教学管理中显然缺乏针对性,这也是长期以来制约实践教学管理质量的主要因素。我们需要探索一种既符合开放教育教学特点又满足实践教学特殊要求的开放教育实践教学管理新模式。
(二)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缺乏规范性
实践教学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相应的质量评价体系是必不可少的。质量评价首先应明确不同专业或同一专业不同阶段和不同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确定实践环节的达标要求和评价指标。虽然中央电大和各省电大对不同专业和课程的实践教学制定了教学大纲和考评机制,但没有规范的量化指标,基层电大在实施过程中就不能完全做到“有法可依”,因此实践教学效果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
(三)实践教学服务设施管理缺乏系统调配性
由于开放教育办学模式的特殊性,上至省级电大下到各市级电大及教学点和工作站,都具有自己的课程实验室和部分实训基地,但实验能力、实验效果却相差很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各级电大实践教学资源的重复性太大,有效利用率较低,而整合电大系统内实践教学资源,实现系统内实践教学资源和设备合理的横向调配和管理是解决这一困境的关键。
三、实践教学过程管理的原则
(一)教学过程管理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教育质量就是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最终体现在教育产品即教育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提出的具体的达标要求。而我省电大开放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实践教学管理应围绕这一培养目标,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建立相应的质量监控体系,制定质量考核标准,将质量意识和质量监控措施贯穿于实践教学环节的全过程,只有这样,实践教学才会避免流于形式。
(二)实践教学过程管理须以学生为中心,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是开放教育精神的体现。学生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开放教育实践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就是以学生的行业技能需求为中心,以学生的能力扩展为中心,以学生理论知识结构为中心。开放教育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也必须以服务学生为中心,无论是前期实践教学文件、教学目标的制定,还是中期实践教学内容的实施,或是后期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和反馈机制的建立都要紧紧围绕服务学生这一中心来开展,这是办学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三)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必须坚持自循环的原则
实践教学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文件的制定和实施、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效果评价三个过程,这三个过程相辅相成,组成了开放教育实践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环节。开放教育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工作需要围绕这三个环节展开,同时辅以反馈机制,形成一个封闭式可循环的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体系。这种管理体系不仅突出了实践教学的全过程管理,更加体现了实践教学管理的反馈机制的重要性,利于我们在教学反馈中发现问题并改正后重新应用到过程管理中,通过管理、自检、反馈、再管理的流程最终形成实践教学过程管理的最优化体系。
四、远程开放教育实践教学过程管理的有效性措施
(一)行政职能部门准确定位、明确分工、分层管理是实践教学过程有效管理的政策保障
电大系统是由中央电大、省级电大、市级电大和基层工作站组成的开放式教学系统,教学管理实行“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分工协作”的模式。对于实践教学也是如此,四级电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管理职能是不同的。中央和省级电大是专业实践教学方案、课程实践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集中性实践环节实施方案的制定者,部分实践教学资源的建设者,同时对基层电大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监控;而市级电大及基层工作站主要是实践教学过程的具体执行者,其主要职责是根据上级电大的有关要求组织、落实实践教学并做好实践教学管理。基于以上定位,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系统在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中要注重实践教学的教学大纲、达标要求、评价指标的制定等前期管理工作以及实践过程的质量监控,基层电大在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中要注重实践环节教与学活动的具体管理。
(二)加强教师培训管理是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有效性的技术保障
开放教育的实践教学需要从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出发,遵循适合开放教育特点的实践教学规律,围绕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和技能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同时建立完善的、与目前经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技能要求相匹配的实践教学体系。这就需要对专业实践教师队伍进行严格管理和培训。一是加强课程试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和管理工作,有计划地对专兼职教师进行相关行业技术培训,不断完善指导教师岗前资质审核和上岗后工作考评制度;二是加强实验室和网络平台管理教师的培训管理工作,着重对其设备协调管理能力进行培训,不断深化考核上岗制度。
(三)分层次、分阶段灵活考评机制是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有效性的质量保证
开放教育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践环节和集中性实践环节两大部分。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对实践环节的具体要求不尽相同,同一专业的不同教学阶段对实践教学也存在很大差异,再加上学生入学时专业背景、知识结构、从业经历等差异对实践教学的考评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分层次考评是指针对学员入学档案和具体学习情况有差别地设置实践教学过关指标和考评机制。如土木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中的测量实训环节,对于长期从事工程测量放线的从业人员和从事工程管理人员采用相同的考核标准显然是不合理的。在考评中,可以鼓励有经验的学员申报教师助手,帮助教师指导其他学员完成实训,同时自身也获得该实践环节的成绩奖励。这样不仅激励了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还能有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分阶段考评是指针对同一专业的不同学习阶段采用灵活多变的考评指标。如课程试验指导教师可采用量化评价指标,课程设计或实训可采用指导教师、学习小组综合评定,而集中性实践环节可采用指导教师、答辩教师、管理教师多元评定指标等。
(四)建立健全反馈机制是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指标
实践教学过程封闭式自循环管理体系首先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达标要求和考核标准,其次是教师在明确培养目标和达标要求的前提下,组织学生实施实践教学环节,然后利用考核标准对学生进行实践考核和评价,最后由学生、教师和相关管理部门对实践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并反馈,根据问题进一步完善教学过程管理的各个环节。
反馈机制是开放教育实践教学过程自循环管理体系的自检环节,通过学生、教师、教学管理的自检,对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改进,促进教学与管理的改革,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首先是加强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反馈,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正意见,有效帮助学生完成实践任务。二是加强教师对实践教学的反馈,及时调整实践项目达标要求和组织方案,让教学更具实效性。三是加强教学管理部门对实践教学的反馈,如对在实践教学中的教学设施情况、实践进度、学生情况和实施方案等问题进行反馈,让教学管理部门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协调和整改。在解决反馈问题时对实践过程进行认真总结和分析,将实践教学的预期教学目标与实际效果相比较,总结实践过程中的成绩和不足,找出造成实际与预期产生偏差的原因,提出方案和改进措施,从而应用到下一次的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中。
[参考文献]
[1]颜素芳. 试论远程教育实践教学形态的构建[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
[2]张粤,倪伟.适应开放教学需要的试验教学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2009,9(144).
[3]张浩波,王莉艳,李健苹,王晓君.远程开放教育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3).
[4]周为民,刘大信,杨伯龙,彭浩.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文件夹”式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4).
[5]崔军.新疆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管理及其运行机制适量监控的实践与分析[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4).
[责任编辑: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