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一方
摘 要: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是必要的,但对其的思想教育不容忽视,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性更为重要。当代大学生必须通过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尽可能地缩短自己的社会适应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b)-0181-01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切实把教育规划纲要全面落实好。高职院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并且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是必要的,但对其的能力教育不容忽视,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性更为重要。
1适应与社会适应性
适应这一概念原本是指生物在竞争中适合环境条件而形成一定性状的现象。大学生社会适应性是指当代大学生在与社会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换的过程中,依据对内外环境变化的认识和体验,通过积极的自我调节,不断地利用环境、创造条件,使自己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与行为倾向性。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把一定的价值、态度、技能内化为自己日常生活中习惯性准则和个人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当代大学生提高自己的社会性,并且能够适应多彩的社会生活。
2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意义
2.1 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是个复杂的群体,特别是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科技等各个方面日益发展的情况下,竞争机制越来越激烈,想要立足社会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2.2 是衡量高校否为社会培养了合格人才的重要尺度
一个“成品”的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如何,是衡量一所高校是否为社会培养了合格人才的重要尺度。大学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应该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和教育目标,适时地对在校学生进行社会适应性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
2.3 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今天,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单位对大学生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大学生就会利用各种机会和形式去努力缩短与社会的距离。
3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对策
对大学生适应性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贯穿在生活学习的每个细节里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根据每学年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教育主题和侧重点不同。
3.1 大一时期
(1)入学教育。学生刚刚步入大学,这时老师首先应向学生详细介绍学校、系部和老师的详细情况,然后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设置和就业前景。通过班会活动等形式让同学们相互之间认识熟悉。另外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此外,号召学生积极参与社团、学生会工作,锻炼自己、充实自己。总之,辅导员要和学生多接触多沟通,让他们认识到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尽快投入到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去。(2)目的教育。目的教育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确做每件事的目的,只有知道原因我们才能积极努力去达到最终目的。通过主题班会或演讲比赛等形式让同学们更加深入认识人生的意义。(3)交际能力培养。无论是在上学或者是工作期间,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是不可缺少的,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做事的效率,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我们事半功倍。但是,人的交际能力是以人的性格为基础的,如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如何使活泼开朗的学生和内向的学生都拥有良好的交际能力?首先应该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然后教会学生一些提高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的方法,模拟会话和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巧。
3.2 大二时期
(1)工作能力培养。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不单是学习方面优秀,各方面能力都要强才行。大学培养学生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能力十足的人才,所以辅导员应号召学生参加社团或学生会工作,不断地提高自己。(2)特长爱好培养。对学生特长爱好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学习特长可以使学生愉悦身心、提高学生的自信、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辅导员一定要重视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加以引导,使之在某一方面得到健康发展。(3)情感教育。恋爱是一个古往今来的话题。恋爱对象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忽视了经济、政治、文化、个性等因素,恋爱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并不是人生的全部,辅导员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正确处理好恋爱、学业、事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恋爱挫折。
感恩教育是“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做事、学会生存”现代教育四大支柱的综合体现。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体现,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对生活对人充满希望,理智地面对人生旅途中一切挫折和不幸。辅导员可以在平时举行感恩故事会。
3.3 大三时期
(1)挫折教育。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如果学生在学校中没有遭受挫折的洗礼,没有正确对待挫折的思想,就好象是温室里的“花朵”,是不可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挫折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能打击学生的骄傲情绪,辅导员应向学生贯彻遭受挫折的思想,在日常生活中人为地制造挫折,让学生勇敢地去面对挫折、克服挫折,从挫折中学到知识,吃一堑,长一智,掌握对待挫折的正确方法,这样以后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2)奉献精神教育。奉献就是爱,爱充满人间才有和平。辅导员应教育学生用一颗奉献的心去面对社会面对生活,学会了奉献,我们便拥有了快乐,拥有了幸福,也拥有了力量!给,永远比拿快乐!(3)竞争机制教育。有竞争才有进步,有竞争才会发展。随着分配制度、就业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干部人事制度等的改革,青年学生面临着人才市场和优化劳动组合等种种考验,因此要想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树立竞争意识,努力地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辅导员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紧迫感不失时机地教育和培养青年树立竞争意识,增强竞争实力,教育学生既要有竞争观念,又要发扬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风格,另外要坚决反对和制止不正当竞争。
社会适应性是大学生的终身课题,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是高职院校的终身课题。高职院校应该提高认识、转变思路、开拓创新,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多方面能力,增强学生适应未来发展能力,使学生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性,正确认识自我,合理地调动自身潜能,有策略地解决各种生活困难,摆脱各种生存困境,科学地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成为社会适应性良好的、有幸福感的社会公民。
参考文献
[1] 张晔.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及其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
[2] 袁景.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0.
[3] 廖信伟.浅谈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问题[J].党史文苑,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