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科技抓创意塑品牌

2012-04-29 00:44高洁
市场周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蓝海文化产业江苏

高洁

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之路究竟应该怎样走7在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同时,如何发挥其利民惠民的基本功能7江苏省以新理念为引导,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创意设计为驱动,以品牌竞争力为核心,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内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也为各地推进文化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2009年江苏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385多亿元,占全省GDP比重为3.1%;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110万人;四家文化企业入选全国30强;两家文化企业资产超百亿;文化产业已逐渐从“试验田”转变为“丰收田”。可贵的是,江苏并没有就此满足,面向未来,他们提出要在“十二五”时期使文化产业占全省GDP的比重大幅度扩展到6%,从而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文化产业如何给力文化强省建设?支柱性产业的发展目标如何实现?带着这些问题,《光明日报》和中国传媒大学组成联合调研组,对江苏省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

以科技促发展

“打开电视可以看报纸啦!68份报纸和23份杂志,全都一览无余!”这是8月1日江苏云媒体电视上线后,有幸参加首批体验的市民们最大的惊喜。

打开云媒体电视,上网冲浪,电视读报,在线游戏、电视购物,视频通话等全都能在电视机上实现,这让热衷于互联网冲浪的南京大学生小刘兴奋不已。他说:“咱们的云媒体电视已经远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电视了,它更像是一个多媒体综合服务信息平台。除了报纸杂志,电视商城,银行服务,民生查询,幸福婚嫁,打折优惠……应有尽有,真可谓海量的数据,想什么有什么,很多事情就在电视里轻松搞定了。”事实上,云媒体电视的诞生,标志着“看电视”时代的结束,“用电视”时代的正式到来。

江苏有线2011年8月1日向2000名体验用户发送云媒体电视升级包,而南京市区60万互动用户的全部升级工作在年底前完成。从2012年开始,云媒体电视还将在江苏全省其他地市逐步推广。江苏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如钢介绍:“到2012年,全媒体电视等业务将在全省13个省辖市整体上线,争取实现互动电视点播,数据宽带等增值业务收八达到总收八的35%。”

像云媒体电视一样利用高新技术提升文化服务质量,改变文化消费方式的例子在江苏省并不少见。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陈海燕说:“面对数字化,凤凰出版早有准备。”集团下属的凤凰职业教育图书有限公司组织实施了蓝立方职业教育数字复合出版工程,可为师生提供数字化教材,多媒体课件和虚拟实训资源,并通过网络,电视,手机报等平台方便用户使用。

文化科技发展离不开投入保障,仅科技厅投入文化产业费用一项就达到3.2亿元,带动社会投入约15亿元。研发项目直接对接企业,无锡紫光有限公司通过承担省科技计划,开发了EPOD企业级软件综合开发中间件技术,以此技术制作的动画片《西游记》在第46届法国戛纳电视节上以单集10万美元的价格,刷新了亚洲动画片海外单集发行价格的纪录。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不但降低了文化产品的成本,还控制了文化消费的成本,拉近了文化产品和普通百姓的距离。

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孵化器,培育高成长性科技创意企业,是江苏实施文化科技融合战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南京数码动漫创业园、常州运河五号创意产业孵化器,无锡江南工业设计园等26家高新技术类创意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成为文化科技发展中的一道风景。这些创意园区涉及软件,数码,动漫,工业设计等不同行业,其共同特点是以科技为核心竞争力进行文化产业孵化。目前,这一类孵化器的面积已近2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100余家,成为江苏文化产业发展中最具潜力的增长点。

事实上,早在“十一五”期间,江苏省科技厅就开始对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部署,把涉及文化创意产业的前瞻性技术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纳入发展规划,并配套实施了四个重大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项目。五年以来,江苏省突破了一批共性服务关键技术,开发了一批文化创意产品,培育了一批新型文化创意骨干企业,为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现代科技在文化生产,服务,营销、管理等环节的广泛运用,催生了数字电视,网络游戏,动漫等风光无限的新兴文化业态,江苏省紧紧抓住数字时代的脉搏,大力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交出了令人振奋的答卷。统计显示,2009年江苏新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31.68亿元,比上年增长了37.71%。

向创意要效益

“为什么我们不能像迪斯尼一样,把它开到全世界?”“嬉戏谷”主题公园的张印祥已在暗自琢磨国际推广思路。这个今年“五一”才开园的文化产业项目每天都引来众多游客,数量之多完全出乎了园方预料。原本处于常州和无锡中间的这块荒地,因为高新科技与游戏创意的结合,创造了令人咋舌的“票房”。

当我们前往环球动漫嬉戏谷时,远远看见大厅前已排起十几米长的队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吸引力7这一疑问很快在我们的亲身体验中找到了答案:当“星际飞船”从高耸的山峰突然坠落峡谷,在魔兽雨点般的投石中迅疾逃脱,与丛林的露珠树叶擦身而过,那种超乎寻常的幻觉体验,让大家拥有了同样的感受:确实好玩!

