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夏
摘要有氧运动能活动人体全身各组织、器官、系统,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身体机能,对大学生心肺功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有氧运动使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使心理处于良好状态,以适应外界变化。并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去适应社会生活的各种变化。有氧运动不受场地、器材、季节限制,大学生做起来简便易行,行之有效,宜广泛开展。高校在积极开展有氧运动的同时,也应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有氧运动健身操心理健康大学生
0 引言
2012年5月25日,是第13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北京在5月25日— 5月27日为大学生开通“系一条绿丝带”精神健康就诊绿色通道,并邀请国内知名精神疾病专家开展大学生新健康讲座,为大学生朋友带来一次心理瑜伽的洗礼。当代社会已经充分认识到身心健康对培养人才、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性。有氧运动活动强度不大,时间较持久,能活动人体全身各组织、器官、系统,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身体机能,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将起到重大的作用。实践表明,在大学各式各样体育活动中,有氧运动是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比较简便、有效的锻炼方式。
有氧运动不受场地、器材、季节限制,大学生做起来简便易行,长期坚持有氧运动锻炼的学生,心情平和,不急不躁,所以本文就体育锻炼中的有氧运动对促进大学生生理心理健康的作用、效果,以及有氧运动作为一种简便、有效的锻炼方式、方法予以展开讨论。
1 概念界定
1.1 什么是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长时间进行运动训练的能力。其特点是,训练强度相对较小,一般心率在130次/分钟-150次/分钟。经常进行有氧运动的锻炼者应该是精神饱满,体力充沛,渴望参加活动,每次练习后稍有疲倦和肌肉酸痛感,但经过休息能很快恢复。若感到精神不振,头晕,胸闷,则说明负荷过大,应及时和老师商量并调整锻炼计划。有氧运动不仅是发展大学生体力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发展心理、实现自我完善的需要。
1.2 有氧运动的时代特点
有氧运动是现今大学体育教学的主要课程,常见的有氧运动项目有:步行、快走、慢跑、竞走、滑冰、长距离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健身舞、跳绳/做韵律操、球类运动如篮球、足球等等。有氧运动的目的在于增强心肺耐力。在运动时,空气中的氧,首先经过呼吸器官而弥散入血液,红细胞内含的血红蛋白即与氧结合,而后再经循环系统,使血液沿血管流到肌肉组织附近,这里红细胞释放出氧,氧又经过一次弥散进入肌肉组织,肌肉中的糖原、脂肪在酶的作用下利用这些氧进行有氧代谢。从呼吸系统来说,肺通气量若大的话,相应吸入体内的氧必然多。吸入体内的氧量的多少不但和肺通气量有关,而且还与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的匹配有关。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机体可以提升氧气的摄取量,能更好地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坚持进行有氧运动锻炼,氧气能充分酵解体内的糖分,还可消耗体内脂肪,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预防骨质疏松,调节心理和精神状态。大学生在有氧运动过程中获得的运动体验是复杂、多种感知觉参与的综合反映。通过有氧运动可以快速消除大学生对自己消极的认知,发展信心,化解消极的突发事件。
1.3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标准至今尚不统一。随着世界性精神疾病率的上升,为了教育和引导公众主动关注心理健康,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了10条心理健康评价标准:
有足够的安全感;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生活理想切合实际;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善于从经验中学习;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由此可见,虽然人们所站的角度不同,对心理健康的理解有一定的差异,但都存在一些共同之处,那就是:心理健康是指在正常发展的智能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良好个性、良好处世能力和自我潜能最大发挥的心理特质结构。另外,在理解心理健康的涵义时,我们必须明白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对心理健康有不同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心理健康的标准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1.4 人的心理与体育活动之间的关系
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与体育活动之间是个双向影响关系。从事不同项目体育活动对人的不同心理过程有特定的要求,作为结果,从事不同项目体育活动反过来也促进了个体相应心理机能的发展。毫无疑问,进行这些体育项目活动将助于上述心理机能的发展。在注意、情绪和个性心理等方面也是这种双向作用的关系。
