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珍 胡春青 赵仁义
2011年5月:商水县杨某饲养二元母猪25头,育肥猪180头。其中体重70千克576头,20~70千克102头,具户主讲,从4月底猪群陆续发病,首先从70千克体重猪群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每圈猪均有数头表现为食欲减退,毛长、弓背、磨牙,时有呕吐现象,部分猪出现咳嗽、喘,经体温测量多处在39.8~40.50(2之间,对发病猪群使用清热解毒,青链霉素常规治疗,不见好转,后此类症状慢延至20~70千克,猪群、母猪猪群,而且母猪在5月10日流产一头,该户主怀疑是高热病,随即到当地兽医诊所购买消温败毒散,止咳散、强力霉素、支原净等药物连续投药十天,但猪群症状没能减轻。5月20日死亡一头育肥猪,(笔者应邀出诊时,该死猪已被养殖户处理)经笔者现场观察猪群
一、主要症状
1呕吐症状。共发现呕吐猪只4头,呕吐色彩黄色粘液2头,咖啡色2头占猪群比例2%;
2育肥猪外阴部红肿,互相爬胯的猪只约52头,占猪群比例25.3%;
3皮肤潮红,精神萎靡,厌食毛长猪只132头,占猪群比例64.3%;
4腹部皮肤和耳部出现丘疹样皮屑,病猪只12头,占猪群比例5.8%;
5出现背部毛孔陈旧性出血点,眼结膜充血红肿68头,占猪群比例33%;
6母猪猪群出现糙痒,皮稍脱落皮死症状猪群6头,站母猪群比例24%;
7体温测量,共测量厌食育肥猪46头,其中39.5~(2以上,28头体温升高占测量猪群的比例达61%;
8原料调查,随机排查玉米337粒,剪开胚芽,发现胚芽发黑308粒霉菌素达91.4%。
二、诊治初步意见
根据以上症状,猪群采食量基本正常,拉便正常,呼吸系统基本正常而且猪群没有特别高烧,妊娠母猪基本正常等情况,结合玉米发霉等情况综合考虑,坏医生本次猪群发病系霉玉米中毒引起。
三、防治措施
饮水:肝肾宝1000毫升,拜固舒每500克兑水1吨,连饮10天。
拌料:霉毒净(瑞希公司产)2000克,食品用葡萄糖30千克,护肾宝1000克。碳酸氢钠3千克对料1吨,长期添加。
本场按以上方案治疗第七天时,笔者对该厂老板进行了电话回访,得知该场按上述方案治疗第七天90%猪只吃食基本恢复,半个月以后完全正常,猪群健康完全康复。
四、防治体会
霉菌是真菌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广泛存在自然界里,通过饲料基质产生毒素造成猪群中毒,与猪病关系密切的霉菌毒素,约十二三种,分别是黄曲霉毒素、赤曲霉毒素、伏马菌素、雪腐镰刀菌烯醇、黑葡萄穗霉菌素、橘青毒素、玉米赤霉烯酮、麦角生物碱以上各种毒素对猪体各种组织器官有泛嗜性,黄曲霉毒素损伤肝细胞,形成脂肪肝、肝硬化,免疫抑制钙磷代谢失调,赤赭曲霉毒素引起肝脏脂肪变性坏死,纤维性肾炎。引起胎儿畸形,临床表现猪皮肤黄染,蛋白尿,伏马菌毒素可造成免疫抑制,引起心肌颗粒变性,刺激消化道粘膜发生炎症、溃疡呕吐、腹泻、心肝脾坏死、皮炎、肝肾变性、软骨发育不良引起肾部皮肤坏死。黑葡萄穗霉毒素引起猪的无毛部位皮肤出血溃疡,局部皮肤表皮脱落,皲裂,坏死。雪腐镰刀菌烯醇引起胃肠糜烂,皮肤坏死,免疫抑制。二醋酸麓草镰刀烯醇引起小肠粘膜出血坏死,皮肤炎症坏死,结膜类损伤,肝肾变性。橘青毒素和青霉震颤毒素引起花斑肾性水肿,表现多饮多尿,痉挛共济失调,呕吐等症状。玉米赤霉烯酮引起青年母猪,育肥猪外阴水肿,子宫肥大,直肠胱尿石症,流产等症状。麦角生物碱引起远端皮肤坏死、脱落。
通过各种霉菌素致病器官及临床表现机理可以判断该猪群不是某一类特定病源感染引起,因为特定病原引起的症状具有一致性和特定性,而猪群的症状是复杂多样性。复合霉菌毒素中毒症状,同时从发病猪群看,该猪群发病先由大育肥猪发生,共采食量大,采食时间长,中毒症状愈明显,而母猪群由于限料和为了减肥保胎,大部分饲喂麸皮,所以中毒症状不明显。综上所述,笔者判定本次疾病不是什么高热病,而是霉玉米中毒引起,而且从防治效果也证实了笔者的初步判断。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兽医工作人员应亲临现场作具体统计分析症状,要注重症状观察,也要注意从饲养层面观察分析问题,以免给养殖户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延续病情,由于笔者对该猪群进行解剖化验,而仅仅是从调理角度进行验性诊治,还有许多不确切之处望广大同仁加以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