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黑土经济重要区域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路径分析

2012-04-29 00:44:03张玉冰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经济

张玉冰

摘 要: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文化产业是寒地黑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省作为寒地黑土经济的重要支撑,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整个寒地黑土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明确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找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因,探索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正确道路,对于发展整个寒地黑土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寒地黑土;经济;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2-0058-02

文化产业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目前已形成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报刊业、文物和艺术品业以及艺术培训业等门类。它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其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被誉为“朝阳产业”、“黄金产业”。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将深刻影响中国文化的未来。寒地黑土经济是一种文化经济,文化产业也是寒地黑土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黑龙江省作为发展寒地黑土经济的重要地域,其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寒地黑土经济的发展。在整个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时期,发展文化产业无疑对寒地黑土经济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近几年来,黑龙江省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取得了明显成绩

1.文化投入增加,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黑龙江省政府关于文化产业政策的出台,刺激了民间和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2009 年,全省城镇用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达 21. 2 亿元,全省地方财政用于文化体育与传媒的支出达33. 5 亿元,比2004 年增长1. 1 倍。随着投入增加,黑龙江省文化产业抵御了金融危机的冲击,逆势发展的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 159 亿元。与此同时,文化产业的快速增长也带动了旅游、交通等行业的发展,实现了产业的协同效应。

2.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提高。2009 年全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 4. 5 万元,比 2004 年增长 45. 2%。文化产业在取得经济效益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推动了社会效益的发展。2007—2009 年,黑龙江省文化艺术领域有 50 余个项目获得国家奖项。冰灯冰雕、雪雕、冰上杂技舞蹈、龙江剧、“黑龙江文化艺术之冬”等艺术品牌享誉国内外,影响力不断扩大。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等已成为省内外较有影响的文艺品牌。

3. 资源整合促进参与市场竞争的产业主体形成。黑龙江省各地以资产为纽带,按照专业分工和规模经营的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产业整合,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积极推进文化产业集团的组建,进一步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先后组建了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牡丹江广播电视集团等一批大型文化产业集团。

4. 城市文化中心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城市文化的人才、信息、技术优势使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确立了中心和主体地位。2006 年,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五个中心城市文化产业单位达到 3. 3 万个,从业人员 19. 7 万人,实现增加值 69. 6 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 9% 、7. 6% 和 9. 7% ,从业人员和增加值的增幅均比全省高出 0. 7 个百分点; 占整个文化产业的比重分别为62. 9% 、71. 6% 和 78. 8% ,从业人员和增加值所占比重比上年分别上升 0. 4 个和 0. 5 个百分点。

(二)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东北边疆,素有“北大荒”之称。虽然经济文化开发较晚, 但也曾创造过一度繁荣的古代文明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资源、生态资源和人才资源,这些资源已成为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

1.文化资源优势。黑龙江省的“渤海文化”、“金源文化”和“满族文化”等为代表的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文化都发源并形成于黑龙江流域,它与黑龙江省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边疆文化”、“流人文化”、“域外文化”,十万转业官兵和百万知青开发建设北大荒形成的“拓荒文化”、“知青文化”,开发大庆油田和林区形成的“石油文化”、“森林文化”及独特的地域优势形成的“冰雪文化”相呼应,构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厚重的文化积淀。

2.生态资源优势。黑龙江省作为资源大省,自然资源是比较丰富的,特别是生态环境的独特优势,承载了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使黑龙江省旅游强省的形象日益呈现。目前,黑龙江省的冰雪文化已经形成良性的文化产业, “冰雪大世界”被定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不仅每年举办的“亚布力国际论坛”、“国际雪雕”、“冰雪节”、“冰灯展”享誉海内外,而且已经举办了八届的国际滑雪节更是享誉海内外,哈尔滨还成功主办了 2009 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

3.人才资源优势。人才是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重要资源。以“哈工大”为首的各类院校培养和造就出来的大批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为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了重要的智力资源。黑龙江动漫产业(平房)发展基地和哈尔滨松雷集团音乐剧基地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第三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表明黑龙江文化产业已由探索、起步、培育的初级阶段,开始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期。

二、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产业观念滞后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黑龙江省对文化产业及其在综合国力中重要地位的认识与南方发达省份比普遍滞后。一是认为文化是虚,农、工、商是实,习惯于重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而忽略了文化是经济的高级形态本身的认识,对文化产业的发展重视不够;二是文化产业发展受体制、机制、政策、市场、资金、人才等诸多因素影响,改革难度大,困难多,见效慢;三是在文化发展引导上还存在重评奖、轻市场,重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存在过多的重视市场,会导致意识形态失控,影响国家文化安全的思想。