1.5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原国家教委曾对12万名大学生身体健康进行了一项抽样调查。调查显示,23.3%的学生因心理压力而患心理疾病。大学生在离开家庭之后,参与了一些社会活动,充满了对社会和人生的向往和幻想,但还不完全具备应付各种社会事务的能力。因此,心理上容易产生愿望与现实、自闭与交往、独立与依赖、求知欲强与识别能力低、增长知识与培养能力等各种矛盾。如果这些矛盾处理不好,就会影响情绪与心理健康,以致于引发一些极端的行为。因此,学校让学生掌握一门自己喜欢的运动,并能引导学生以健康的心理状态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是个重要的问题。
2 有氧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有氧运动的显著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不中断和持续时间长,有氧运动可以促使一些患心理疾病比较严重的学生改变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的行为方式,使他们排除自卑、抑郁从而表现出自信、坚强、充满活力。有氧运动在社会要求的规定下,在遵循大学生年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本着自身特有的功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使得学生的心理沿着一定的方向,以某种速度朝着某种水平发展。它能够通过丰富而不太激烈的身体活动满足已是成年人的大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他们运动能力提高,调节他们的情绪,陶冶他们的情操,磨练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的合作、竞争的精神,完善他们的个性。更直接的是有氧运动还能够端正学生的体育态度,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养成锻练身体的习惯,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为即将到来的社会实践作好心理准备。下面对大学里比较常见的三项有氧运动,如:健美操、慢跑、球类运动等三项有氧运动进行具体的分析。
2.1 健美操
健美操是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身体练习,音乐给健美操带来了生机,通过热情奔放的动作与音乐的完美结合,使健美操成了有感情的体育艺术,使锻炼的过程充满乐趣和艺术享受。经常参加该项运动的锻炼,可提高关节的灵活性,使肌肉的力量增强,韧带、肌腱等结缔组织的柔韧性提高,使心肺系统的耐力水平提高,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人的协调能力。长期进行健美锻炼能消除多余的脂肪,有益于肌肉、骨骼、关节的匀称与和谐发展;有利于改善不良的身体姿势,塑造优美体形,可以缓解人的精神压力,增强人的社会交往能力。健美操不仅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同时还具有娱乐功能,可使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得到很好的锻炼,在快节奏和多变的动作下,身体得到很好的锻炼,并能使抑郁的心情得到很好的宣泄。大学生在健美操锻炼中,不但得到精神上的享受,还满足了心理上的需要。
2.2 慢跑
慢跑是健身锻炼最基本的方法,被称作“有氧运动之王”,既安全又易控制其运动量。慢跑的特点为运动时间较长,速度较慢,距离较远,具有安全、省钱等特点。慢跑能增强心肺功能,减少体内脂肪的堆积,降低血液血液中甘油三酯的含量,消除大脑皮质在工作中所造成的紧张和压抑感。慢跑时吸入新鲜空气,加速新陈代谢,增加下肢肌力,促进血液循环。慢跑能消除肾上腺素(紧张时该激素造成胃里恶心)。可以这么说,运动越多,身体消除应激激素的能力就越强。所以,每运动一次就如同为自己的身体做了一次大扫除。经常慢跑能让人心情舒畅,调节情绪,振作精神。
2.3 球类运动
球类运动是大学体育教学中项目最多,最受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球类运动有着自身特点,它与前两项运动不同,它要求成员要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是一项竞争性很大的运动项目,所以球类运动对心理的调节作用拥有其他项目无法比拟的优势。首先,球类运动能锻炼炼学生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其次,球类运动中一项很重要的指标——团队精神。在团队中,大学生不仅与别人保持联系,获得同学和朋友的尊重,满足自尊的需要,还获得友情、支持等情感上的体验,团队的心理效果主要表现在知、情、意三方面。团队的归属感给以大学生情感上依托;团队的认同感给以大学生知识与信息;团队的支持则给以大学生力量,使大学生增强自信心和力量感。大学生在球类这项团队活动中,积极主动,以团队为后盾,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满足个人心理需要。
3 结论
有氧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大学生通过有氧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品质,增长才智,而且还可以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创造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借以提高心理调节与平衡能力。大学生通过有氧运动参与,还可以及时排除心理状态中不健康因素的困扰,走出逆境;同时通过自身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调节,在适应与改变内外环境的过程中,使个体与环境和谐统一,真正达到身体与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