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不可逆转的趋势,票据业务将在商业银行经营转型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的经营转型和票据业务的转型发展。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票据业务;经营转型;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30-0009-03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显著加快,央行在两次降息的同时,首度允许存款利率上浮,并将贷款利率下浮区间扩大。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收窄不可避免,传统的依赖于法定利差的盈利模式将难以持续,因此迫切需要转变经营方式,通过大力发展金融市场业务和中间业务来实现可持续发展,而票据业务有望在其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并在推动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转型发展。
1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现状
2012年6月8日和7月6日,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及其浮动区间经历了两次调整。目前,金融机构人民币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累计比调息前下降0.5个百分点,上浮区间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1倍;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累计比调息前下降0.56个百分点,下浮区间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7倍。经过这两次调整,我国贷款利率市场化接近
完成。
存款是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一直以来,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竞争都很激烈。存款利率上限的放开可能导致银行恶性竞争、引发风险,因此世界各国利率市场化的完成均以存款利率上限放开为标志。此次存款利率允许上浮至基准利率的1.1倍,是改革存款利率上限管理的突破性尝试,是本次利率调整的最大亮点,是我国利率市场化乃至整个金融改革的关键步骤,具有重大意义。
2 票据业务在商业银行经营转型过程中的作用
近年来,票据业务在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票据业务经营正在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变化趋势,票据转贴现市场上回购相对于买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统计数据显示,从2010年开始,北京承兑汇票票据转贴现回购类报价金额开始超过买断类报价金额,2011年回购报价更是达到买断类报价的1.85倍。从交易周期看,呈现出短期化的特征,短期限交易品种越来越活跃,票据周转速度明显加快。以后随着电子票据的普及推广,不排除票据回购隔夜、七天交易也成为主流的可能。从盈利模式看,价差收入成为票据业务新的盈利来源,信贷业务盈利的模式主要是持有资产收取利息收入,而资金业务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买卖资产获取投资收益,目前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重视票据价差交易,部分上市银行已经在会计核算上将买卖票据的价差从利息净收入科目转入了投资收益科目,使票据更具交易性金融资产的
特点。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不可逆转的趋势,票据业务将在商业银行经营转型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直贴业务巩固传统的信贷业务收入;转贴业务的资金化运作和衍生品交易,将贡献金融市场业务收入;基于票据产品的综合服务,将创造中间业务收入。因此,票据业务将全方位地助推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的经营转型和票据业务的转型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3 票据业务发展制约因素的分析
3.1 汇票业务的开展受到了商业银行苛刻条件的制约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商业汇票的承兑期限最长为半年,购货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速度每年要达到两次以上,才能够满足此规定,才能够按期付款。然而一方面,由于购货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慢,效益不高,难以按期付款,从而制约了商业汇票的运用。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在推销产品的时候也难以要求对方企业使用商业汇票进行结算。
3.2 办理商业汇票的手续非常复杂,企业和基层商业银行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商业银行本身就存在着经营风险,为了防范风险,各个商业银行都加大了对用户信用额度权限的管理和控制力度。一些中小型企业,由于每次购货量小,申请承兑的银行承兑汇票的面额也比较小。由于手续繁杂,这些中小企业便对办理商业汇票望而却步了。这使得票据业务的发展受到了
制约。
3.3 相关法规制度有待完善
我国先后出台了不少配套制度来配合《票据法》的实施。但这些制度与《票据法》的衔接仍然不够紧密,有制度无效果,并没有针对新业务、新形势、新需求出臺适宜的票据制度。这使得持票人和商业银行在票据业务操作的某些具体环节上仍感到无所适从。应当进一步完善《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使得持票人和商业银行双方都受到保护和制约。
4 票据业务在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票据及相关产品已率先完成了市场化定价的过程,为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积累了宝贵经验。票据作为先行改革的金融产品,早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了市场化的定价,其定价机制可以为普通贷款定价提供有益借鉴。
其次,在存贷款利差不断收窄的趋势下,大力发展包括票据转贴现业务在内的金融市场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票据融资兼有金融市场业务和信贷业务的属性,在贡献利息收入的同时,还能贡献差价收入,并且在调整资产规模和结构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最后,提供基于传统票据产品的综合服务,是商业银行提升经营水平、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路径。发展以票据为核心的综合服务,有助于商业银行提高服务能力,在更加全面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实际上,近年来一些体制灵活、转型先行的中小银行在票据业务上积极投入,取得明显成效,也充分证明了票据业务对于银行经营转型的作用和意义。
5 票据业务完成转型发展的措施
5.1 票据业务自身的转型发展
一是运作资金化,指票据业务的运作方式上体现出更加明显的资金业务属性。一方面,作为纯资金业务的票据回购业务发展相对更快并呈现期限多元化的特征。另一方面,票据买断价差收入逐渐成为重要的盈利来源,通过快速周转、低买高卖来获利的做法日益普遍。
二是产品衍生化,指票据市场上的衍生品交易将逐渐兴起。发展各类票据衍生品有助于规避利率风险,更好地掌握规模和流动性调节的主动权,并创造利用比较优势套利的空间,开创票据业务的蓝海领域。
三是服务综合化,指经营机构不仅是简单地从事票据交易,而是提供和票据交易相关的一揽子服务。在企业客户领域,提供票据代理、托管等综合服务,使票据业务嵌入整体贸易融资服务将成为主流,而在同业客户领域,为新进入票据市场的小型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代理、经纪等服务,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5.2 商业银行在经营票据业务的方式转变
一是丰富票据业务的运作方式。改变传统的买入并持有到期、收取利息收入的经营思路,转而依靠多元化的运作方式和灵活多变的交易策略来盈利。为此,应加强对经济和政策的分析,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培育双向交易客户群体。
二是扩充票据产品的领域范围。将视野拓展到空间更为广阔的票据衍生品,积极利用衍生品来更好地发挥票据业务的功能。为此,应借鉴其他市场的经验,结合票据市场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发展,并在风险管控上及时跟进。
三是跳出票据产品看票据业务。将视野进一步放宽至票据产品之外,从为客户提供基于票据产品的综合服务、跨市场服务的角度出发,更加全面地发展票据业务。
参考文献
[1] 潘渭河.欧洲票据市场的发展和EMTN[J].国际商务研究,2000,(2).
[2] 杨金梅.关于我国票据市场的几点思考[J].中国货币市
场,2009,(10).
[3] 严长松,田湘龙.进一步深化票据利率市场化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货币市场,2009,(7).
[4] 吴丽薇.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海南大学,2011.
作者简介:蒋奕(1974-),女,湖南长沙人,长沙银行朝阳支行副行长,经济师。
(责任编辑:王书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