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告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2-04-29 14:00孔繁琦
时代金融 2012年20期
关键词:金融机构交易报告

【摘要】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告是反洗钱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金融机构过度依赖可疑交易客观标准、系统识别智能化程度不高、判断标准差异性较大等原因导致可疑交易报告海量报送、情报价值低的问题较为突出。本文拟通过分析评估金融机构报送可疑交易报告的现状,并试图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反洗钱可疑交易报告金融机构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可疑交易报告数据量庞大而情报信息价值较低,已成为制约反洗钱工作开展的主要障碍。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是反洗钱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在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中规定了金融机构可疑交易的客观标准,这些客观标准在反洗钱开展的初期阶段指导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筛选、识别和报告可疑交易具有积极作用。但从实际情况看,多数金融机构报送可疑交易报告过程中还存在主动分析识别的动力不足、过度依赖客观标准和反洗钱监测系统提取等问题,使得可疑交易报告质量不高,可疑交易分析有效性低,不利于发现和挖掘真正的可疑交易和洗钱线索,不仅无法帮助反洗钱情报分析部门提高情报分析效率,反而可能妨碍反洗钱情报分析部门甄别涉嫌犯罪和洗钱活动的能力,并有可能阻碍执法部门迅速和有效地开展刑事调查。

一、当前金融机构报送可疑交易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过分依赖反洗钱监测系统,数据价值低

当前,金融机构主要依据《管理办法》中对可疑交易的标准进行判断,只要相关数据和行为符合可疑交易标准,反洗钱监测系统给出预警并抓取生成可疑数据报告,报送当地人民银行。反洗钱监测中心2009年和2010年分别接收可疑交易报告4293.3万份和6204万份,报告数呈逐年上升势态,这两年分别向有关部门移交重点可疑线索654起和133起,这些成果的取得,与金融机构认真执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密不可分,但是,目前金融机构在执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现实困难及挑战,使可疑交易报告质量不高、可疑交易分析有效性低的问题客观存在。例如部分金融机构反洗钱监测系统不能将监测数据与客户行业、资金特点等相关因素结合分析甄别,未运用更多个性化的分析来提高可疑交易识别的准确性[1]。由于报告信息太多,反而降低了信息分析处理的效率,不能正确区分异常交易与可疑交易,致使可疑交易报告数量激增但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反洗钱工作的成效。

(二)报告标准不适应现实的洗钱风险状况

随着金融创新力度的加大,新型金融产品层出不穷,洗钱犯罪手法已经突破了传统金融业洗钱的范畴,不仅可以通过银行,证券和保险业金融机构,而且可以通过房地产、珠宝等特定非金融行业。现有的绝大多数可疑交易线索来源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如房地产、贵金属、第三方支付机构等高风险热门行业的可疑交易数据尚属空白。证券期货保险业的资金转入转出主要由银行来完成,虽然资金流转受限于业务种类限制,但是不排除行业内洗钱行为发生的可能。目前,我国现有的反洗钱法律、法规主要针对的是金融机构或特殊非金融机构的传统业务,而对网银业务、银行卡等业务的监管相对薄弱,缺乏制度层面的刚性约束和限制[2]。洗钱犯罪涉及领域众多,现行报告标准跟不上反洗钱形势的需要,金融机构在实际工作中可疑交易标准还是不易把握。

(三)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制定缺乏针对性

一个有效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应体现行业的洗钱风险特征。金融机构应根据自身行业的特点做详细划分,对《管理办法》中的可疑交易标准予以量化,综合运用刚性和柔性报告规则,进一步制定完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通过反洗钱监测系统甄别出可疑交易数据并直接“总对总”上报至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的做法,并没有将洗钱风险控制有机整合进运营风险管控流程,可疑交易监测分析只局限于资金交易和交易行为的分析,缺乏对客户主体以及财产、社会关系等有机结合的分析,这是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有效性偏低的重要因素。对客户身份信息的准确定位是可疑交易监测的重要环节,没有准确定位,可疑交易监测分析就没有任何意义[3],也增加了金融机构的经营控制风险。

(四)反洗钱人员非专职化缺乏主动性

目前,金融机构反洗钱基础工作处理多是由基层金融机构承担,大部分基层金融机构的反洗钱领导组织、机构还局限在设立这一层面,除按要求在形式上成立了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外,没有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门人员,反洗钱岗位人员均为兼职,他们在承担着业务量考核指标和客户服务的双重压力,还要利用休业时间去处理反洗钱工作。金融机构反洗钱组织机构体系的缺陷,已经成为制约反洗钱工作深入高效开展的瓶颈,工作人员难以集中精力进行反洗钱监测上报工作,甚至不清楚自己有哪些反洗钱职责,很少主动去开展反洗钱工作。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人员非专职化,必然导致其反洗钱意识和分析水平下降,致使报送的可疑交易报告缺项、漏项或格式不规范,甚至还有机关事业单位、部队等不在报送范围的交易数据。

