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幂 李朝晖
摘要: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双向流动趋势,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但在提高农村就业率、实现农村各产业均衡发展的同时,政策效果与实施目标间也存在较大差距。就农民工在返乡创业过程中的创业优势、社会贡献、创新以及创办企业等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政策推动与实施深入剖析。结论认为,创业政策的推动实施仍存在较大障碍,应通过创业主体素质的培养、创业环境的优化以及政府组织职能的加强以加速创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农民工;创业特征;政策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050-03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出现了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双向流动现状,农民工回流现象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流动问题以及经济发展道路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有着必然联系(覃扬庆,2009),农民工愿意凭借在外务工所得的资金与经验在家乡自己创业,实现了农村就业率的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农村各产业的均衡发展。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自身、社会以及政府三方面的制约因素,农民工回乡创业也出现无序化、企业发展非均衡化、生产废物无序排放以及创业成功率较低等一系列问题。归纳而言,农民工回乡创业有四大难题:创业启动资金不足、创业环境不够宽松、创业者文化素质偏低、创办企业技术含量低(杨群红,2008);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遇到的各种困难与问题,急需政府调整各种宏观经济政策,建立有一定力度的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体系(李含琳,2008)。显而易见,农民创业是中国创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那么,农民工创业与普通农民有何差异?具有什么独有创业特征?农民工创业政策推动实施如何实现目标与效果间的匹配?本文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农民工创业政策推动实施的最优路径选择。
二、返乡农民工创业特征分析
(一)较普通农民更具创业优势
农民工自主创业充分依托本地资源及企业优势踏实稳健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农民工具有普通农民所不具备的优势:第一,大部分普通农民只是进行农田耕种,受制于自身文化水平,他们视野窄、见识少,自主创业人数少,且创业成功率低下。相较之下,农民工极具对新生事物的探索精神,动手能力强,具有实干精神,虽不具备高新技术理论,但长年在外务工的经历造就出了勤劳肯干、踏实沉稳的特性,做事风格趋于保守,稳步前进,有效避免了企业的大起大落。第二,农民工有着丰富的乡土资源,虽然技术上不及拥有高深理论支持的科技型人才,但在原材料的供应上较其他类型涉农企业更具明显价格优势。
(二)对经济与社会发展贡献持续扩大
据调查显示,农民工回乡创业多为非农行业,如医疗、教育、房地产等,且大量农民工企业创立时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保持了与沿海城市一定的联系,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逐年递减,对社会贡献持续扩大。第一,实现了创业实体形式的多样化,带动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均衡发展。农民工流动性强更换工作频繁,而创业时一般与在城市所从事的行业一致,既适合当地需要又有城市品位,打破了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第二,优化了城乡资源的有效配置,缩小了城乡差距。农民工在外务工多年,不仅积累了创业资本,而且在与城市社会关系网络中其他成员发生互动关系后建立了个人关系网络 [1]。Robert A.Baron和Gideon D.Markman(1999)研究了创业者的社交能力对其创业的影响,认为创业者一般都能有效地利用周围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源。因此农民工返乡创业具有引导沿海优势资源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转移的特点。第三,创业促就业,缓解就业压力。较大一部分闲赋在家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农民工企业后有了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与收入。减少了剩余劳动力数量,提高了农村收入,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对社会贡献不容小觑。
(三)创业模仿移植缺乏自主创新
农民工企业主要依靠模仿沿海发达城市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市场营销模式及产品生产技术,企业自身生产技术更新慢,缺乏生产过程中的自主创新。大部分农民工企业的生产设备仍是企业刚成立时引进的,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远落后于城镇拥有高新技术设备的企业,产品附加值低、市场销路不好,造成企业仓库大量囤货滞销。由于一方面,农民工自身积累的原始资金已基本投入到创办企业中,自有资金不足以支持企业自主研发生产技术、更新设备、扩大生产的需求,且由于缺乏一定的抵押财产,使其获取金融服务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由于近两年来通货膨胀以及世界原油价格上涨致使原材料价格上涨,而企业产品低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且迎合市场不够,使得企业从供销链中获取利润的空间狭小,企业盈利不足以支撑成本等开支,亏损状况严重。因而造成了农民工企业在创办后自主创新能力越发低下的恶性循环,仅能一味模仿城镇企业,企业的生产与发展与城镇企业相比有严重的滞后倾向,制约了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以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为主
