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有效策略的探究

2012-04-29 00:44叶慧红谢士雄
考试周刊 2012年20期
关键词:孔乙己文本教师

叶慧红 谢士雄

摘要: 文本解读决定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对文本的解读中,应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切入解读文本的关键点,把握解读文本的生长点,紧扣解读文本的拓展点,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对文本情感的体验,最终实现文本的终极价值。

关键词: 阅读教学文本解读有效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崔峦老师认为,老师要上好一节阅读课有三个关键:一是对文本要有正确深入的解读;二是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三是要灵活机动地实施课堂教学。而其中文本解读是基础。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创造性地获取)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教师、学生)通过客体(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最终实现对文本建设性的体验,实现文本的终极价值。因此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呈现出“对话—生成—建构”的特点。但是时下的课堂中,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出现了一些问题:(1)解读过深,人为地将文本高高置于学生的认知之上,远离学生的实际,把文本解读搞得玄而又玄;(2)解读过浅,解读文本时仅仅就文本的文字符号机械解读,对文本缺乏独立的有深度的思考,无法通过文字渗透到文学、文化的层面,无法提升学生的情感、精神的境界;(3)曲解,教师学生曲解了作者或者教材编写者的创作意图,忽视了隐藏在文本后的潜台词。

独立解读文本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教师对文本解读的能力决定着语文阅读教学的效度。只有教师对文本解读正确、准确、有创意了,才能提高师生对话的有效性,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才有可能正确、深入、个性,思维品质才有可能得到提升。因此教师必须成为一个真正的阅读者,如此才能发挥教师本性,在理解中凸显建构,在整体中关注局部,在确定中注重模糊。只有遵循解读文本的规律,掌握文本解读的有效策略,才能实现真正的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文本有效解读的策略探究

(一)切入文本解读的关键点

准确地解读文本,是语文阅读活动开展的前提,而师生对文本的个性解读,更是特色课堂的关键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这一切得益于对文本切入点的精确把握。只有立足语言文字,从文本细微处做文章,找到最佳的解读切入点,才能提纲挈领地对文本进行全面的剖析,把文本分析透彻、分析到位,真正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使文本言语真正成为师生对话的第一载体。

1.抓题眼。标题是文本的窗口,是作者精心构思和设计的,有的精练地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有的准确揭示了文章的主旨。紧扣题目或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往往能理清主线,抓住文章主旨。所以教师在对文本进行解读时,要把标题作为解读文本的首要切入点,顺藤摸瓜,由浅入深,这样设计的教学活动常常会形成很强的凝聚力和整体感。如有些课文的标题本身就具备趣味性或神秘感,这时教师就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用标题来设置悬念,自然切入对文本的深层解读。如《天上的街市》的教学:

(揭示课题后)师引导:天上有街市吗?如果有街市,那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能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天上的街市是什么样的情形吗,猜一猜作者会描绘些什么内容?

标题的诗意切入训练和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对标题内容的深入解读又让学生感受了文本表达语言的美、文本创造的意境的美,感受到作者寄托的优雅情怀,激发了学生追求理想、追求美好的愿望。

2.扣文眼。文本解读切入点,可以从大处入手,也可以从小处着眼。对关键词语的巧妙解读,也可以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兴起课堂教学的波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领学生发散思维,全面把握文章内容。

沈从文在《云南的歌会》的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性对艺术的品味与欣赏。文本中有这么一句话:“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这一句话在文中是关键的过渡句,可以把这一句话作为解读文本的切入口。可以这样设计对文本的解读:

①说“各种”,知文本。“各种”在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分析文本描绘的三种不同场面的演唱形式:山野对歌斗智,山路漫歌抒怀,山寨传歌传承。)

②寻“美妙”,品语言。歌声是美妙的,美妙的仅仅是歌声吗?(品味文本美妙的语言。在品味语言中体会到美妙的环境孕育了美妙的歌声。)

