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华 李晓欢
摘要:为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近些年我国高校相继开设了一些与东亚国家相关的国别经济学课程,这对于培养适用人才、推动区域经济合作起到很大作用。但目前国别经济学教学也存在着缺乏系统的教学大纲、教材短缺、教学方式不规范等问题,对此进行研究并加以改进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国别经济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2)02-0011-02
高校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经济社会提供优质适用的人才,也是大学办出特色、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段时期以来,我国高校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给予了高度关注,一些院校相继成立了与东亚国家相关的学科或专业,并开设了一些国别经济学课程,培养有助于区域经济合作的人才,有力地推动了东亚经济合作的发展。但目前我国的国别经济学课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面临尽快规范和改革等课题。
一、经济类课程设置面临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局面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历史认识问题、经济发展状况、领土领海纠纷以及一些突发事件的影响,加之美国一直不希望在东亚区域形成能与之抗衡的力量,作为其在东亚的代言人——日本也极力反对建立个别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区,这些因素导致东亚区域的经贸合作进展相对缓慢。但近些年受到WTO多哈回合谈判受阻、美欧相继成立个别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区的影响,特别是以东盟+中国为首的自由贸易区的签署,使日本产生了被边缘化的担忧,于是日本也改变原有的姿态,开始热衷于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2009年9月上台的日本民主党内阁一改以往的亲美战略,提出回归亚洲、致力于推进“东亚共同体”建设的主张。日本的这一举动令周边各国受到鼓舞,这使陷于停步状态的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加之2010年中国—东盟FTA的正式建成,中俄、中韩、中日等国家间友好合作的推进,以及2010年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准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建设等,围绕该区域内的一系列新动向不断涌现。
我们也看到,拟议中的东亚共同体涵盖的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除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蒙古以及东南亚等传统诸国外,按照一些国家的提议,甚至也可能将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中亚五国纳入进来。如果此方案得到广泛支持,将有更多的国家参与东亚经济合作,随之而来的是各国之间的相互投资将更加方便,要素的流动将更加容易,贸易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合作交流将日益频繁,并将有力地促进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技术的升级,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将日益增加。这一新局面为我国高等院校开设相关的国别经济学课程提出了现实要求。
二、国别经济学课程设置的意义及现存问题
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日益深化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在一些经济类专业中逐渐增设了有针对性的经济学课程,如俄罗斯经济、当代日本经济、韩国经济、朝鲜半岛经济与政治、蒙古经济等。类似这样的以某一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作为研究对象的课程可概括地称为“国别经济学”。
这些课程的开设,第一,有利于创建一批面向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特色专业,进而形成专业优势,增强相关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第二,促进我国高校尽快适应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势,把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同经济社会的长、短期发展规划紧密结合,融教育、人才、市场于一体,培养更多适合经济社会需要的人才,促进大学生就业[1];第三,国别经济学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改革的推进,能够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注入式”教学方法[2],运用启发、讨论、案例分析等新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第四,通过增加相关国家的外语选修课、国别经济选修课以及各国政治、政策、文化等课程,将有助于增进各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理解,有利于提升我国相关学科的整体实力,助推区域内各国经贸合作的开展。
当然,在看到这些现实意义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国别经济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目前国
