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国强,李韬
摘 要:跨区域配置资源是解决区域资源利用矛盾的主要途径。回顾跨区域配置资源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对跨区域配置资源的前提、配置方式、合理性标准、配置失衡的表现以及跨区域配置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拓展、深化了该问题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跨区域;资源;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F4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2-0005-04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中国对资源的需求会继续增加,资源利用的矛盾和问题将会更加突出。一些工业化的先行区,由于经济和人口的快速集聚,对资源需求的爆发性增长,更是加剧了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与资源需求的时空不平衡的矛盾,导致经济资源短缺乃至危机。本文旨在对跨区域配置资源进行理论上的探析,进一步丰富该问题的理论研究,为制定跨区域配置资源的协调政策,推动区域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一、跨区域配置资源的理论回顾
在经济学研究中,资源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资源指自然资源;广义的资源是指经济资源或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等。因此,资源可以说是一国或一个特定地区拥有的财力、人力、物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跨区域配置资源指资源在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跨区域配置资源遵循利益最大化的基本原则,即当某种资源在区域间配置的收益大于配置的成本,而无信息缺失、流动障碍时,资源在区域间的配置就产生了。从以上基本的逻辑起点出发,资源在区域间的配置取决于区域间收益率的差距,资源总是从低收益的地区向高收益的地区配置。而收益率差距则受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要素的影响,由此衍生出一系列跨区域配置资源的理论。
1.区位理论。区位理论研究了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主要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从资源流动的角度理解,该理论探寻了区位因素对资源跨区域流动的影响。该理论最早研究农业选址问题。杜能(1826)在假定土地匀质的基础上,考虑了运输成本对农业生产区位选择的影响。随后,区位理论研究由农业转向了工业。韦伯(1909)从企业为寻求成本最小化而进行最优区位决策的角度出发,对工业区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工业区位理论。洛什(1940)将研究对象推广至多个产业,认为生产的集中是由规模经济差异和最终运输费用导致的。胡佛(1948)在韦伯的基础上,考察了更为复杂的规模经济、运输费用结构及生产投入替代物对选址的影响。
2.梯度推移与增长极理论。区域发展水平不同导致了资源的跨区域配置。梯度推移理论认为,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大多产生于高梯度地区,即经济总体水平较高的地区,然后随着时间推移及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逐步向地梯度地区转移,造成资源在区域之间的流动。佩鲁(1950)的增长极理论则认为,在经济增长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者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行业)在一些区域聚集,会形成一种资本、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速度较快,并且能对周围区域产生辐射作用的“增长极”。“增长极”会对周围的地区产生吸收和扩散作用。一方面使资本、人才、技术、生产等高度聚集在“增长极”,另一方面又对周围地区输出最新的技术、人才和资本,让一部分资源流出“增长极”。类似于增长极理论,点轴系统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开始于“点”和发展轴,“点”为城市中心与居民点,“轴”指由交通、通讯干线和能源、水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在集聚与扩散作用下,资源首先汇聚于“点”和“轴”,进而扩散至周边地区。
3.区域非均衡理论。古典经济学认为,在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的情况下,区域间的发展会自动趋向均衡。与此不同,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理论和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都认为,区域间的不均衡将会继续扩大,而资源将会继续从落后地区涌向发达地区。缪尔达尔(1957)指出,由于发达地区人均收入、工资和利润水平以及其他的要素收益都高于落后地区,会吸引落后地区的资金、人才、技术、资源向发达地区流动,即产生回波效应;又由于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人口稠密、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原因,使生产成本上升,外部经济效益下降,使该区域增长放缓,又会出现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倒向落后地区流动,即产生称涓滴效应。