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广州与海上丝路

2012-04-29 22:29娄建红
人民论坛 2012年2期
关键词:南越王汉墓墓葬

娄建红

【摘要】广州在秦汉时期称“番禹”,是三江货物的聚散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通过运用考古学的理论方法,结合文献和近些年的考古发掘资料,如船模、玻璃珠玑、托灯胡人佣、焚烧香料的熏炉等体现两汉时期的海上丝路和海外文化的典型器物来研究秦汉广州(番禹)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考古资料两汉广州海上丝绸之路

广州在秦汉时期称“番禹”,地处珠江口北缘,南濒大海,一直以来是岭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既是岭南与中原及域外交往的聚集地,也是三江货物的聚散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广州地区发掘的两汉墓葬超过1000座。出土了一批颇能体现海上丝路及中外交往的文物,在此仅借以选取船模、玻璃珠玑、托灯胡人佣、焚烧香料的熏炉等体现两汉时期的海上丝路和海外文化的典型器物来研究当时广州(番禹)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作用和地位。

船模

越人善于舟楫。《淮南子》记载:“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被发文身,以像鳞虫;短绪不裤,以便涉游;短抉攘卷,以便刺舟…”。①考古资料表明,南越人在秦代的造船技术和物质基础上发展了南海的海上航行活动,南越国时期墓葬和遗址出土的舶来品已显示在公元前3世纪,南越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海外文化发生了多方面的接触,海上丝绸之路可以说在南越国时期就应经济萌发了。汉代经济的发展,更为扩展与南海沿岸地区的交往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广州汉墓有不少木船和陶船的模型,有彩画楼船、内河交通船等。有陶和木质的,而且种类多样。在1983年发现的南越王墓,出土一个铜提筒,腹壁上刻铸有4只战船图纹。②这四只战船纹刻画的结构基本相同,在目前所见的秦汉时期的船图中,这是结构设施最完善的一幅海船图画。东汉墓出土陶船多件。其中,1955年广州东郊先烈路东汉墓出土的陶船模型,既做出了锚的模型,也做出了舵的模型。是一艘设备完善的船舶,已具有一定程度的远航能力。秦代造船遗址的发现,以及木船和陶船模型的出土,证明秦汉时期我国的造船技术水平和造船规模有了巨大的发展,为发展内河和海上交通提供了坚实的条件。

海外珍宝

西汉时期番禹(今广州)已是全国十九个都会之一,《史记·货殖列传》中指出,番禹是海外奇珍的集散地。《汉书·地理志》亦云越地“处近海,多犀、象、毒冒、珠玑、银、铜、果布之凑,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汉武帝于元鼎六年统一岭南后,在南越国开辟南海交通线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海上对外交通线。中国的丝绸通过馈赠、贸易,不断输往各地,而此航线上各地所产的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等亦源源流入中国。

玻璃串饰。广州地区两汉墓葬中出土的珠串装饰品相当丰富,据已经发表的考古报告或简报材料的不完全统计,各式珠串装饰品约9820余枚,大部分收集在《广州汉墓》,《南越王墓》两部考古报告专刊中。广州西汉墓葬分为五期,各期墓葬出土玻璃珠饰的情况如:一、西汉前期的182座墓中有11座出玻璃器和珠饰。主要有璧、珠、印等类。二、西汉中期收在《广州汉墓》的64座墓中有12座出珠饰③。以珠子居多,另有琉璃璧。三、西汉晚期墓葬出土珠饰品相当丰富,在《广州汉墓》的32座墓中18座墓出珠饰④。为该期墓葬中珠子数量最多者。四、东汉前期的41座墓葬中有19座出珠饰⑤。以珠子居多,另有琉璃剑格和耳珰、琥珀耳珰、玛瑙耳珰等饰品。五、东汉后期以砖室墓占多数,但多被盗扰或严重破坏随葬物不全,特别是珠饰品多已流失,因此出土珠饰有所减少。

横枝岗西汉墓(编号M2061)还发现一批罗马玻璃碗残片,可以拼接和粘合出两件完整器,另一件尚残三分之一。据化学分析属于西方钠钙玻璃,可能属于公元前1世纪罗马玻璃生产中心的产品。横枝岗汉墓的年代在西汉中期,是目前中国境内所见最早的罗马玻璃器。此外,广州横枝岗西汉中期墓还发现三件深蓝色玻璃碗,无论是化学成分还是制作工艺,都与地中海南岸罗马玻璃中心公元前1世纪的产品相似⑥。

广州西汉后期墓中出土的玻璃串珠里有两枚饰花肉红石髓珠⑦(M3017:44、M3029:70)。南越王墓出土的饰花石髓珠与众不同,很可能产自波斯地区(今伊朗或阿富汗)。这种石髓珠或称“苏莱曼尼玛瑙”(Solimani banded agate),主要流行于公元前250年至公元前6世纪。⑧麦英豪认为广州所出的石髓珠是从印度南部的黄支国输来。