③感“有情”,悟作家。为什么云南的人民能把山歌唱得如此美妙?沈老为什么能把云南的歌会写得如此美妙?(云南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体会沈老对生命的热爱。)

抓住了文本中一个关键句,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由感知文本到品味语言,由识文本到识人,对整个文本进行了完美的解读。

3.找疑点。学生在精心阅读中往往会有所发现,有所质疑。从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疑难点入手,会更加快捷地找到矛盾的突破口,有利于教学内容的生成。这样以学生的困惑为切入点,抓住了解读的关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集中性,在阅读中能起到导向作用。

如杜甫的《石壕吏》,学生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差吏的凶暴和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但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作为官员的杜甫为什么不站出来帮助老妇一家,而只是冷眼旁观呢?如果我们从这个疑点入手解读,学生更能进一步体会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既为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同时又赞扬了石壕老妇自请应役的精神,希望唐王朝的这场平叛战争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作者在本诗歌中的圣人感情,而他对统治者的爪牙的残暴也只给予了含蓄的揭露。

(二)把握文本解读的生长点

任何一篇文本都有其核心的价值,抓住核心的内容就是正确的解读。细读文本,我们会发现很多课文的动人魅力大多隐藏在细节里面,在解读中教师若能关注这些细节,便可突出重点,迅速进入文本语言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与作品融为一体,能“将其言若出吾口,将其意若出吾心”。因此我们要善于把握文本解读的生长点,从文本脉络着眼梳理关键处、从语言入手发现关键处,从而把握文章整体结构的特点,层层剖析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进而品味出文学作品的匠心独运、精妙构思,发掘文本的核心价值。

1.品味意蕴丰富的语句。如解读《孔乙己》文本的最后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我们可以紧扣住文中的“大约”、“的确”的解读,设置这样的活动:你认为孔乙己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为什么?孔乙己为什么会死?你对这个认为是同情还是怨恨?为什么?抓住这些意蕴丰富语句的进行细细品味,我们可以看到孔乙己的可怜,也看到他的可憎;可以品出鲁迅先生写作目的所在,揭示封建科举对读书人的毒害,批判国民的劣根性,揭示当时社会的凉薄与病态也可以品出鲁迅先生对孔乙己们的感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也就是他们面对自己的命运表现出一种麻木不仁的态度。

2.理解奇妙的表现手法。文本是内容和形式的有机融合,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体现。文本往往借助丰富的艺术手法来表现丰富的主题内涵。联想、想象、夸张、象征、虚实相生、托物言志……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可以借助分析这些丰富奇妙的艺术表现手法,从而达到深入解读文本的目的。

学习《枣儿》,在解读了戏剧冲突、人物语言之后,对文本的解读应该继续深入,进一步探究“枣儿”在剧中的作用及象征手法的意义。剧本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剧中的“枣儿”是老人的儿子,是男孩的父亲,他们是年轻的一代,纷纷抛弃了穷困的故土外出寻求发展。所以“枣儿”是“找儿”的谐音,亲情的象征,是乡土的象征,也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园的象征。通过对象征手法的深入解读,我们领悟到“枣儿”是一个时代的见证,是作者要借助舞台展示给人们的命运之歌,生活的咏叹调。

3.评析个性鲜明的人物。在许多的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运用多种手段来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在解读这些文本时,就要揣摩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理解人物性格,评析人物形象。《变脸》(节选)一文以误会构成悬念,从而引起人物命运的冲突。对主人公水上漂的全面评析是文本解读的关键。

(1)通过探究水上漂三次变脸(欢喜—愤怒—悲哀)的原因,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了解人物性格特点: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

(2)通过说白、唱词、舞台提示等直面人物的内心世界:除了重男轻女之外,他善良,直爽,有侠义心肠;

(3)深入地解读:狗娃是女孩身份曝光后,狗娃是去是留?她的去留揭示了什么?

