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武 王虎成
摘要:生态文明需要的是能够促进生态生产力发展的科学技术。生态生产力是人类的物质生产力和自然界生产生命的能力的和谐统一。生态生产力的提出,为发展生态经济指明了方向,也标志着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已从控制和征服转变为保护和解放。生态化科学技术能够支撑生态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突出经济活动的生态效益、促进可持续发展等功能。发展生态化科学技术必须高度重视可能面临的风险,做好前景预见、成本核算、风险评估,并进行相应的社会控制。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生产力;生态化科学技术
中图分类号:B0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2)02-0047-04
物质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在这一活动中,科学技术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中介。在人类文明的演进中,技术形态代表着人的存在样式和生活方式,文明的形态必然伴随技术形态的根本变革而变革。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后新的文明形态,比照通常把农业文明的生产力简称为农业生产力,把工业文明的生产力简称为工业生产力,可以把生态文明所需要的生产力简称为生态生产力。生态文明所需要的科学技术就是能促进生态生产力发展的科学技术。
一、提出生态生产力的意义
生态生产力是人类物质生产力和自然界生产生命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和谐统一。这个新范畴的提出,源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与自然界的生态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第一,标志着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已发生根本转变。
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农业文明是一种技术弱势,生态强势,人与自然相对和谐的文明形态;工业文明是一种技术强势,生态弱势,人与自然相对疏远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则是一种技术与生态统筹兼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在农业社会,人类技术水平低下,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生产活动对自然生态的影响较小,基本上没有超出自然界本身的调节和再生能力。农业社会基本上满足了人类生存和繁衍的需要,但是,这是低水平的满足,始终存在着人类生存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自然供给能力严重不足的矛盾,一旦遇上气候反常,人类的生存就没有保障。所以,在农业文明中,人对自然必然抱着敬畏和顺从的态度。工业社会是人类凭借技术对自然界进行大规模开发利用的社会。科学转化为技术、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不断缩短,人类改造自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在工业社会,人们普遍把科学技术看成是控制和征服自然的手段。工业文明对科学技术的片面理解,必然引出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生态破坏、气候变暖等诸多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发展,也使生态文明、生态生产力的提出成为必然。生态文明是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杀人一万辩证否定。它继承农业文明主动适应自然的态度,摒弃工业文明征服自然的狂妄,主张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在提高物质生产力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保护大自然生产生命的能力。生态生产力的要义是人类的物质生产力与大自然生产生命的能力的有机统一,因此,发展生态生产力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条件。生态生产力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已经从农业社会的敬畏和顺从、工业社会的控制和征服,转变成发展生态文明所需要的保护和解放。
第二,为发展生态经济指明了努力方向。
发展生态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性工作。生态经济的理论表现是生态经济学。生态经济学是由生态学和经济学相互渗透形成的交叉学科。它以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人类的经济行为与所引起的资源、环境、生态、气候变化的关系。生态经济学强调自然资源并不是无限的,自然界承受人类经济活动的生态能力却是有限的,因此主张科技创新必须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以生态效益统领经济效益,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生态经济学以尊重人类的内在价值和大自然的内在价值为前提,把增进人类幸福看成是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把保护和解放大自然生产生命的能力看成是人类增进幸福的前提条件。它要求彻底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抛弃”的高消耗、高污染经济增长模式,努力为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生态经济立足于对经济、社会、环境、生态辩证关系的深刻认识,旨在既超越农业经济时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主动适应和被动服从,也超越工业经济时代人类对自然环境过度改造和肆意破坏,主动适应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对经济活动的限制,努力将经济系统纳入生态系统,在保护自然的同时发展物质生产力。这种经济模式以促进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为切入点,努力争取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升,因而是生态文明的经济表现。
生态经济主张在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发展物质生产力。保护自然的核心是保护大自然生产生命的能力。要做到在保护自然的同时发展物质生产力,就必须努力发展生态生产力,所以,生态生产力的提出为发展生态经济指明了努力方向。
二、生态化科学技术的主要功能
生态化科学技术就是能够促成大自然生产生命的能力与人类生产物质产品的能力有机统一的科学技术。它是发展生态生产力的基本手段,也是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手段,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第一,从总体上看,生态化科学技术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
“可持续”这一范畴源于生态学,主要指生态系统应对干扰、保持自身平衡的能力,后来被引申为支撑人类长期追求某一目标的现实条件。这一范畴提醒人们关注与经济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限制性条件,如人口、资源、环境、生态、气候等等,反思以往的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生态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催生了旨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性科学技术。从本质上看,生态化科学技术就是可持续性科学技术。