“尖叫式的欢乐”并不是“嬉戏谷”的主要卖点。嬉戏谷更大的卖点在于它能在游戏中带给人们互动体验。园区经理张印祥告诉我们:“嬉戏谷1/3的互动体验项目属全球首创或国内唯一,整个主题板块以动漫游戏场景局部实景化为手段,让梦想与现实零距离对接。”统计数字显示,嬉戏谷开园100天来,累计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营业收入超8000万元。

动漫文化唯有走出小圈子的窠臼,才有可能进入主流。“炮炮兵”的成功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这点。戴着绿钢盔的大脑袋,胖乎平的脸蛋,可以“串烧”出千万种表情。“我和好些朋友都是爱好军事的家伙,而军事一向给人以非常严谨传统的感觉,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创新打破瓶颈与束缚。于是我们融入了平常人的平常心,正是这些平常心创作勾起了每个人心里最原始的那份情感,创作出了这个可爱又个性十足的小炮兵。”

短短几年,通过QQ和MSN等方式传播的”炮炮兵”已经被下载超过5亿次。见到“炮炮兵”的创作者,卡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雷时,他身上穿的就是卡米文化和真维斯合作的炮炮兵T恤衫,而这只是“炮炮兵”23个品牌合作项目中的一个。事实上,“炮炮兵”的创业也经历了一个艰难的阶段。陈雷说:“我们是个轻资产的公司,没有办法像常规操作一样最开始就做动画片,然后播出,有了形象知名度后再靠衍生产品。我们只能逆向操作,借助互联网平台做好形象,大家对炮炮兵都熟悉了,我们才开始做动画短片和动画电影。”

依靠原始创意,结合企业实际形成的经营思路使得企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凭着“炮炮兵”的人气和工作团队的努力

今年卡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已经吸引了3000万元的风险投资,网络上的“炮炮兵”团社区也集结了400多万名用户,正在制作

中的“炮炮兵“动画电影和在线游戏也已经处在进行时。由此,以创意作为灵魂的产能集聚效应开始显现。创意经济模式,创造性发展思路、创领数字文化主题旅游,让市场跟着创意跑,也成了文化产业转型发展的真经。

让创意变成效益离不开人才。无锡北门火车站附近有一个北仓门文化创意产业园,江苏省无锡文化创意留学人员创业园就坐落其中。园区利用原先的北仓门蚕丝仓库等老建筑建设而成,本身就是由一名归国创业的留学人士投资创办的。如今不少文化活动都会在这个既传统又时尚的建筑里上演,这同时也为旧厂房的创意改造树立了无锡样本。

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竞争力,也是创意的源泉所在。江苏省一直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第一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探索,支持创新,包容失败,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此外,为了激励人才创新,江苏省还特别设立了“紫金文化奖章”,表彰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文化人才。

对于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说,人才是决定产业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素。“十一五”期间,江苏省每年拿出1亿元资金用于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其中就包括文化产业相关人才的引进计划。所有引进人才,一次性获资助100万元。从2008年起,这项资金已增至每年2亿元。江苏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注重创意的同时,更注重寻找创意的源泉,从而从根本上破解了制约产业升级的难题。

以品牌闻市场

“最近很火的《建党伟业》《武侠》,都是江苏幸福蓝海出的大片。“谈及文化产品的“江苏制造”,就连的士司机小赵都感到自豪。

小赵所说的“幸福蓝海”就是江苏广播电视总台(集团)旗下的幸福蓝海影视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除了上面提到的两部影片,“幸福蓝海”还主投或参与投资了《人间正道是沧桑》《老大的幸福》《中国远征军》《南京!南京!》《十月围城》《让子弹飞》《建国大业》等风靡全国的影视剧,而在电影发行方面,幸福蓝海参与了《密室之不可告人》《战国》等影片的联合发行;在院线方面,幸福蓝海院线已在南京、苏州、西安等地新开影院8家,新增银幕近70块,另有24个影院项目正在建设,2011年底前签约银幕可超过300块。“幸福蓝海”作为文化产业的名牌企业已是闻名全国。那么,“幸福蓝海”,这一响当当的品牌是如何打造的?