但总体上,回波效应要大于涓滴效应,区域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4.资源禀赋理论。资源的跨区域配置是不同区域间具有差异的资源的相互流动和优化组合的过程,其理论基础源于资源禀赋理论。古典经济学派的资源禀赋理论以亚当·斯密为代表,他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了绝对成本理论,他认为各国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表现在气候、土壤、矿产资源等方面的自然优势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各国通过利用本国的资源,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行交换能快速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现代资源禀赋理论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它认为,产生比较成本差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两个国家资源禀赋不同,不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资源比例不同,产生比较成本差异,进而产生区域间的贸易和资源的跨区域配置。
5.资源约束理论。1986年,以色列物理学家戈德拉特博士为解决生产计划过程中出现的阻碍计划完成的瓶颈问题,即生产计划完成的制约因素问题提出了资源约束理论。该理论从生产制造的角度即微观经济的角度探讨资源约束的问题,其中心思想是产出率最低的环节决定了整个系统的产出水平。约束理论认为,在一个由多阶段构成的系统中,每一个阶段都是与前一个阶段相关联的环,整个系统构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前一个环节的制约,同时,它也影响到下一个环节。因此,链条最薄弱的环节来决定了一根链条的强度。同理,系统产出率最低的环节决定了整个系统的产出水平,此环节被称为系统的约束。系统约束如同一个多级供水管道系统。在供水系统中,各管道粗细不均,显然那个最细的管道决定了整个供水系统的单位最大流水量。这个最细的管道就是整个供水系统的约束。同样,资源供给也是一个系统,某种资源的供应不足,也会影响一个区域的产出水平。这一理论有利于我们认识一个区域发展中资源瓶颈对区域增长的影响,并由此不断地衍生出对跨区域资源配置的需求。
上述理论从不同侧面论述了资源流动和配置的基本规律,区位论、梯度推移理论和增长极理论从总体上反映了资源配置的空间分布和流动规律,体现了资源集聚扩散的方向和区位选择要求;资源禀赋理论实际上反映的是资源在不同区域间配置的状态要求,揭示了分工条件下资源跨区域配置的原动力;资源约束理论反映的是资源配置的结构关系,这种结构关系可以包括资源种类的匹配、资源数量和质量的组合,以及资源时空范畴上的关联关系。这些理论对于理解跨区域资源配置的必要性,进而顺应跨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规律,合理进行跨区域配置资源都有着明显的指导作用,但这些理论在跨区域配置资源的系统性探讨方面仍有不足之处,下文将在此方面作进一步的探索。
二、跨区域配置资源的基本前提
资源跨区域配置是区域空间相互作用发生的重要形式。跨区域配置资源的基本前提是:
1.区域之间的互补性。跨区域配置资源是因为区域之间存在对某种农矿原料、技术、资金、信息或劳动力等方面的供求关系。从根本上讲,只有区域之间资源有互补性,才有建立经济联系的必要,才会有跨区域的资源配置。区域之间跨区域配置资源的程度的强弱与区域之间的互补性成正比。
2.区域之间的可达性。跨区域配置资源的另一个重要前提是区域之间农矿产品、中间产品、资金、人口、技术、信息等传输的可能性。跨区域配置资源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可包括:空间距离和运输时间、被传输客体的可运输性;区域之间是否存在政治、行政、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障碍;区域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联系是否畅通等。在现代社会,如果没有邮政、通讯、商业、金融、教育、文化、卫生、政府管理等各种各样基础性配套的服务业,民众生活和经济发展都无法进行。
3.没有中间干扰机会。互补性和可达性是跨区域配置资源的必备前提,但有此前提也不必然产生资源的跨区域配置。这还要看两个区域之间进行资源配置的可能性是否受到了来自其他区域的干扰。如果在两个区域间存在着另一个对资源有供给和需求的区域,那么受该区域的干扰,原有的区域间的资源供需关系可能中断,有互补性的两个区域之间进行跨区域配置资源就不一定能发生。
三、跨区域配置资源的配置方式及合理性标准
1.跨区域配置资源的方式。主流经济学认为,资源配置的方式有两种:计划配置与市场配置。计划配置是政府部门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以计划配额、行政命令来统管资源和分配资源。地方政府之间为了实现区域自身的利益,可能在资源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形成一些协议,这种跨区域政府的协议性约定配置也属于计划配置的范畴。由于信息不充分、激励不足等原因,计划配置往往引起经济活动的低效率,且容易产生寻租,影响社会的公平性。市场配置是指市场主体在市场信息的引导下,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市场主体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市场供求的变化等,调节资源的配置。市场配置克服了计划配置信息、激励不足的问题,但也存在盲目性、自利性、滞后性的缺点,带来负的社会外部性。