实现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环节:一是将可持续性的目标和现有状况加以对比,明确差距;二是找到促成转变的方法和措施;三是把方法和措施投入实践。可持续性科学技术就是为制定目标、把握现状、促成转变服务的。
可持续性科学技术是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的学科群,涉及自然科学技术、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它必须具有以下功能:一是完整准确地界定可持续发展。包括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内涵、指标、度量,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相应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二是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向度上服务于可持续发展。其中,“经济向度以区域开发、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优化和实现供需平衡为主要内容,以科技进步的贡献率抵消或克服投资边际效益递减为基本手段;社会向度以社会发展、社会分配和利益均衡为基本内容,以经济效益与社会公正取得合理平衡为主要手段;生态向度以生态平衡、自然保护以及资源环境的永续利用为基本内容,以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取得合理平衡为基本手段”①。三是包容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一切理论和方法。可持续发展是解决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一种理念和行动,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生态等一系列要素,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多维结构的复杂系统。可持续性科学技术服务于可持续发展,也必然是系统集成的综合学科。
第二,从着重点看,生态化科学技术突出经济活动的生态效益。
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利用日益发达科学技术大规模改造自然,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工业文明的历史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的历史,也是人类对自然界进行大规模生态扩张和深层生态介入的历史。这种扩张和介入在物质层面上,凭借的是由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生产力。
在工业文明中,人类改造自然时关注的重点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忽视了大规模改造自然所付出的资源、环境、生态和气候代价,结果,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和改造越来越大,形成了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另一方面,又引起了自然界对人类的强烈“报复”,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疏远和对立,产生了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生态和气候问题,反过来阻碍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在严峻的生存危机面前,人类不得不反思以往对待自然界的态度,反思以往的科学技术。
现在,人们已深切认识到,只有尊重人的内在价值和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并重,通过发展生态生产力,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以往的科学技术之所以会产生种种负面效应,根本原因不在于它们不够发达,改造自然的力度不够,而在于发展和使用它们的价值取向是片面的。要克服价值取向上的片面性,治理已经产生的资源、环境、生态和气候问题,保证人类文明永续发展,就必须用科学技术的生态效益统领科学技术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突出科学技术的生态效益,就是要围绕解决资源、环境、生态和气候问题,发展科学技术,对已有科学技术进行改造。针对当今世界的现实情况,发展生态化科学技术主要应包括:一方面,围绕生态本身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拓展研究领域,深化对生态的认识。另一方面,围绕解决资源、环境、生态和气候问题,进行学科综合和技术集成。学科综合必然导致诸如环境化学、环境医学、生态经济学、生态人口学、环境法学、环境社会学、环境工程学等一系列交叉学科的产生,形成生态学科群。技术集成主要是以节约资源、防治污染、改善生态为目的,选择和改进已有技术,规范高新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等在使用中的价值取向,使它们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上形成合力。
第三,从最终目的看,生态化科学技术服务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在生态文明的视野下,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不仅意味着需要的全面满足,潜能的自由发挥,还意味着创造上述要求得以实现的社会条件和自然环境。因此,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和谐,既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它的重要内容。尽管和谐并不意味着没有矛盾,但却意味着矛盾双方是非对抗的、有差别的统一。
从这个角度看,要建设生态文明,还必须实现科学技术人文化。这就要求科学技术要最大限度服务于社会的进步和稳定,有利于建立和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大限度服务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有利于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大限度服务于尊重人类和自然的内在价值,为人们热爱自然,享受生活,愉悦心身,提升境界,追求自我完善创造条件,有利于个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和谐。
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和人文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从观念上看,它们都着眼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都把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和谐当作目标。从实现的过程看,要推动科学技术生态化和人文化,除了遵循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规律外,一要充分发挥制度创新的规范作用,用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科学技术,促使它们朝生态化、人文化的方向发展;二要充分发挥科技伦理、经济伦理和生态伦理的规范作用。科技伦理从真善美相统一的高度,提升科技工作者的道德修养,推动科学技术朝着造福人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方向发展;经济伦理根据义和利统一、公平与效益统一等原则,规范和调整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方面的行为;生态伦理以同时尊重人类和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为出发点,提倡通过合理的生产和消费,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支撑。它们相互配合,可以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发展生态生产力、建设生态文明的支撑力量。
