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秋
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中的问题思考
目前,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中等职业学校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就现在的社会形势来看,它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德育课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德育课的教学效果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也具有重要影响。从目前的教育效果来看,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教学效果是较为显著的,但仍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薄弱。这也是影响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因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都是成绩较差的学生,相应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这就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二)学生存在着思想误区。目前,很多学生甚至家长都认为只有通过参加高考上大学才能有前途,在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认识上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他们认为,上中等职业学校这样以技术为重点教学内容的学校是没办法的选择,上这类学校也没有上大学那样广阔的前景。而且在中等职业学校中,一部分同学还错误地认为德育课教学可有可无,导致学生在学习上缺乏积极性,这对德育课教学的顺利进行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三)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缺乏艺术性。无论是哪一门学科的教学,都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劳动。所以,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学规律与学生的个性特点相结合,同时还要具有将理论运用于指导实践的能力。但是目前,有的教师还是坚持以教师为教学中心的填鸭式教学,实行单向教学,这不但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且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有的教师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不能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
(四)德育课教学模式落后。虽然中等职业学校具有自己的特点,但是德育课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因此发生根本改变。一些教师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对学生进行课堂讲授的灌输式教学,将教材的内容以宣讲的方式向学生传授,而学生也更多是通过听讲理解德育课的教学内容。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单调乏味,时间一长,很容易打击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德育课教学对其他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效果都具有直接影响。为了保证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我们要特别重视德育课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切实采取措施解决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中的问题,为此,我提出以下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观念的不同,认识的误区是导致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导致学生对德育课教学存在认识上偏差的主要原因,使学生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社会价值认识不足。一旦学生存在着这样的认识,不能充分认识到中等职业学校的价值,那么德育课教学的开展就会存在很大的阻碍,效果也会被削弱。因此,从思想上改变学生对中等职业学校的价值观念,对德育课教学的完善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让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及学校的价值,并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和调动学习积极性,这是增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效果的首要任务。所以说,不管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还是教师,都要认同中等职业学校的价值和德育课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消除认识上的误区,只有这样,才能营造更适合学习和工作的氛围,进而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二)调整德育课的教学模式。经历了小学、初中,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愈加不明显,逐渐凸显了它的弊端,学生甚至对这种教学模式产生了抵触的心理。因此,教师要注重改变德育课的教学模式,争取将枯燥乏味的课堂变为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并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综合采用学生主体参与的启发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运用“在做中学”的实践方法,积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增强德育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例如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对学生提出难易适中的问题,教师先不对该问题进行解答,而是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引导他们通过查找资料、分析讨论、社会调查和参与实践等方式自主探究获知答案。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可以采用知识竞赛、演讲辩论、情景剧表演、故事会、模拟活动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德育课的兴趣。通过调整德育课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效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用实例深化德育课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充分发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所以,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内容不要只是局限在德育课教材中,而是要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在学生认识能力可接受的范围内,扩展德育课的内容。教师要适当选用现实中的例子增加德育课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能真正体会到德育课自身的独特魅力。例如,教师在讲解法律知识时,可以向学生列举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的真实案例,先让学生了解案例的内容,然后与学生一起结合案例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和后果进行分析讨论,再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认识。这样不仅可以增强课堂的活跃性,改善课堂气氛,还可以深化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能够让他们切身体会到违法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充分认识到缺少法律意识的危险性和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并使学生能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自觉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遵纪守法,避免出现违法犯罪现象。反之,如果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教学所教授的内容只是流于课程表面,对教材内容的通读,就不能充分发挥出课程内容对学生应有的教育效果,也不能真正地体现出德育课教学内容对学生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及实用性。
总之,要想增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教学效果,不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还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展和深化,但是,最重要的是要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改变学生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认识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