2.跨区域配置资源的合理性判别标准。资源的跨区域配置不仅应使有限的资源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或在取得预定的效益时应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还应实现跨区域配置资源的公平性,并兼顾环境、社会等效益。跨区域配置的公平性指区域内个人之间、利益集团之间、个人与利益集团之间、区域之间的和谐共处,共同分享资源与环境,共同维护其生存与发展空间。它要求区域代际、代内、个人、集团和区际各利益集团或个人应提倡资源共享、环境共有、分配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观。同时,还应包括区际间的公平,协调不同区域在资源配置中的利益关系。此外,跨区域配置资源会对相关的区域产生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应,如社会结构的调整、生态环境的变化等。因此,跨区域配置资源的合理性判别标准还应是不损害生态平衡,维持生态、社会系统内各组成成分的相对稳定状态。
四、跨区域配置资源失衡的表现
资源跨区域配置的失衡与否,总是相对于需求与供给而言的,而供求关系总是体现为以一定的价格变动。从理论上说,在资源富足、完全市场条件下的资源失衡情况是不存在的。各种原因产生的资源配置失衡会在长期的技术改进、资源替代、开发扩大、经济升级中实现均衡。但对特定的区域来说,多种不确定因素,包括体制不合理、成本过高、竞争力下降等导致的资源配置失衡是有可能的。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过程来看,资源配置失衡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情形:
一是消耗型资源配置失衡。这种资源配置失衡主要是能源、矿物等工业动力和工业原料由于本身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导致的。无论是从整个世界,还是单个区域来看,煤炭、石油、矿产的储量在一定的地质年限内总是有限的,人口规模扩大,工业化扩张使得这些资源可能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技术开发条件下消耗殆尽。据有关资料,截至2002年地球上已经探明的有色金属储量资源如果按现在的开采速度计算,可供开采的年限分别为:铜22年、铝164年、镍77年、锡28年,原生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正在趋于枯竭。而我国一些有色金属如铜、铅、锌等储量保有年限就更低了。
二是干预型资源配置失衡。由于多种原因,很多经济资源,如电力、石油等常常被政府所掌握,由政府进行行政配置。而这种行政配置往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难以处理千变万幻的市场信息,把握真实的市场供求,容易出现“短缺”或者“过剩”的情形。同时,政府为保证稀缺资源的普遍供应或是社会不能承受资源价格的过大变动冲击(过高的资源价格可能导致低收入群体生活困难和工业成本的普遍上升,甚至社会经济生活的紊乱),往往控制或者干预价格,将其保持在较低水平,使得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供求调节作用,出现低价格水平下的某种资源配置不足的现象。21世纪初,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广泛出现的“电荒”就是这种现象的典型表现。
三是竞争型资源配置失衡。竞争型资源短缺主要是指一些流动性资源成本上升,地区经济因无法承受高价格而产生资源短缺。这种资源配置失衡可能源于经济发展过快、生产规模扩大,或资源节约技术落后、资源消耗过大,或是面临其他众多区域在资源争夺方面的强有力竞争,致使资源总的需求上升,带动该资源价格上涨。该类型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有可能迫使资源竞争劣势区域进行产业升级或经济转型。
四是结构型资源配置失衡。这种短缺是由区域经济自身产业升级演变,而产生的结构型资源短缺,表现为现有的资源素质难以满足经济结构发展的新要求。以东部地区转变发展方式,进行产业升级的实际情况为例,劳动力的就业结构、技术结构等与产业发展需求皆有一定的差距。这种短缺往往是隐性的,但这种资源缺失在事实上可能阻碍着发达地区经济的进一步提升。
五、跨区域配置资源与区域经济增长
(一)跨区域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的短期增长
为了简化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我们构造了一个两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区域1为相对落后的地区,区域2为工业化地区。两区域的经济增长函数均为了增加自然资源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即:
我们假设:(1)落后地区和工业地区资本存量分别为K1、K2,K1 在跨区域资源配置时,资源流动在市场条件下遵循以下条件:两地区之间自然资源的边际产出和劳动产出分别相等,即: 由上式可得: 整理可得: (1) (2) 两式相除,消去K,可得: 将代入(1)式可得: 于是: (3) (3)式说明,在资源配置完成之时,两地区在整体(国家或世界)经济中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劳动份额,恰好等于各自所拥有的资本在整体资本中的份额。 从上我们可以看到,当工业地区的资本存量K2大于落后地区K1时,在市场条件下,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会在两区域间流动,直到两区域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之比等于它们的资本之比。这也可以解释,工业化先行地区的珠三角在工业化初期获得香港及国外大量投资时,相对落后的内陆地区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流入珠三角地区。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资源组合关系,资源之间并没有完全的可替代性,它们之间有着最优的比例关系,一种资源的短缺势必引起其他资源的滞存,导致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给区域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从实际来看,当珠三角出现“电荒”或者“民工荒”,人力和能源资源供应不上时,将会产生大量资本的闲置。当能源资源供应不足时,还会导致劳动力的失业。虽然从长期来看,经济会做出相应调整,通过提高劳动力资源价格、增加能源供应来满足经济的组合要求,但由于调整时滞的存在,短期的经济波动和震荡将难以避免。