这一激烈的矛盾冲突使得水上漂这一人物性格得以最大限度地凸显。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不幸的人,在人生磨难中,留下了难能可贵的善良和真爱,水上漂最终走出了人生的局限,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这样层层深入的解读,才完整并完美地把握人物性格,真正走进人物内心世界。

(三)紧扣文本解读的拓展点

文本的拓展,应是文本解读的有机组成。它立足文本,对作家、题材、文体、表现手法、结构特点等多层面、多角度延伸,能丰富学生感知的信息和思维的层次。它是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和深化。文本拓展有两种方式:把课外资源引入文本,把文本引向生活。文本拓展的有效度不在于内容的多少,而在于是否立足文本,是否适度。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准确而深刻地解读文本,紧扣文本拓展的深化点。

1.链接资料,解读文本内涵。知人论世是文本解读常用手法,尤其是特定时代的作品,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就需要围绕文本延伸和拓展相关的背景资料,解读言语之下的内涵,体会作者深层的情感。《湖心亭看雪》是张岱在明朝灭亡之后写的一篇山水游记。作者用白描的手法简洁地勾勒了西湖雪夜的形与神,并把对故国往事的怀恋以浅浅的笔触融入了文字中,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以从中窥见。作者高超的白描手法及其景中所融之情耐人琢磨。西湖成了张岱生命的一部分,成为张岱的精神家园。然而湖上另两位客人的“金陵人”、“客此”在他心里掀起了波澜。我们可以引入张岱《陶庵梦忆》自序:“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

国破等于家亡,几欲自杀,何等悲痛欲绝,张岱对故国的追忆成了他的梦,一切跟故国有点关联的事物都能引发其幽幽故国之思。金陵是故都,然而故国却不堪回首。“我”是明朝子民,却客居于清朝。故国在张岱的生命意识里,成了永远的痛。解读文本时引入链接的材料,让我们透过张岱的言语,品味到张岱的故国情怀。

2.挖掘留白,凸显文本内涵。“空白”是文本中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是文本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中有着极丰富的“有”,读者透过可知部分去想象,去思考。因此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可以有效地利用文本中的“留白”,深入挖掘文本语意的隐喻性及文本的深层含义。《喂——出来》这是一篇科幻小说,但没有结尾。我们可以尝试这样解读文本:(1)文本的最后部分写了什么?(2)这一部分是怎么来写的?(3)为什么要这样写?有何用意?小说结尾戛然而止,给人留下无穷的想象,也留下了回味和深思:声音、小石子从洞中飞出来了,那些原先埋进洞里的东西是否会全部飞出来呢?声音、小石子的飞出不会对“他”的生活造成影响,那接着可能飞出的核废料、尸体、假钞、情书,又是否会引起“他”的关注、反思,乃至对人性、信仰、良心、道德的拷问呢?通过对文本“留白”的理解中,可看到小说中更多隐含的东西,从而更深层地理解文本内涵。

3.借助他本,拓展文本广度。教师在解读文本过程中,可以引进其他的文本,同质的、异质的、补充、印证、对比的。解读冰心的《荷叶母亲》时,文章最后写道:“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是作者对母亲的深情礼赞。而冰心的另一首小诗:“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教师可将这一首小诗可在课始、课中、课终相机引入,借以渲染情感氛围、引起心灵共鸣、把文本解读推向高潮。如《变色龙》中小市民对赫留金的嘲笑,《孔乙己》中酒客对孔乙己的嘲笑,《藤野先生》中看客对围观枪毙的笑可以相互对比印证,归纳中外看客的共性:人性扭曲后的愚昧,麻木不仁,没有同情心。也可以看出,作家对主要人物的形象精雕细刻的同时,又注意到在适当的时候用极精炼的笔画勾勒其共性,即国民的精神痼疾。这样解读文本,相互印证,可以增加主题的广度和深度。

猜你喜欢
孔乙己文本教师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孔乙己(下)
孔乙己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