返乡创业农民工企业定位一般为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所需技术含量低,企业规模较小。这是由农民工文化及管理水平低下的局限性所决定。农民工在创业中缺乏长远眼光,在产品的研发以及技术创新上存在严重的滞后情况,同时自身企业管理能力有限,无力操控大型企业,而农村大量廉价劳动力正好与企业产品低附加值、高同质性相符合;另外,返乡农民工的创业资金来源单一,多为在外务工所得,少有政府或信贷部门的资助 [2],有限的资金不仅将企业的规模限制在了中小企业范畴,且使农民工无力自主研究高新生产技术,仅能支付廉价劳动力成本,企业极易受到市场投资风向变动的影响,简单模仿、粗放发展现象严重;除此之外,农村落后的市场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大型企业的发展需要便捷的交通、开放的市场以及先进的通讯设备,而乡镇地理位置偏远、路况不佳、通信设施不全,导致农村市场相对闭塞、原材料供给及产成品的输送滞后、新产品流入农村的时间长、市场信息反馈迟缓,客观事实上表明,目前农村落后的市场环境仅能支撑中小企业创业经济的发展。
三、农民工创业过程中的政策推动
党中央、国务院自2004年来连续九年发出有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其中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从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加大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力度;政府贴息项目要按规定给予财政贴息。2010年明确提出“努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部针对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村科技创新创业的指示,提出推动农业科技与金融结合;积极引导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引导商业银行对涉农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
(一)政策指导原则与实施
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要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2010年不断深化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认识,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突出强化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基层体系,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012年政策指导原则是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
在相关政策法规推动下,返乡农民工创业呈现出创业主体集群增加、创业实体形式多样化、企业稳健发展的趋势,基于政策领导与产业发展指导欠缺,农民工创业出现了如无序化、产业发展非均衡化、生态破坏情况严重等一系列不良效应,这一政策实施与目标效果间的差距与政府部门监管不力、政策实施不到位有很大关联。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央提出的营造良好创业文化氛围政策未能遍及所有农村。社会对农民工的歧视由来已久,部分政府部门忽视舆论的影响以及自身在舆论营造上的主导地位,致使部分消费者选择商品时不仅有质量与价格成正比的心理,而且认为农民工企业产品质量差,严重打击了农民工创业积极性。第二,部分地方政府未能整合社会资源贯彻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未能与当地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达成良好协议以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且地方政府提供的信贷支持远不够创业的资金需求;部分乡镇政府自恃处于国家行政管理体系及行政监管的末端,大幅财政投资于政府办公大楼建设,同时对农民工企业征缴各类税费,增加企业生产成本,企业无力进行后续的扩大再生产,不利于农业与非农产业的聚能发展。并且,在技术上部分政府也未能依照中央政策整合社会资源、引进高级技术人员,致使在企业发展的中后期面临创业者自身缺乏高级技术支撑的窘境。
(二)促进农民工创业政策目标实现的相关政策建议
农民工返乡创业对缓解农民就业压力、实现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和谐都具有重大社会意义。为努力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有关政策、更好的发挥农民工创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仅需要农民工自身素质的提高,更需要国家加强在财政、税收、土地等多方面的政策扶持及监管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
1.培育壮大创业主体素质,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创业。农民工教育层次较低,缺乏管理经验、长远发展眼光以及对市场变动的准确判断力,有必要实施创业主体的再教育。帮助农民工掌握一定的电脑信息技术、学会综合分析市场信息、及时制定与市场需求相应的生产计划,以实现企业经营理念的提升、新产品的研发、行业技术的创新,才能规避因农村地理位置偏僻、信息交流不畅而导致的企业生产滞后,将创业损失降至最低。与此同时,政府也应鼓励发展科技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劳动密集型、社区服务型、农副产品加工型、贸易促进型和信息服务型等产业或行业,鼓励农民工多渠道多形式创业以促进中小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发展。
