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军 马伍合
摘要:川西南彝汉杂居区的学校教育文化无论在宏观、中观还是微观的研究都倾于“被遗忘的角落”状态,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该区学校教育忽视了彝族文化传承在彝汉杂居区学校“何以必要”、“何以可能”、“怎样可能”的考量,以致无法寻找一个具有解释力的核心理论词汇来构筑彝汉杂居区学校教育的最基本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学生长期陷入学生文化、课程文化的位移困境,学校教育就这样把“地方性知识”给“活埋”了。这无疑违背了教育创新的文化理性和现代性诉求。所以,“解放”教育主体,寻找适切、有效的特色措施重构学校教育文化,成为彝汉杂居区教育发展的最终的必然选择和承诺。
关键词:川西南彝汉杂居区;学校教育文化;彝族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0-0230-02
一、研究的困境
杂居区是指两个或更多个民族交错居住在一起的地区[1] 。本文的川西南彝汉杂居区是指四川西南部以汉民族为主体与彝族为主的其他少数民族杂居的区域,其范围主要涉及雅安地区的汉源、石棉,乐山地区的马边、峨边及金口河区,攀枝花的米易、盐边及仁和区、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德昌、会理、会东、宁南、盐源、冕宁和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泸定、九龙 [2]。
该杂居地区的彝族在社会的某些领域里可视为边缘性群体,①尤其在教育实践中特别突出。暂且不论家庭和社会两种教育形态,该区的学校教育作为正规的文化传承通道,彝族文化本应该考虑纳入课程文化建设参考之例,因为彝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一样有其独特性,蕴涵着独特的价值和丰富的内容,自然,传承彝族文化是该区彝民族生存和发展不容回避的事实。然而,学校在需要与可能的教育追求中注重纯粹文化的图式化运作,致使彝族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陷入了文化选择和文化适应问题的两难境地,彝族学生人格趋于消极边际化。这标志了彝汉杂居区学校教育过分强调外在教育目的的最优化体认和内在教育目的效率、有序的非合理性追求,片面强调工具理性,缺乏对学生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的深刻思考和认识。学校教育文化传承遭遇了尊重与实践文化理性的现代诉求的偏离,致使民族文化傳承的实然状态和应然归宿问题长久以来未能得到充分、适切的协调和融合。
因此,从党和国家制定民族教育政策的参考信息以及学校教育文化的课程建设(学校、教师和学生文化)、教育策略、教育目标(双文化型人才)、评价体系、主体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资本(形式文化的参与度)问题等方面促进创新时代的精神教育,以便彰显“以人为本”的生活回归型学校教育文化的改革和发展来进行研究是当下教育工作和研究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往局限于精神(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器物)文化的某一要素来指导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及其相关的探讨显然不合教育的深层结构,难以在教育者、受教育者及其他教育参与者相互之间形成一种以知识的生产、传承、传播和消费为依托和以人的发展、形成和提升为旨归的客观关系网络。无论在宏观(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速度、规模进行全局性的总体研究)、中观(实施战略和策略服务的研究)还是微观(各级各类教育系统、机构或学科的具体教育与教学的个别研究)的研究都倾于“被遗忘的角落”状态,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忽视了彝族文化传承在彝汉杂居区学校“何以必要”、“何以可能”、“怎样可能”的考量,以致无法寻找一个具有解释力的核心理论词汇,并以此作为核心概念向外辐射延伸,构成一系列的相关概念、范畴、体系来构筑起彝汉杂居区学校教育的最基本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学生长期陷入学生文化、课程文化的位移困境,学校教育就这样把“地方性知识”给“活埋”了。这无疑违背了教育创新的文化理性和现代性诉求。所以,“解放”教育主体,寻找适切、有效的特色措施重构学校教育文化,成为彝汉杂居区教育发展的最终的必然的选择和承诺。
以下是我们根据超星电子图书馆、读秀文献搜索与咨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学位、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年鉴网络总库文献等检索结果作出的尝试性述评。
二、研究现状
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论域属于民族教育学的范畴,其论域要追溯于20世纪 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对文化多元主义的认同而兴起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在我国称为“多元一体教育”(滕星,1996)。这种提法实际上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延展,其实践秉承了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詹姆斯·班克斯等人所持的全球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精髓,并结合国情进行了创新,推动了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这无疑是一场教育革命,是民族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相应地,学术界从不同的视域对其理论和实践进程不断反思而升华,但都具有明显的时代印记。20世纪60、70年代重在教育与政治论域,80年代初关注教育与经济的热点论域;只是到80年代后期受到“文化”热潮的感染,文化作为教育的内容即教育文化的研究才有所触及,而且从肇始至今,更注重宏观上的把握。