三、发展生态化科学技术需注意的关键问题
马克思在展望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生产时曾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②。上述论断表明: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实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理想化的物质变换必须一要做到“消耗最小的力量”,即既要全面掌握自然规律,又要少干扰自然界的自主运作;二要做到“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即符合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作为人和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变换的基本手段,理想化的科学技术必然是自然界的外在尺度与人的内在尺度的统一,即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在当前,发展生态化科学技术既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需要,也是通往理想化科学技术的必由之路。
不过同时也要看到,发展生态化科学技术必须高度重视可能面临的风险。
“风险”一般指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通常被定义为在一定时期内产生有害事件的概率和有害事件后果的乘积。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曾指出:风险的来源不是基于无知的、鲁莽的行为,而是基于理性的规定、判断、分析、推论、区别、比较等认知能力,它不是对自然缺乏控制,而是企望对自然的控制能够日趋完美。“风险”本身并不是“危险”或“灾难”,而是一种相对可能的损失、亏损和伤害的起点③。在今天看来,与科技的正面作用相伴而生的负面危害,由于表现的数量相对较少,故而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科学技术的创新和使用从来就孕育着风险。从根本上说,发展生态化科学技术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预防科技创新和使用可能带来的风险。预防的重点是由资源、环境和生态风险所引起的社会风险以及人类生存风险。不过也要看到,这仅是主观愿望和努力方向。要在实际上规避发展生态化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必须切实贯彻“预防原则”。“预防原则”最早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德国有关生态问题的争论中,其基本含义是,“即使存在不完全的科学证据,人们也必须对环境问题(也可以推及其他形式的风险)采取措施”④。这一原则强调,一是要防患于未然,二是宁可相信风险将会发生,也不心存侥幸。比如,在20世纪80年代,尽管还缺乏必须对酸雨和其他污染问题采取行动的充分证据,但英国等国家还是开展了一系列预防活动,以避免可能造成的灾难。再如,对当今的气候变暖问题,大部分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增加引起的,但也有科学家认为,这并不一定是由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增加引起的,还有科学家用数据说明,全球气温上升并没有使两极的冰盖融化加快,等等。尽管如此,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仍是当今人类必须采取的行动,因为这样做并没有什么坏处。
在发展生态化科学技术时贯彻“预防原则”,需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第一,做好科技创新和使用的前景预见、成本核算、风险评估。前景预见就是把握生态化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基础研究、技术、工程等各个领域的未来发展,以及这些发展对经济、社会、生态、气候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便一开始就杜绝那些可能带来灭顶之灾的科技创新,在总体上校正发展的方向。成本核算主要针对新技术的开发,不仅要比较企业内部的成本收益,还要充分考虑“企业成本的外部化”,统筹考虑技术开发的企业成本、社会成本和生态成本。风险评估主要针对新技术的应用。技术越发达,潜藏的风险就越大,风险的隐蔽性就越强,因此,必须对使用新技术已经和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包括经济、政治、伦理、生态等风险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与已经和可能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加以对照,确定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以便做出合理决策。
第二,进行相应的社会控制。要规避生态化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种种风险,还必须从法律法规制约、伦理道德规范、社会舆论监督、思想教育引导等角度进行社会控制。进行社会控制之所以必要,是因为科学技术本身只是人们实现价值目标的工具和手段,可以为不同价值目标服务,生态化科学技术也是如此。以往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效应之所以不能及时消除,除了认识能力的非至上性使人类没能及时觉察到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它们给某些强势利益集团带来利益。因此,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本质上是一个社会问题,同某些人的私利、贪婪和不合理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以及霸权主义的国际经济政治格局都密切相关。要使生态化科学技术顺利发展,除了充分发挥科技伦理、经济伦理和生态伦理的规范作用,还必须努力调整人与人、国家与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关系,以求“把人类社会的政治制度,把人们的思想认识调节得适用于科技发展所造成的形势,对科技发展带来的后果和影响趋利避害”⑤。
注释:
① 明庆忠:《从可持续发展思想走向可持续性科学》,《光明日报》2007年11月29日。
②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6-927页。
③ [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④ [英]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
⑤ 徐崇温:《全球问题和“人类困境”——罗马俱乐部的思想和活动》,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87-288页。
作者简介:高文武,男,1945年生,河南新安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79;海军工程大学教授,湖北武汉,430033。王虎成,男,1972年生,湖北洪湖人,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9。
(责任编辑胡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