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社科期刊发展现状及产业化研究

2012-04-29 00:44湖北省社科期刊研究会课题组
出版科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产业发展现状问题

湖北省社科期刊研究会课题组

[摘 要] 在搜集整理有关资料数据、摸清底数的基础上,通过调研,系统地分析湖北省社科期刊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社科期刊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社科期刊 发展现状 问题 产业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23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5853(2012) 02-0005-03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related data and the base number after collecting and sorting out the documents , it systemtically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and the difficulties as well as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riodical industry of social sciencesin Hubei province, proposing the countermeasures of a leapfrog development in this industry.

[Key words] Social sciences journals Status quo Problems Industry Countermeasures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湖北社科期刊产业跨越式发展,最近,湖北省社科期刊研究会组成课题组,在搜集有关信息资料、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就湖北省社科期刊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以及如何做大做强社科期刊产业等内容,到20多家社科期刊社(编辑部)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及对策建议报告如下。

1 湖北社科期刊发展现状分析

1.1 湖北社科期刊的数量及分类

据统计,湖北省有社会科学类期刊186种。按其业务范围和办刊宗旨,大体上可分为四类。

(1)文化生活类。共41种。这类期刊旨在满足社会大众休闲娱乐之需,无特定层次及文化专业背景之要求。

(2)教学辅助类。共16种。这类期刊有特定的读者群,主要是高中以下各年级的在校生,其内容与所学课程联系较密切,旨在扩大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时政及工作指导类。共23种。这类期刊一般由党政机关主办,发行渠道具有明显的隶属关系,目的是推行政务,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指导工作。

(4)学术类期刊。包括综合性和专业性学术期刊(63种)和高校文科学报(43种)两大类,共106种。这类期刊的基本属性是具有明显的学术性,刊登的文章都是研究论文。面向具有特定专业背景的高知识人群,发行面一般较窄。

1.2 湖北社科期刊印数及收入排序状况

运用Excel 工具,对186种社科期刊的平均期印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有76种期刊的平均期印数≥1万份,43种≥3万份,34种≥5万份。随着平均期印数的增长,四类期刊所占比重出现明显的分异现象。文化生活类期刊和教学辅助类期刊随着平均期印数的增长,其比重呈递增趋势。在平均期印数≥1万份的期刊中,文化生活类期刊占54.0%,教学辅助类期刊占18.4%,而当平均期印数增长到≥5万份时两者分别占到70.6%和23.5%。而时政及工作指导类期刊和学术类期刊正好相反,即随着平均期印数的增长,其比重呈递减趋势。在平均期印数≥1万份的期刊中,时政及工作指导类期刊占14.5%,学术类期刊占13.2%,而当平均期印数增长到≥5万份时,两者所占比重分别减少到5.9%和0%。

同时,在文化生活类期刊、教学辅助类期刊、时政及工作指导类期刊和学术类期刊中,分别有100%、87.5%、47.8%、9.4%的平均期印数≥1万份,有68.3%、56.3%、17.4%、1.9%的≥3万份。而有58.5%的文化生活类期刊、50%的教学辅助类期刊和8.7%的时政及工作指导类期刊的平均期印数≥5万份。显示出规模向文化生活类期刊和教学辅助类期刊聚集的趋势,随着规模的扩大聚集程度越来越高。平均期印数≥5万份的34种期刊虽然只占186种社科期刊的18.3%,但其总收入却占全部期刊总收入的80.1%。

同样,对186种社科期刊的总收入进行分析显示,有59种期刊总收入≥100万元(其中文化生活类期刊、教学辅助类期刊数量、时政及工作指导类期刊和学术类期刊的数量分别占55.9%、15.3%、8.5%、20.3%);有37种期刊总收入≥300万元;有21种期刊总收入≥500万元(其中文化生活类期刊、教学辅助类期刊、时政及工作指导类期刊和学术类期刊的数量分别占66.7%、23.8%、9.5%、0%)。