别经济的教学还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的教学大纲与方法,基本上由任课教师自行设计思路并授课,以致同一门课,不同教师讲授的内容差别较大;(2)国别经济课程的开设时间、考核办法以及取得的效果参差不齐;(3)多数学校尚缺乏面向蒙古、朝鲜、俄罗斯、澳大利亚、东南亚诸国等国别经济学师资,导致课程或无法开设,或勉强开设但授课教师感觉压力较大;(4)由于国别经济学课程缺乏实用性教材,已有教学资料内容单一且较为陈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影响。
正因如此,对国别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有关国别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一门教学效果良好的国别经济课,应摆脱传统框框的束缚,将多种知识融入到教学之中,从而使教学内容丰富,信息量充足,并能及时跟踪经济发展的最新成果,将变化中的经济信息及时传授给学生。因此,国别经济课应让学生不仅能了解该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也能把握经济发展的现在;通过国别经济课程的学习,既能了解该国的文化,还能对该国的外交、民情有所涉及,这样能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提升教学效果;国别经济课程不仅要关注该国经济史中的重大事件,也要突出教学的时代感和应用性,要及时吸收经济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动向、新案例。
当前的重要工作是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尽快制定国别经济课的规范性教学大纲,编写可供各校参考使用的教材,制定相应的考核方式,以使国别经济课程走向规范。
关于国别经济学课程的开设时间,我们认为,应放在学生入学两年以后进行。此时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授课时不必过多地讲解理论知识,可更多地讲授与该国经济紧密相关的鲜活内容,以提高课程的新颖性;此时开设国别经济学课程,能减少对主干课程的干扰。
针对已有经济学基础的学生讲授国别经济课,在内容上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不然学生会产生厌倦情绪,陷入就经济论经济的怪圈。特别要注意的是,国别经济课程的讲授内容不应面面俱到,而应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或案例加以介绍,也不能把国别经济课当成一国的经济发展史来讲授,否则会令学生感觉索然寡味。
再有,国别经济教学中要注重国家之间的比较,这种教学方法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特别是应关注该国与我国的经济、政治以及外交关系,将两国之间正在开展的项目或新近发生的案例及时引入课程之中,使教学与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内容更具有鲜活性。
此外,各高校要重视国别经济学师资的培养。条件具备的院校应派遣任课教师赴相关国家留学或接受培训,熟练掌握该国的语言并熟悉该国的文化,这样才能及时跟踪经济状况的变化,使教学内容更加鲜活生动,减少因使用二手资料所带来的时效性低的问题。为尽快提升教学效果,当前的要务是,各高校应打破校际界限,通过师资共享来解决一些学校师资缺乏的问题。
四、当代日本经济课程的教学体会
近些年,由于历史认识、领土领海纠纷等问题的影响,中日经贸合作的进展相对缓慢,一些学生有明显的厌日情绪。但不论我们喜欢还是讨厌,这个国家将永远是我们的近邻。而且日本经济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十分紧密,日本今天遇到的经济问题有可能在未来的中国经济中出现。这样一个对我们有重要借鉴意义的国家,我们需要了解它;为使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果你志向于在综合国力上超越日本,那就需要好好了解它,否则就无法做到“知己知彼”,更无法实现自己的夙愿。日本从来没有放松过对中国的研究,近些年,日本通过吸纳一些在日留学的中国学生充实研究团队,鼓励他们加入日本国籍,以此加大针对中国的研究力度。相对而言,我们对日本的研究还很不足,现在已到了必须认真地研究这个邻国的时候了。每学期的第一课,我都以这样的开场白开始当代日本经济的教学。
本文第一作者早年是日语专业毕业,因此在当代日本经济的教学方面,能够借助自身日语的优势,直接从日文网站或收音机的日语新闻节目中了解日本经济发展的动向,将积累的各方面数据、资料及时在课堂上利用动画、图片等方式加以介绍。能将中日外交中的一些敏感问题以及正在发生的事件及时融入到教学之中,增加课堂的信息量。自2004年黑龙江大学开设当代日本经济课程以来,经过几年的积累,本门课的教学内容日益丰富,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断提高,学生愿意听,出勤率高,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在成绩考核方面,我们注重平时的积累。在100分的期末成绩中,平时成绩占30分,主要通过课堂讨论、课堂作业、回答问题等方式给分。有些班级学生人数多,每堂课能够提问到的学生有限, 2009年以后又增加了新的考核形式。我们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10人左右的小组,布置调研的题目,让学生自行分配角色,分别负责查阅资料、案例分析、文字写作、PPT的制作以及在课上发表等工作。通过这样的设计,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提升了学生的动手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大家的合作机会,在讨论中也经常能够收获一些富有见地的观点。
上述教学及考核方法,可以作为今后国别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参考。我们也希望各位同行能够总结自己的授课经验与体会,通过一系列交流活动,共同探讨国别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进方法,以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秋兰.提高经贸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研究
[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8).
[2]金丽,张守凤.参与式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探析——以
“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