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琴 刘志刚
摘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推行和大众化高等教育进程的加快,高校贫困生弱势群体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国家、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也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难点。虽然各高校都建立了贫困生资助体系,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贫困生认定、经济资助方式、国家助学贷款机制、心理资助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坚持助育结合,双管齐下,进一步采取措施完善资助体系,切实解决贫困生问题。
主题词: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完善对策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及高校的和谐稳定。党中央、国务院对此历来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各高校也在积极探寻解决贫困生的新途径、新方法。随着新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高等教育阶段基本建立起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和“绿色通道”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值得注意的倾向性问题,当前高校的资助工作体系仍然存在许多漏洞。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贫困生”认定工作困难。
为做好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使资助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真正实行阳光操作,确保各项资助政策和措施真正惠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江苏省出台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江苏省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规定各高校都参照学校所在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来确定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并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和认定实施办法。表面上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应当有章可循,但现实中仍然存在漏洞。
学校认定的依据之一是《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和《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前一张表由生源所在地乡镇民政部门盖章证明,后一张表由学生本人填写。实际上,部分学生出具的证明存在一定水分,相反,一些家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真正贫困学生却不一定能开出证明。对刚入学的新生来说,由于学校不知底细,仅凭本人申请和地方证明进行认定,难以做到准确认定。虽然各校都将在校生的家庭人均收入、日常消费和影响学生家庭经济状的特殊因素等都纳入到认定依据,但由于贫困生认定是一项量大、繁杂而又细致的工作,学工人员又有限,要想走访每个学生家庭,真实考察其家庭经济状况是不可能的,所以认定工作要做到准确无误也很困难。
2.贫困生资助观念不健全。
长期以来,我国对贫困生的资助观念无论在慈善阶段、教育公平阶段,还是在教育成本分担阶段,大多局限于给予贫困生经济援助的视角。诚然,资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使他们不至于因经济困难而学业受阻,是大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方面,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和高校收费制度改革的深入,高校贫困生的内涵已不再是经济贫困单方面所能涵盖的,因经济贫困而引发的心理贫困、学业贫困和就业贫困已表现得非常严重。因此,高校贫困生的资助观念不能只单纯地停留在“经济援助”的层面上,而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日益健全。当前,就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实际情况来看,除完善经济援助外,还需健全心理援助、增设学业援助、就业援助和创业援助,同时,还应不断加强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强化“资助”与“育人”并举的贫困生资助观念。
3.国家助学金的励志导向功能出现偏差。
国家助学金的设立对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具有重大意义,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高校贫困生的关怀,但由于数额庞大,资助面广,而且只要是符合“家庭经济困难、生活简朴”等基本条件就可以申请,因此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
有些获得国家助学金资助的学生视之为天上掉馅饼,心安理得地享受资助,毫无感恩之心。这样既缺乏激励学生上进和教育学生自立的功能,又少了对他们心灵上的教化作用。另外,无偿资助涉及贫困标准的确定问题,很多高校对资助对象的贫困程度提出了具体的标准,例如:不使用高档手机等通讯工具、不使用电脑、不穿名牌服装等。有的学生为了能获得资助,不得不向所谓的“贫困标准”看齐,在日常生活中刻意压抑甚至伪装自己。这种简单、机械的界定标准会给贫困生的心灵造成一定的伤害,妨碍学生的身心发展。
4.资助政策和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面对越来越大的贫困生数量和越来越复杂的学生情况,各项资助政策呈现出不同“短板”。例如奖学金评定标准强求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地区差异和学生差异,同时其奖优的作用发挥得较大,而扶困的作用较小;国家助学贷款申请环节多、审核严、还款形势严峻,影响了资助效果的发挥;勤工俭学岗位提供多局限于打扫卫生、收发报纸、文字录入等勤杂事务,发挥学生智能优势、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项目不多,学生参与热情和工作责任心不高;由于地方高校办学经费相对紧张,面对数量较大的贫困生,学费减免政策难以实施;“绿色通道”解决了贫困生入学的问题,但由此容易使一些家长和学生产生对资助政策的过分依赖。另外,好的政策需要规范的监督反馈才能更好地将政策落实到位。贫困生资助政策作为一项惠民政策,引起了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也通过定期开通投诉电话等方式加强了监督,但监督反馈渠道还不多,没有形成一套上下联动、内外结合畅通的监督反馈体系,特别是受资助学生的跟踪评价制度尚未很好建立,贫困生信息库和档案建设及其动态管理还需进一步完善[1]。
