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进 朱坤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来看,它所蕴含的崇尚道德、重视思想、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等思想和精神,对净化大学生的心灵,升华感情,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养、人文修养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模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等条件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文化习惯和文化积淀。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分三个关键词进行理解。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中国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是鲜明的区别于欧美等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其次,传统文化是相对于现代文化而言,包含一定的时间概念,有一定的时间跨越;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所谓的传统也是相对的,它不仅仅存在于过去和历史当中,随着后世的继承、发扬、创新,已融入现代文化中。再者,中国传统文化是历代相传的文化结果,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逐渐从政治、经济关系中分离出来的,具有传承性的意识形态。这种文化结果是能够对当代或后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人的头脑,对人们的习俗,对人们的行为道德等产生巨大影响的意识态。
二、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伴随着学校的诞生而产生。我国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最初只是以一种自发和分散的形式出现的,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逐步过渡到自觉和有组织的状态。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等学校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在大学校园这一生态环境中,由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工作、学习和生活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和形成的一切精神财富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制度形式、行为方式和物质形态。
校园文化自产生至今,对学校教育和社会发展起着特殊的巨大作用。校园文化除了具有文化导向、凝聚和辐射等功能外,还具有约束和激励等特殊功能。校园文化通过群体意识、社会舆论、共同的习俗和风尚等精神文化内容,造成强大的个体行为从众化的群体心理压力和动力,使学校成员产生心理共鸣,从而对自己行为产生影响。
三、传统文化融入
大学校园文化的必要性
大学校园的文化活动是高层次的,是极为复杂的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它是学校共同成员在与真实社会交流碰撞后产生的思想和精神体现。当前的大学生处于更为宽松的社会氛围中,受多种文化的熏陶,他们的思想变得更为开放,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心理和能力也越来越强,具有极强的可塑性。
西方强势文化的进入,对中国高校主流文化形成了巨大冲击,进而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趋向多元化。在价值观方面,一些学生思想信念多元化,滋生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利思想,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淡薄,降低了大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在心理方面,“垃圾文化”传入校园,品味低级,消磨大学生宝贵时间的同时严重影响了当今大学生健康思想的形成。
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是当代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的深厚思想基础和保证。用中国几千年来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来强化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根基,增强校园主流文化的抵抗力,使校园主流文化在与西方强势文化的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才是保障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充分发挥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有效之道。
四、大学校园文化
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措施
(一)重建国学教育,弘扬历史传统文化
在校园中开展国学教育是弘扬传统文化最直接的一种途径,高等学校应该有针对性地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僵硬模式,在充实“两课”内容、及时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的同时,将国学的精华融入其中,并不断丰富教学形式,以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提炼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当代大学生对西方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腐朽思想的防御和辨别能力。在国学教育中注重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弘扬,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和理解,使传统文化的引导、激励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将历史教育中所蕴含的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不屈不饶的民族精神等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张扬。
(二)开展文化经典教育,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论语》、《孟子》、《诗经》、《礼记》等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是历史积淀的文化经典,其巨大的思想力量和艺术魅力是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是民族精神的凝聚。只有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去解读,才能体悟先哲们的人生智慧、恢宏的胸怀及悲悯苍生的人文关怀,才能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道德力量与人格追求。
(三)以本土文化建设为核心,开展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具有地域性,挖掘本地的文化资源,让学生从身边的文化氛围中体会民族精神的精髓和力量,从而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校园文化不能割断本校的历史,它是学校长期发展的历史结晶,其中校训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体现传统文化的内涵。
(四)开展校园文化创新,突出文化融合的新局面
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具有同化和包容外来文化的能力,具有很强的整合功能,在大学校园中,只有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文化,实现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整合,才能创造出高雅、健康、向上、和谐的校园文化。
中国大学校园文化虽然以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存在于文化之林,但它却深深扎根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它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弘扬与光大。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大学校园文化诞生的摇篮和发展的基石。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精神,使其在现今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于把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董平.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2]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傅安洲,万清祥.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N].光明日报,2005-06-01.
[4]李国春.论高职院校德育氛围的营造[J].教育与职业,2006,(14):92-93.
(作者简介:徐进,燕山大学里仁学院讲师;朱坤,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