(二)体制改革缓慢

文化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目前是从局部开始,带有探索性,如组建了省报集团、哈报集团、黑龙江出版总社与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政事、政企分开。但原有的体制障碍仍然是制约文化建设的突出症结。国有文化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分离,管理手段单一,分工过细,不同文化产业分属不同文化主管部门,产业政策制定和国有资产管理又分属计划、经贸、财政等部门。没有组建实行属地管理的统一、高效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没有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各管一块,交叉执法、重复执法现象严重。部门分割、条块分割,没有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

(三)产业规模不足

黑龙江省的传统文化产业诞生于计划体制之下,长期以来既被行政体制分割又被各种政策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总体格局,表现出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结构不合理,资源极度分散,地域文化产业重点不突出等特点。黑龙江省文化产业普遍存在着规模偏小、势力较弱的问题。由于产业规模小,只能分散,造成省属文化单位普遍缺乏活力,难以与同行业、国内外领先企业抗衡。

三、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 整合优势资源,实现均衡发展

当代市场竞争激烈,仅靠产品质量和价格已不能领先于市场,需要从产品、定价、地点、促销等多个方面综合提高。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市场营销,应在文化产品的打造上,如集合哈尔滨的异国风情、漠河的极光极昼、街津口的边境民俗、镜泊湖火山口森林等地域资源,并利用音乐节、啤酒节、冰雪节等节庆活动的丰富形式,打造独特的黑龙江省旅游产品; 通过改善省内交通、降低食宿价格,实现旅游整体价格的降低;通过大量反映黑龙江省文化与民族风情的精品节目在全国进行巡回演出,达到文化宣传的目标; 超越旅游产品的地域限制,形成整体优势,实现均衡发展,从而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黑龙江观光旅游,达到推动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

(二) 发挥竞争优势,明确品牌产品主导地位

黑龙江省的文化产业要发展,就必须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企业的竞争力,将黑龙江省文化资源优势做大做强。黑龙江省的文化产业应当将打造自己的品牌作为自身发展的当务之急,要充分利用镜泊湖、五大连池、大兴安岭、扎龙、大庆石油文化等黑龙江省特有的文化旅游资源,深度挖掘出一些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尤其要利用东北雪域文化,积极开发雪域品牌,而不仅仅限于旅游这一个层次。黑龙江是中国冰雪艺术的摇篮,冰雪文化旅游已经成为黑龙江省的“拳头产品”,海内外游客到黑龙江省旅游的主要目的就是欣赏奇特的北国风光。为了保持哈尔滨冰雪文化品牌的长胜不衰,在冰雪创造中需要融入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现时代性和时尚性,以更富有文化韵味的冰雪作品吸引游客。

(三) 转变观念,加大改革力度

黑龙江省刚刚确立的动漫产业在全国“一拥而上”的情况下发展,面临着竞争压力,冰雪文化旅游受到来自邻省的挑战和竞争。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在开放的市场经济形势下面对着来自省外同业的考验和冲击,以及境外不良文化的浸透和侵蚀,一方面需要加强自我保护,另一方面需要主动出击,加快改革和发展。在文化产品制作能力、表现能力、创新能力上要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已有成果,有意识地加大文化产业中的高新技术含量,积极推动文化产品的多层次开发和网络化服务,改造传统文化,开发新兴文化产业,这样才能增强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竞争能力。文化企业要顺应形势,坚定改革,深挖潜力,开拓市场,强化经营和管理,增强竞争和发展实力。

(四) 提高认识,增加资金的投入

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内的相关政策,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发展经济,增加财政和居民收入; 调整、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增加中低阶层收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减少通胀压力对居民收入支出,尤其是文化消费支出产生的冲击和影响;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投资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培养居民文化消费意识,引导居民文化消费倾向,对文化产业发展形成强势的资金投入和需求拉动;还应加强对农村和落后地区公益文化事业的投入。

[责任编辑 王 佳]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分享经济是个啥
西部大开发(2017年7期)2017-06-26 03:14:00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商周刊(2017年11期)2017-06-13 07:32:30
拥抱新经济
大社会(2016年6期)2016-05-04 03:42:05
文化产业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57
文化产业
中国记者(2014年7期)2014-03-01 01:41:10
文化产业
中国记者(2014年6期)2014-03-01 01:39:52
文化产业
中国记者(2014年1期)2014-03-01 01:3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