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晶
听过很多音乐公开课,自己也开过很多课,不谋而合地都刻意避开了音乐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对音乐欣赏这一重要的教学内容,采取了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由于新教材中的音乐欣赏曲,大都以管弦乐曲为主,独唱合唱曲为辅,这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理解是一个很大的难度,更别说去表现它的情感,延伸它的内涵。每个音乐老师心里都有数,他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并不表示他很认真的在听,也许他的心早飞到窗外的在唱歌的小鸟上了。怎样引导学生对欣赏曲的情感内涵和音乐表现形式整体把握,去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难题,若想要让小学生竖起小耳朵,用愉悦的心情学会听音乐,老师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材,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看新课程下的音乐欣赏课,统筹安排欣赏曲的教学方法,搭建音乐和学生之间的桥梁。
一、动静结合
音乐欣赏课不一定只坐在那儿听,可以适当地让学生动起来。学科综合是一个让学生动起来很有效的办法,包括音乐与美术,音乐与文学语言,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综合。在实施过程中,应把握好以音乐为教学主线,用其它学科的内容来加强对音乐的感受、体验,让它更有效地为音乐欣赏课服务.
二、亲身经历
意境是美学的核心范畴,是艺术创作的终极追求。在我们周围,有着各种各样的声音:鸟叫虫鸣、水流草动、雨落风起,等等,这些都是音乐语言的重要来源。如《野蜂的飞舞》表现的就是大自然的声音。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 静静的听, 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你看到了什么? 请你用画笔把它画下来。学生听后, 伴随着音乐声马上画了起来。几分钟后,学生的作品出来了, 他们有的画了一群蜜蜂在百花丛中飞舞, 有的画的是蜜蜂在蜂箱中飞舞, 还有一个同学画的是一个小孩把马蜂窝捅了, 马蜂在满天飞舞等等。每一个作品都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感受。
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感受理解能力,就要从感悟自然声音做起。农村学校周围有着广阔的活动环境,是一个天然的“听觉训练场”,具有城镇学校不可比拟的优势。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走出校园,在田间听各种鸟叫,听风吹禾苗的声音,听各种农机具的声音,听各种劳动的声音;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如下雨时红薯地和玉米地雨打叶子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记忆并模仿家禽、家畜以及自然中的不同声音等,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音乐,引导学生感受、讨论,培养他们的听觉技能和听觉记忆。
三、畅所欲言行动起来
小孩子都有喜欢听故事讲故事。针对这个特点,我便在孩子欣赏乐曲前讲讲关于这首乐曲的故事。例如:在欣赏莫扎特《渴望春天》一曲前先让学生欣赏一下“音乐神童”莫扎特的简要故事。听了故事以后,学生迫不及待会比原来更想听这首曲子,然后教师适时的提出问题,请学生欣赏,学生的期待感会在欣赏中,起到促进作用,从而引领学生专心聆听乐曲,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音乐边听边动,能帮助孩子们感知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和情绪起伏,营造良好效果和课堂美感,使孩子们更能投入到音乐所展现的情景中。我经常欣赏课中使用律动,因为这种手段不仅可以满足孩子们好动的特性,帮助他们感受到了乐曲的内在情绪、风格特点,而且便于操作,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四、用心启迪和联想
贝多芬说:“当我作曲时, 总是心理描着一幅图画, 顺着那个轮廓前行。”可见, 音乐作品是与一定的现实形态联系在一起, 与人的生理、心理反映联系在一起的。在音乐欣赏中让学生投身其中, 诱导他们通过心理活动设身处地地构思, 以获得鲜明生动的意象联觉, 这就是联想法。关键是让学生体验音乐作品所抒发的感情, 并对作曲家描绘的“音画”展开想象和联想。让学生把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写下来。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经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人、培养人,但我们决不是把每个孩子都要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并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教师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平等相处,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并让美的音乐去触动他们的心灵,让小课堂变成大舞台。
(责任编辑 贺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