“我们从以往的内容题材定位,向价值定位升级。选择“幸福”品牌定位后,我们制定了‘强母品牌、强子品牌的品牌规划。”“幸福蓝海”上属的江苏广播电视总台(集团)台长周莉道出了其中的原委。2003年到2007年,江苏广播电视总台(集团)先后成立了六家影视公司,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应市场的影视产品生产体系。针对江苏广电的影视剧还缺乏全国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症状,从2007年开始,总台决定实施“资源整合,精品力作”战略,将原来的六家影视公司和台内的其他影视资源整合起来,组建了一个新的市场主体——幸福蓝海集团,将它作为在影视内容产业的主平台。同时,还进行了延伸产业链,拓展大市场,建造大园区的整体资源整合。资源整合带来了品牌资源的嫁接融合,进而催生了品牌产品的层出不穷。

2009年,幸福蓝海的经济总量达到1.36亿元,2010年迅速增长至2.49亿元,今年的预算收入达3.9亿元,连续两年平均增长率达7096左右。“幸福蓝海已经建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电影投资、制作、发行、放映全部都有了,这在全国也是唯一的。”用周莉台长的话说,整合全产业链就像加重了“底盘”,谁的底盘扎实,谁在产业链中的议价能力就高。

除了“幸福蓝海”,《新华日报》报业集团联合江苏移动、江苏联通、江苏电信三大运营商打造的《江苏手机报》也是调研中普通百姓提得最多的名牌。

经常出差的保险公司张经理告诉我们:“手机报很方便,一日两刊,什么都有。像天气预报可以让我知道出门穿什么,财经信息让我知道各个行业客户的最新情况,而趣闻幽默则是我和同事相互开玩笑的核心题材。”江苏手机报从2003年推出短信新闻产品以后,基于彩信,彩E、WAP、3G和移动终端等平台的新媒体产品相继面世。彩信和彩E系列有以《扬子晚报》手机报,《江苏手机报综合刊》为代表的综合报,还有财经、彩票、体育、娱乐、校园和健康等专业报。2010年江苏手机报为iPad量身订制的《新华日报iPad版》在全球发布,不仅原样呈现当天的《新华日报》电子版,还发布高清视频,实现了多媒体的融合。打造iPad新闻阅读产品,《江苏手机报》又是江苏媒体中的首家。随后,《扬子晚报iPad版》也成功面市,如今,不论是2G用户还是3G用户,都能通过江苏手机报走进江苏,融入世界。

精心的服务塑造了江苏手机报的品牌,品牌又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目前《江苏手机报》的各类订阅用户已达220万,用户规模不仅在江苏省内名列第一,在全国省级党报集团创办的手机媒体中也名列前茅。

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在企业。截至2010年,江苏六大文化集团总资产合计为477亿元,净资产276.9亿元。其中,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成为全国同行业第一个销售收入,资产规模均超过百亿元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文化企业已经成为江苏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生力军。用品牌整合产业链,整合业务格局,是再造文化产业内生动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江苏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推手。

江苏启示

江苏文化产业的发展正在破解“优结构,促增长、可持续”的现实难题。面对困难,江苏有思路、有办法、有成效、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根主线,以新理念为引导,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创意设计为驱动,以品牌竞争力为核心,提升文化产业内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江苏文化产业的科学发展之路为其他地区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是转变发展观念

文化发展观念决定着文化发展的高度,发展文化产业核心是观念的转变。只有不断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内容与形式,摒除文化发展的思维障碍和体制瓶颈,接轨国际文化产业生产和流通方式,推动文化产业的多元嫁接和广泛融合,才能进一步明确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市场逻辑。

——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是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决定着产业发展的质量与水平单纯依赖投资拉动和传统文化资源初级开发的发展方式已然无法将文化产业推向更高层次,唯有不断创新才能为文化产业提供无限发展空间。科技创新能有效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高新技术在文化产品生产,传播、销售等环节中的应用,将有利于降低绝对成本和相对成本。尤其是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和扩散,将带来更多的新业态。数字出版、互动电视、文化物联网不仅是产业功能的拓展,更是新一轮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

——发展文化产业的路径是塑造龙头企业

以大型文化企业、文化集团为龙头,以大项目带动资源整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途径。小而散的文化企业只能分散已有的文化资源,造成恶性竞争。文化产业在未来发展中除了做加法也要学会做乘法。通过跨区域,跨行业的资源整合,凝聚核心优势,做强做大一批文化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打造强有力的文化品牌,是文化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也是合理配置文化资源的重要方式。

——发展文化产业的目标是满足文化需求

科技与创意的应用是为了创造更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要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内需拉动的道路通过不断扩大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来拉动文化产业的成长。把好百姓喜好的脉,把好市场供求的脉,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多彩的文化内容、多样的文化形式和便捷的文化消费是产业发展的“必修课“。这就需要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不断创造出内容和形式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从而形成新的文化消费高潮,让文化产品成为包容性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蓝海文化产业江苏
数读江苏
潮玩市场下一个“蓝海”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江苏
微型农场 未来农业新蓝海
治未病爆发 大健康将成未来蓝海
创新未必非寻蓝海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