在文化生活类期刊、教学辅助类期刊、时政及工作指导类期刊和学术类期刊中,分别有80.5%、56.3%、21.7%、11.3%的期刊总收入≥100万元;分别有53.7%、37.5%、13%、5.7%的期刊总收入≥300万元;分别有34.1%、31.3%、 8.7%、0%总收入≥500万元,呈现出规模、总收入向文化生活类期刊和教学辅助类期刊倾斜的趋势。总收入≥500万元的21种期刊虽然只占186种社科期刊的11.3%,但其总收入却占全部社科期刊总收入的78.4%。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文化生活类期刊和教学辅助类期刊其产业属性更加明显,是社科期刊产业的主体;而时政及工作指导类期刊和学术类期刊大多数产业属性不明显,仅有少数具有产业化特征。因此,我们把文化生活类期刊、教学辅助类期刊以及总收入≥100万元或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已经转入文化企业的时政及工作指导类期刊和学术类期刊,称之为可产业化社科期刊。

1.3 湖北社科期刊改革与发展成效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领导下,湖北社科期刊根据中央、国务院确定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积极推进社科期刊体制改革,按照培育两大主体(市场经营主体、公共服务主体)的改革思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对条件成熟的社科期刊进行了资源重组,已有51种期刊完成了转企改制。尚未转企改制的社科期刊的改革也已提上日程。社科期刊改革激活了期刊资源,调动了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了社科期刊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做大做强湖北省社科期刊产业奠定了基础。

(1)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益。湖北省现有可产业化社科期刊81种,虽然只占186种期刊的43.6%,但其总收入(60163.16万元)却占186种期刊总收入(61747.78万元)的97.4%。

(2)初步形成多元发展模式。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湖北社科期刊产业得到较大发展,并形成以下几种发展模式。

一是期刊传媒集团发展模式。该模式以知音传媒集团和今古传奇报刊集团为代表,是一种以期刊业为主、兼营其他业的发展模式。知音传媒集团2010年总资产7.68亿元、利税1.4亿元。2009年旗下7种期刊的总平均期印数达517万份,合计总收入达20140.77万元。今古传奇报刊集团2009年旗下的7种期刊的总平均期印数为75.60万份,合计总收入达4587.20万元。

二是出版传媒集团发展模式。以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和武汉出版集团为代表,是一种以图书出版业为主、期刊业为辅的发展模式。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2009年旗下共有18种期刊,总平均期印数达340.94万份,合计总收入达10786.63万元。武汉出版集团2009年旗下的7种期刊总平均期印数57.23万份,合计总收入2359.90万元。

三是报刊传媒集团发展模式。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为代表,是一种以报业为主、兼营期刊业的发展模式。2009年旗下的8种期刊总平均期印数为400.57万份,合计总收入11416.14万元。

四是独立杂志社发展模式。以爱情婚姻家庭杂志社为代表,是一种专营期刊业的发展模式。2009年旗下的2种期刊总平均期印数为40万份,合计总收入689万元。

五是编辑部办刊模式。目前有32种可产业化社科期刊以编辑部的形式挂靠或者隶属于主办或主管单位。

(3)建立了一支粗具规模的编辑队伍。可产业化社科期刊2009年有在编职工704人,其中高级职称219人,其中部分已经成长为期刊业的精英。

(4)产生了一些品牌期刊。如《知音》《特别关注》《小学生天地》《湖北省招生考试》《班主任之友》等。

(5)积累了相当规模及宝贵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2 湖北社科期刊产业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观念问题

观念问题是阻碍期刊产业化的关键因素。目前,有一些期刊,特别是尚属事业编制的单位,对于期刊产业化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对转企改制不太积极,担心一旦失去主管主办单位的资源,期刊现有发行渠道就可能断流,发行量就会减少,甚至导致期刊消亡。期刊社内部也有部分人员缺乏在市场打拼的心理准备,不愿转变身份,不想失去“铁饭碗”。