(二)跨区域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的长期增长
资源的跨区域配置深刻地影响着区域经济的长期发展。资源的全球化以及地区竞争的加剧使得特定区域的资源供给变得复杂而不确定,这一点在非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能源等的利用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如今,大部分区域,包括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内都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约束,如何实现资源约束下的经济发展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下文以自然资源为例,对资源跨区域配置如何影响区域经济长期均衡发展,以及资源短缺情况下如何实现经济长期发展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我们依然沿用上文提到的经济增长模型:
(1-α-β、α、β分别为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的产出弹性)
且:。b为常数,表示R 的增长率。
。n 为常数,表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
其中s、§分别为储蓄率和折旧率。
依据假设,L、R均以不变的速率增加。因而,对于平衡增长路径所需的K和Y均以一个不变的速率增加。
(4)
由上式可以知道,为使K增长率保持不变,Y/K必定是不变的,因此Y与K的增长率必定相等。
由可得:
我们对这个表达式的两边求时间的导数,利用一变量的对数的时间导数等于改变量的增长率的事实,我们可以得出:
这里gX(X可以为Y、K、L)表示X的增长率。
由于L、R的增长率分别为n、- b。上式可化简为:
(5)
利用上面的结论,若经济处在一个平衡增长的路径上,gY、gK一定相等。
将gY=gK代入上式求解,我们会有:
(6)
这是区域经济收敛的平衡增长路径。当gK大于其平衡增长路径值,由(5)式我们可以得到:gY也会随之增加,但增长的幅度小于gK。因此Y/K会下降。而由(4)式我们可以知道Y/K下降时,gK也会相应下降。同理,我们也可证明当gK小于其平衡增长路径值时,它的值会上升。
经济平衡增长路径上人均产出的增长率为:
(7)
由于。所以
从上式我们可以看出,若b>0,即dR(t)/dR=-b<0,资源供给的增长率减少的情况下,区域经济在平衡增长路径上的人均产出增长率是减少的。这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将走向衰退的深渊。
当我们把资源供给dR(t)/dR=-b变为dR(t)/dR=e-f,其中e代表资源供给的增加率,它来源于跨区域资源配置增加;f代表资源的消耗率。因而e-f可以表示区域可利用资源的增长率。
当我们用e-f替代-b时,我们就可以看到(6)式、(7)式可以分别变为:
从上式中,我们就可以直接看到,如果e-f>0时,即资源供给的增加率大于资源消耗的时候,平衡增长路径上人均收入gY/L*>0,区域经济获得一个长期稳定的增长。该模型具有以下启示:
区域人均产出增长由可利用资源的增长率和资源消耗率共同决定。在可利用资源的增长率小于资源消耗率的情况下,经济的长期发展将陷入衰退之中。为实现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一方面,我们应让e尽可能的大,增强区域在配置资源方面的能力。我国人多地少、资源都比较匮乏,主要资源的人均量都与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在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初期,由于对资源需求量相对较小,资源供给尚比较容易实现平衡,但面对工业化中后期对水、煤、铁矿石等资源需求的大量增加,资源缺口的矛盾不断凸现。因此,应积极主动应对资源紧缺问题,提高区域竞争力,探寻区域间的合作,扩大市场开放度,减少区域间的交易费用和资源流动成本,推动一体化进程,保证资源的有效供给。另一方面,应减少资源消耗,降低f值。区域的经济发展,不仅是资源的跨区域配置问题,而且是资源的利用问题。可以说,资源利用问题没有处理好,不仅会加剧资源配置的压力,还会最终导致区域经济的非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资源集约和产业升级提高资源的回报率,加强资源的集约使用,增加产业附加值,克服资源瓶颈。
参考文献:
[1]周海林.经济增长理论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经济评论,2001,(2).
[2]李法云,等.论市场经济体制下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5,(9).
[3]金碚.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5,(4).
[4][英]朱迪·丽丝:自然资源——分配、经济学与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责任编辑 张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