二、提高可疑交易报告质量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反洗钱监测系统的监测质量

金融机构总部应健全内部协调机制,改变本单位内部信息不共享问题,尽快实现内部信息的共享通用,并逐步实现不同金融机构间账户信息的互通互连,提高金融机构间相互协作和资金监控能力。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反洗钱监测系统功能设计,具有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的自动识别、信息完善、信息上报、管理查询等功能。科学设置系统各项识别指标及筛选条件,扩大业务系统覆盖范围,不断提高计算机数据挖掘、智能分析与识别技能,增强反洗钱监测系统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减少可疑交易漏报告、重复报送、垃圾信息多的问题。实现反洗钱监测系统与业务系统间的联通对接,将可疑交易监测工作贯穿于金融业务办理的各个环节,全面提升反洗钱监测系统提取可疑交易的数据质量,也适应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的需要,加强金融创新产品的超前监管,建立动态的可疑交易报告系统,有效防范各种新业务带来的洗钱风险[4]。

(二)完善可疑交易报告实施细则

金融机构应参照监管部门制定的客观标准及指引,制订明确、精细化可疑交易监测分析操作指引和符合自身特点的可疑交易甄别流程[5],建立符合自身情况的可疑交易报告实施细则,明确反洗钱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完善对可疑交易报告的人工分析、干预机制。建立覆盖所有业务、所有环节的监测和分析流程,要在可疑交易报送前对交易数据严格落实逐级分析、审查制度,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客户的资信情况,对其关联实体、业务种类、经营状况等严格审查,合理判断可能存在的风险,报送过程中,应遵循完整准确性、技术性和保密性原则。建立对高风险客户资金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和以客户群为监测对象的可疑交易报告工作流程,同时,要依据客户的不同情况,划分不同的风险等级,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风险监测。

(三)优化机构设置集中处理反洗钱工作

金融机构要适应日益变化的反洗钱工作需要,不断完善反洗钱内控制度,建立相关规章制度,成立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组,科学合理地设置如客户风险监测、交易监测和甄别补录等反洗钱岗位,将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分析能力的专业分析人员充实到反洗钱岗位,独立于业务条线专职集中处理反洗钱工作。建立反洗钱专职人员准入、培训和退出机制,制定反洗钱监测操作规范,明确集中处理模式下的各项工作要求,规范反洗钱专家团队的操作行为,形成专业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的操作流程。依靠高科技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撑,实行反洗钱集中处理有利于全面掌握和了解客户交易全貌和交易特点,准确锁定和及时报告可疑交易行为,提高反洗钱数据报送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减轻了业务人员反洗钱工作的压力。

(四)建立正向的反洗钱激励机制

为促进金融机构有效履行可疑交易报告义务,提高可疑交易报告质量,金融机构应制定反洗钱工作责任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将可疑交易报告等反洗钱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考核,可有效防范员工反洗钱责任意识淡薄,主动分析识别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执行制度不严以及瞒报、漏报可疑交易现象。监管部门应将监管的重点放在风险管理而非合规方面,在对检查、处罚严格限定的同时,监管部门还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反洗钱正向激励,加强对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服务指导,对主动分析报告可疑交易,及时提供有价值情报和涉案线索、协助破获案件有功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及精神鼓励。逐步实现监管导向由规则为本向风险为本的转变,可以在较大程度调动金融机构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反洗钱工作从形式合规到实质有效的根本转变。

三、结语

金融机构作为市场活动的重要主体,对于严重影响金融市场稳定、破坏市场交易原则的洗钱犯罪,有着责无旁贷的监控、管理责任。只有金融机构从资金流入的源头进行管理、监控,才能在洗钱犯罪行为的发生上进行预防和威慑。同时,金融机构应不定期地对员工开展多层次的反洗钱培训,提升员工对洗钱行为危害性的认识,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和风险防控意识,自觉地将反洗钱工作贯穿于日常工作的始终[6]。全面提升金融机构对可疑交易的自主识别能力,在客观指标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可疑交易报告的情报价值,减少洗钱犯罪行为的发生,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保证公平、正义。

参考文献

[1]童文俊.反洗钱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有效性探析[J].海南金融.2011,(6):24-26.

[2]中国人民银行吉安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反洗钱大额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J].金融会计,2007,(12):43-47.

[3]晏银香.从反洗钱监管实践透析可疑交易行为核实查证的难点[J].武汉金融,2011,(3):45-46.

[4]王卫红.关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可疑交易报告机制问题的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1,(4):86-87.

[5]董传和,江虹,石鸿彬.构建有效的可疑交易监测机制[J].金融会计,2011,(10):66-72.

[6]张兵.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反洗钱中的重要作用[J].财务与审计,2011,(14):7.

作者简介:孔繁琦(1980-),男,江苏盐城人,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反洗钱处,工程师,硕士,毕业于河海大学计算机学院。

猜你喜欢
金融机构交易报告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一图看懂十九大报告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报告
交易流转应有新规
报告
大宗交易
《吃饭的交易》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