二、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对策
如何认真贯彻落实新资助政策体系,切实做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还需从资助和育人两方面出发,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
1.建立操作性强的贫困生诚信评价系统。
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比较困难,许多因素会导致偏差,结果真正贫困的学生如果得不到资助,心理就会失衡;假贫困生如果得到资助,就会引起更多的负面效应。因此,高校要使资助工作公平公正,就需要积极完善大学生诚信评价系统,大力加强诚信教育。对学生的诚信进行日常考查,提高学生诚信度,同时加大对“假贫困生”的教育和处罚力度。
2.转变贫困生资助模式,营造和谐、平等的校园环境。
传统的“资金式”、“无偿式”资助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的高校贫困生资助形势。为了克服学生“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提高他们“自尊、自强、自爱”和回报社会的责任意识,就必须向“能力式”、“回报式”资助模式转变,努力为贫困生弱势群体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多为弱势学生创造机会,鼓励他们发挥特长与优势,积极融入到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去。积极提倡隐形援助和无接触资助,尊重弱势学生的尊严和人格,留给他们自立、自信、自强的空间[2]。
3.完善贫困生认定机制。
目前,贫困生认定已成为困扰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一大难题。贫困生认定工作困难既有其制度方面的原因,又有人为的原因。各高校必须在认真总结原有贫困生认定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目标的需要,对传统贫困生认定机制的方式、方法和程序进行全面的、科学的优化与重构,建立合理的贫困生认定工作新机制,通过分析学生、学生家庭及其所在地的经济与社会状况,制定相应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贫困生认定指标,合理认定学生及其所在地的贫困状况与贫困程度,以便于通过全方位的评价与比较,确定该生是否属于贫困生的认定范围,从而提高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4.深化助学内涵,完善资助体系。
传统的助学局限于经济资助,新形势下在完善经济援助的基础上,还需健全心理援助,增设学业援助、就业援助和创业援助。高校贫困生弱势群体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使他们在享受教育机会、健全个人人格、促进个人发展、参与社会竞争等方面受到约束,影响了他们健康、和谐的发展。因此,对贫困生弱势群体的援助应以人为本,在完善经济援助、丰富资助方式和完善资助内容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助学内涵。
(1)增设学业援助
贫困生弱势群体多来自贫困地区,他们在综合能力、计算机操作、城市生活技能、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与其他学生相比都处于弱势,这种弱势靠经济援助是解决不了的。所谓学业援助是指在综合能力培养、学术学业方面对贫困生进行的援助。所以在整个资助体系中应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学业援助予以足够的重视,提供应有的帮助。
(2)增设就业援助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贫困生弱势群体更由于其综合思想素质和实践能力的相对低下,被许多用人单位弃用,再加上他们社会关系网薄弱,许多贫困生毕业后只能成为待业青年。因此,贫困生的就业援助应成为当前高校资助体系的重要内容,要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增加专业培训和就业方面的帮助,消除贫困生因家庭经济困难造成的求职劣势,进一步提高贫困生在校期间的“造血”能力,帮助贫困生找到自立自强、摆脱贫困的途径。
(3)增设创业援助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迫切需要社会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援助。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发源地,更需要履行其教育主体的职责。就高校来讲,主要是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通过创业教育更新大学生的就业和择业观念,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引导大学生投身创业实践,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3]。
5.以人为本,加强资助体系的育人功能。
要转变资助工作理念,加强对贫困学生的知识资助和精神关爱,切实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在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的同时,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资助工作之中,加强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注重贫困生自立自强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注重贫困生心理冲突、心理矛盾的化解和疏导,实现资助和育人的结合。高校学生资助部门可组织专门的辅导员老师,或者通过单独谈话的个人访问形式,或者通过座谈会的集体教育形式,对受资助的贫困生进行心理辅导。要大力开展智力型、创业型勤工助学活动,让贫困生在发挥自身优势、提供智力支持中劳动,在诚实做人、诚信经营中劳动,在为他人服务、为贫困生服务中劳动,使他们在经济上得到帮助、生活上得到关心的同时,在思想上得到引导、精神上得到鼓舞、心理上得到抚慰、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三、结语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银行、新闻媒体、社会各界及贫困生、家长、在校师生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高校必须努力将资助和育人相结合,将教育、管理、引导相结合,协调多方力量来完善和创新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切实解决贫困生问题。这对促进教育公平、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红旗.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与对策的新思考[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
[2]河北省社科联民生调研课题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实施的难点与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5).
[3]赵炳起,李永宁.高校贫困生经济资助体系的困境与对策[J].事业财会,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