2.增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缩小城乡差距。长期以来,中央财政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量资金,而农村则基本靠农民自己投入,城乡生产及生活条件差异巨大。为缩小差距、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首先,改变农村交通落后状况。近几年国家实施的“村村通公路”工程节约了农民出行时间,减小了企业运输成本,沟通了城乡市场资讯,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差距。但部分道路运输能力低、路面不平整,增加了农民工企业车辆及货物的毁损程度、缩小了运输设备的折旧年限;其次,改善生态环境。农民工返乡创业实现农村非农产业的迅速发展,但大多数创业者环保意识不强,农村中小企业的工业污染治理问题变得尤为重要。因此,当地政府不仅应在农村中广泛宣传环保政策、强令污染企业整改,同时应投工投劳整治排水沟渠、修建垃圾池以及参与相关维护管理工作,逐步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3.创业培训工程,优化创业环境。为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农民工自身素质使其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为了弘扬当地创业文化精神、完善农村市场机制使创业促就业以及和谐新农村得以实现。当地政府建立创业培训工程、优化创业环境是必要的,同时也是增强企业品牌效益、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当地政府不仅应在以本地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前提下,整合社会资源、成立创业培训机构及创业服务中介机构 [3]、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服务,为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职业教育、信息服务、法律援助、技术支持、市场开发、信贷咨询等服务。而且,在外界创业环境改善上,政府应建立与当地情况相适应的市场竞争机制、规范农村市场秩序、广泛宣传农民工创业[4],以消除消费者对农民工及其企业产品的歧视,实现创业多行业发展,为农民工企业提供适合发展的市场环境。
4.加强财政与金融相关政策支持。规范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需要宽松灵活的财政政策及服务环境,同时也需要有能合理配置当地资金、技术等资源的金融政策支持。第一,出台税收惠农政策,给予财政扶持补贴。近两年因世界油价不断攀升、2009年金融危机后各国市场投入热钱过多,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农民工企业原材料及产成品运输成本增加。为激发农民工创业热情、正确引导农民工因地制宜发展园区建设,有关部门应本着能放则放、能宽则宽、能实则实的原则 [5],加强产业指导并开通创业绿色通道,为提高农村就业率的企业给予优惠、对农民工专业技术培训机构免征营业税、对部分园区重点支持,引导农民工走农业产业化经营、新型工业化、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之路。第二,拓宽初创企业融资渠道,加强创业信贷力度。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扶持力度是各国各级政府为鼓励创业者而提供的常用行政手段。当地政府应与信用社等金融服务机构联合,积极开展多方合作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提高信贷额度,为创业农民工提供长期高额低息且覆盖面广的贷款及后续支持,也可放宽农村地区抵押物的范围,允许小城镇的企业地产以农村宅基地、自留地的使用权或产权作抵押等。
四、结语
创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持续推动作用已得到广泛的认可,鼓励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增长,以创业推动经济发展,已成为很多地方解决农村就业和收入问题的一条新思路,但受制于农民工自身条件、金融服务体系、政策扶持力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推动国家创业政策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例如政府缺乏战略规划、服务意识淡薄、未承担起相印的政府责任以及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的障碍。因此在今后发展中各地各部门应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相关工作会议精神及政策,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结合农民工创业特征,以达到不断推动农村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最终实现农村经济的均衡发展的长远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丽群,胡明文,黄大星.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与创业动机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1,(3).
[2]沈燕.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9,(1).
[3]戴杰帆.加强农民创业培训的主要途径和方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9).
[4]张秀娥,孙明海,刘洋.农民工返乡创业影响因素与创业活动的关系[J].经济纵横,2011,(9).
[5]“农民流动与乡村发展”课题组.农民工回流与乡村发展——对山东省桓台县10 村737 名回乡农民工的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1999,(10).
[责任编辑 吴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