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秀芳
摘要: 在语文教学中,备课过程是教师自我提高的过程,课备好了,上好了,教师就会感到备课时下的功夫很值得,上课就有了成就感和愉悦感,也就不会因为备课而感到烦和累了。本文具体谈了一些备课的方法。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语文教学备课方法
一次备好课,上课有激情;两次备好课,上课能愉悦;三次备好课,上课出灵感;多次备好课,上课升境界;连续备好课,就能享受教学。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一、通过备课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应当在备课中通过四个“结合”来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一是把备课同总结实践经验相结合,每周都有总结、反思、提升。二是把备课同读书学习相结合,带着备课中的问题学习,才能学得深刻,并有实用价值,能在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中领会所学的内容。三是把备课与教学研究的课题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备课促进教学课题的研究,另一方面又通过科研提高备课质量。四是把备课与教学改革创新结合起来,运用新教育理念,在实施新课程中提高备课质量。
通过四个“结合”,以备课引领各项日常教学工作,在提高教学素质的轨道上同步推进,能够感受到以下益处。一是备课有了时间,这主要是因为把备课整合到整体工作之中,这就为提高备课质量奠定了基础。二是备课由负担转化成了教师的工作动力,成了推动各项工作的引擎,不仅提高了自我,改进工作,而且带来了心理上的愉悦。三是备课的角度多了,视野扩大了,站位高了,教师对自己的要求也就更严格了。在备课中有备不出好课不罢休的劲头儿,而且总是对教学方案处于不满意状态,于是不断修改、完善、丰富教学方案,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教学素质得以提高。
二、备课的关键就是备学生
备学生的重点应当始终放在备好学习需求上,学生的学习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就学习内容而言,从学习的难点和重点问题上把握学生的需求点。二是就学习过程而言,从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上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点。三是就学习心理而言,从展示自我、获取成功点和愉悦情绪上把握需求点。四是就课堂设问而言,提问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可以引发他们思考的兴趣;与学生内心沟通、情景交融地对话,引发他们的潜在的兴趣;贴近学生的生活感悟和体验,无论是学生的困惑点还是好奇点都可以成为引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原始素材和激发点。五是就师生关系而言,从理解学生、激励学生、关注学生上把握需求点。满足学生的需求是教学的第一要义,满足学习需求的面越大,授课教师越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敬重。六是从备学生的方法和途径上讲,要深入学生,多了解学生,多与学生交流;采取课堂反馈、评价作业等方法把握学生的学习问题;通过学生座谈、评价教学、畅谈收获体会、课外活动分析等方式了解学生;通过参加家长会、班主任工作等了解学生。总之,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课余时间与学生打成一片,这对于“备学生”来讲,有着重要意义。
三、运用备课艺术换位思考
教学方案首先应当是一个使学生普遍获取学习实效的学习方案。一个优质的教学方案的根本性功能在于优化学习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优质方案。因此,教师在备课中要多想一想“我若是学生”会喜欢什么样的方案。在备课中与学生换位思考,可基于以下四个层面进行。
(一)与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设定一些问题。备课时要多为学生着想,教师应当透过学生的不同学习结果发现学习问题;透过关爱和理解学生的情感去发现学生的困惑和问题;透过促使每位学生获取学习和成长的成功感去发现最佳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式;透过寻求学生的“亮点”和个性优势去激励每位学生,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以亲近、体贴的心情去发现他们的学习心理问题,并进行调节,使每位学生心理顺畅,积极向上;以教师所特有的模仿童心的能力去发现他们的学习需求,使教学更有针对性,使学生各得其所。
(二)把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教学反思的出发点,作为改进和完善教学素质的契机。教师从学生的学习问题出发认识自身教学的欠缺和不足。应当认识到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够到位,学生运用发现式学习方法的能力缺少训练,这些情况是导致这种现象再现的主要原因。这种认识,可使教师在备课中,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注重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如何使学生具有与新的学习方式相适应的能力等。坚持做下来,终能见成效。
(三)换位思考的目的要始终紧紧围绕着了解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自身教学的价值定位。比如,学习好的学生往往有很强烈的学习自主需求,希望自主支配的时间更多一些;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有着强烈的接受个别帮助和指导的需求。这些不同的需求,是现实的大一统、一刀切的课堂教学形式极难适应的。因此,在备课中,应在同一个学习环节中设定不同的要求和目标,使学生能自由选择,从而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这种做法能使学生普遍受益,共同提高,增强普遍性的教学效果,进而体现教学价值。
(四)要通过换位思考有效地激励学生,增强他们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使他们在最佳学习状态中获取最理想的学习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只有用学生的学习动力推动教学,才能使教学摆脱被动状态,也只有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推动教学,教学才有可能不断深入。这不仅有利于解决学习内容相对于课时总是显得负担过重的矛盾和冲突,而且有利于解决教学质量与教学进度之间的矛盾。比如,学生自觉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强了,课本上的疑难问题、需教内容就少了,师生共同攻克的难点、重点就集中了,解决问题的时间和过程就合理了、宽松了,学习效果就会更好。
总之,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才能不断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