我国自古有“事死如事生”的观念,玻璃器皿和珠饰的大量陪葬反应出当时尤其是上层社会对这些器物和饰品的普遍喜爱。通过对玻璃器皿和珠饰的材质及工艺分析,可以确认,广州地区出土的玻璃器皿和珠饰,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东南亚、南亚及远自西亚、欧洲、非洲的舶来品,他们正是通过海上交通贸易输入到岭南的域外珍宝。还有一些制品的原料虽有岭南本地提供,但其造型和工艺或直接取材于海外文化,或在其基础上加以本土化改良,因此也可以说是岭南与海外交流的产物。

金银器。南越王墓出土的银盒,盖、腹为对向交错的蒜头形凸纹,纹样用碟子锤鍱而成。此银盒从造型到纹饰都与汉代器皿风格迥异,但在西亚波斯帝国时期的金银器中却不难找出相似的标本。在伊朗哈马丹(Hamdan)出土的银器就是这样纹样,银器上刻有波斯王国时期阿塔薛西斯一世(Arataxerxest,公元前464~公元前425年)的名字。此银盒到了南越国的王室之后按照中国当时漆盒、铜盒的造型加以改造,在盖面银焊3个小凸榫以套上羊钮饰(已失不存),器底附加铜圈足。盖面有两处刻有王宫藏品编码等隶书铭文⑨。

南越王墓的主棺室和西耳室还出土4枚金花泡,泡体半圆形,底下焊接一根横梁,以供连缀。广州汉墓前期墓也有同类的器物,如广州汉墓(M4013:乙14)的两片金饰片,长条形,出于木棺附近,粘附于残漆片上(已断)。此外,这类焊珠金饰在我国的其他地方如广西、湖南、江苏等地的墓葬中也有发现。以细密的小颗粒金珠焊接在金器的表面,因小颗粒金珠细如粟粒,又称之为粟粒金珠饰物(焊珠金饰)。这种焊珠工艺,与中国传统的金银细工不同,而与西方出土的多面金珠上的小珠焊法相同,是地中海沿岸流行的金工技法。据国外学者研究,焊珠工艺在两河流域的乌尔王朝(公元前4世纪)已经出现,随后流行于古埃及、克里特、波斯等地。

熏炉和香料。熏炉是广州地区汉代墓葬常见的随葬物品。1953年至1960年广州发掘的409座两汉墓葬之中,有104座墓葬出土熏炉112件;南越王墓出土熏炉13件;1990年至2001年番禹发掘的34座墓葬中有26座墓出土熏炉36件;广州汉墓普遍出土熏炉,反映出熏香之风在汉代十分流行。同时,也引起人们对熏香使用的香料的关注。南越国熏炉在造型和装饰上追随楚风,但炉中燃烧的香料却有所不同。南越王墓出土一些乳香,放在一个漆盒里,其旁有五色石药在一起。《史记·南越列传》记载南越文王赵胡(眛)身患重病“后十余岁,胡实病甚,太子婴齐请归。胡薨,谥为文王。”乳香是一种树脂,主要产在北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以及南阿拉伯半岛,也产于希腊、土耳其及其地中海南岸地区。常常被用作熏香和止痛用药,受到古埃及、古罗马及其他国家人民的高度赞美。中国不产乳香,所以这些乳香和象牙完全有可能是经由海上丝路传入广州的。

托灯胡人佣

在广州两汉墓葬中出土一种十分引人注目的陶俑,这种陶俑被塑造成头顶或手托灯盘的形象,称之为陶俑座灯。与同墓出土的陶俑形象截然不同,明显具有胡人特点。据目前考古发掘的资料可知,目前所见的托灯胡人佣有陶和木质两种。从西汉中期开始出现,一直沿用到东汉末期,尤以东汉中后期数量最多。最典型的是1956年东山三育路东汉墓(M5032)出土的一件,出土时与烛台等同置棺室门口一侧,作为棺前设奠点灯之用。⑩有专家认为他们属印度支那南部东源海滨的小黑人,也有人认为是印度尼西亚境内的土著居民,更有人说其形体比较接近于西亚或非洲东岸的土著居民,可能源于印度。因之,我们可以大胆的推测,这些胡人佣所反映的就是贩自海外而服务于墓主人家的奴仆,其原型人口是由海道贩运来华的外族。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番禹(今广州)与海外不仅进行一般的货物贸易,还进行人口交易。

古代文献和大量的考古资料证明,两汉时期的番禹(今广州),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政治地位,除了承担对海外交通贸易的起航港口重任外,更成为岭南的经济中心、海外物产的重要集散地和交易中心,也充分证实其在南海海上丝绸之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

注释

①刘安:《淮南子》,台北:国立编译馆,2002年,第8页。

②⑨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东省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09页。

③④⑤⑦⑩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州市博物馆:《广州汉墓》(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第291~292、291、351~353、291、365页

⑥安家瑶:“中国玻璃器”,《考古学报》,1984年第4期,第418页。

⑧林梅村:《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0页。

猜你喜欢
南越王汉墓墓葬
李民涌 几代文博人,合力打造湾区IP顶流
北朝至隋代墓葬文化的演变
“南越王墓”主人的奢华生活
大云山汉墓发掘记
墓葬中的女人
南越王的厨房里有什么
1940年4月郭沫若在重庆嘉陵江北岸发掘汉墓
心系南越王墓——亲历发掘、编写报告和有关活动的记忆
扬州胡场汉代墓葬
唐宋墓葬里的“四神”和天关、地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