2.2 管理体制问题

主要表现为部分期刊编辑部与主办主管单位之间的关系不顺,主编变动频繁,影响期刊正常发展。一些发展前景好、可产业化的期刊,虽已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但因存在被提高上缴比例和主编易人的风险而不敢轻易做大,更不敢做强。期刊编辑部往往采取“过得去”或“适可而止”的“策略”来求得平稳,主编的主要精力则放在如何维持现状或略有进步上。

3 做大做强湖北社科期刊产业的对策

3.1 按照产业化、规模化和集团化的改革思路整合社科期刊资源

要借文化体制改革之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引导作用,按照产业化、规模化和集团化的改革思路,对可产业化社科期刊进行有效整合。一是通过划转的方式,将分散的可产业化社科期刊整合到大型出版(报刊)传媒集团或期刊传媒公司。二是同一单位有两种以上可产业化社科期刊的,与主管主办单位脱钩,转企改制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期刊传媒有限公司。三是对那些因研究或学科建设需要的可产业化社科期刊(主要是教学辅助类),转企改制后,加盟到某个传媒集团公司,但原隶属关系不变。这种集团集群型的发展模式,有利于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而且不伤筋动骨,可能是一种易于接受的改革模式。

3.2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创业激情

激励机制分内部激励机制和外部激励机制。内部激励机制有多种形式,其核心是把经营者的贡献与报酬直接挂钩,以起到激励作用。应在目前按行政级别付酬或利润目标付酬等方式的基础上,逐步在有条件的文化企业对职业经理人实行以年薪制为基础的长期激励机制,一部分按企业规模效益和本公司职工平均工资的一定倍数来确定基本收入,一部分按上缴利税、资产保值增值等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来确定风险收入。外部激励机制按照《公司法》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给予充分的经营自主权等,主要是给予精神鼓励,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

3.3 拓宽投融资渠道,盘活国有资本

由于社科期刊涉及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其投融资一直是个敏感问题。如《今古传奇》,有很好的动漫题材,但要新增一个动漫产品需要大量的投入,而且风险较大。而动漫又是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的,且多为非公有制企业。如果二者结成战略联盟,优势互补,很快就可以产生规模效益。因此,在现有政策许可的范围内,要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盘活和利用国有资本,有效吸纳系统外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和境外资本。报刊业的下游企业,如发行企业、印刷企业、广告公司等,可以按照国家有关政策,通过多种方式吸纳社会资本;报刊社的编辑出版部门不对外融资,必要时可吸纳系统内资金;事业单位(未转制报刊社)的经营部分剥离后改制为企业的,在确保国有控股的前提下经批准可以吸纳社会资本,但投资方不得参与编辑出版业务。对外融资、上市融资等重大融资活动必须按规定程序报批。

3.4 培养和建立职业期刊经理人队伍

职业期刊经理人即经营型期刊人才。国家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把一大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造成为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市场化、产业化的文化市场微观主体。转企改制后,身份虽然变了,但传统事业管理理念不可能一夜转变为市场经营理念。可以预计,今后较长一段时间,经营型人才短缺将成为制约我省社科期刊产业做大做强的突出问题。因此,培养和建立职业期刊经理人队伍已是当务之急。通过实践培养和内部挖掘、公开招聘、引进人才、定向培养等多种方式,加快造就一批理论素养好、具有战略思维和国际眼光的职业期刊出版家,精通期刊出版业务、熟悉现代传媒运营、具有把握市场和参与市场竞争能力的管理人才,以及专业基础扎实、精通外语、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外向型科技期刊专业人才。

(收稿日期:2012-02-15)

* 本文摘自湖北省社科联湖北思想库课题。

课题组成员:张国强、李正元、周凤荣、肖利、肖怀志、李永波。本文执笔人:李正元。

猜你喜欢
产业发展现状问题
揭阳市麻竹笋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