很多探讨把文化作为教育的上位概念或背景因素,或者是把文化与教育作为两个平行发展的子系统来研究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或阐释学校教育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来寻求其发展的总体目标、基本方针和政策、主要方法和措施等。从中观上,如不同民族的教育价值观对各民族教育发展的影响、教育主体的教育实现方式、教育行为模式与教育观念、教育心理等,与微观上对各级各类教育系统、机构或学科的具体教育与教学的个别研究,如德智体美育劳等教育的具体实施、学科课程具体安排、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进行及学校管理工作等方面的探讨较为零星。由此观之,我国民族教育中的“教育文化”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还相当薄弱,而且教育文化研究因区域不同、民族不同而重视程度不一,甚至同一民族因区域而呈现差异。从有彝族分布区域的教育文化论域来看,主要集中在聚居区的研究,很少触及杂居区(散杂区或杂散区),这样,顺应社会、家庭默认的“单一”学校教育文化为信念文化的观念,与彝族杂居区域的学校教育文化的探讨几乎成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四川西南彝汉杂居区的学校教育文化问题探寻也难免如是遭遇。以下的文献信息搜索结果说明了一切。
从截至2010年底的CNKI系列数据库、超星、读秀等的文献搜索看,专论川西南彝汉杂居区学校教育文化的只有2篇期刊论文和1篇学位论文。一为《小凉山彝汉杂居区农村受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陈喜慧、胡澜,2010)[3],该文采用随机调查的方法,对小凉山彝汉杂居地区峨边县大堡镇、黑竹沟镇、新林镇等彝汉杂居的23个自然村的家庭受教育程度进行梳理,并从教育观念、经济发展对教育的支持能力和地理环境进行等归因分析,从宏观和中观结合的层面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但未从学科的具体教育与教学的个别研究等微观的角度进行直击学校教育文化。二为《白乌彝族教育的成功之道》([美]斯蒂芬·郝瑞,马尔子,2000)[4]。该文基于盐源县彝汉等民族杂居的白乌镇的民族志田野工作,追问以彝族为主的六个不同“族群”(原文的提法)学生学业成绩优劣状况的缘由,从而颠覆Ogbu的“文化中断假说”,提出教育成功取决于上学的实际困难、家庭的社会地位等,并推崇一种“民间成功理论”即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升迁策略,标示“非自愿族群实行民族教育的可行性”。郝氏的提炼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而且违背主体“意愿”的“同化”式教育提法是与我国民族教育法规是不相容的。正像我国民族学家李绍明先生关于族群认同问题的“与郝瑞商榷”之论一样,我们认为,郝氏的观点不足取。杂居区学生的确在学业归因上可以避开语言障碍关,但文化情结是不容回避的,因为它关系到学生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和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对各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等问题,也只有把文化情结中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作为民族(或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才能彰显其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郝氏基于中观和微观层面的民族志描述研究,忽视了宏观上对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速度、规模进行全局性的总体的把握。三为《攀枝花地区彝族中学生的文化心理适应研究》(袁晓艳,2008)[5],該文从文化适应理论的单、双、多、融合等维度模型出击,对850名彝族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寻找个体在进入异域文化背景后经历文化冲击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变化,通过因素分析呈示彝族中学生文化心理适应的去本族固着、族际适应、生活适应、学业适应等构成位序。从事实彰显一些洞见,但其文未能拓展触及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与学生、教师和学校等文化关系问题上的探讨,这不能不说是瑕疵。
另外,也有一些内容间接涉及川西南彝汉杂居区教育文化问题的研究,这类研究主要从双语教育中二类模式作为典型进行论理,如期刊学术论文《浅析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教育发展历史与现状》(何香,2009)、《试论四川彝汉双语教育模式》(史军,2009)、《对彝族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彭雪芳,2006)、《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双语教育》(曲木铁西,1999);学位论文《从传统民居看攀枝花彝族里泼人的文化适应》(周萍,2008);图书《走进西南:西南民族教育考察》(张诗亚,2003)等。 但这些有关的探讨几乎都未直面彝族文化背景如何对学校教育影响、学校教育如何传播其特有的文化、文化接触与文化选择过程中的教育功能与意义等。
参考文献:
[1]石翠岩.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简明辞典[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98.
[2]关荣华.四川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教育 [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25-29.
[3]陈喜慧,胡澜.小凉山彝汉杂居区农村受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0,(4).
[4]斯蒂芬·郝瑞,马尔子.白乌彝族教育的成功之道[J].民族教育研究,2000,(2).
[5]袁晓艳.攀枝花市彝族中学生文化心理适应的调查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责任编辑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