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刚 高兴文 徐加利 代伟程 马成立 苏玉香
[摘要]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果树套袋栽培概况,果实内在品质形成的机理;综述了套袋对果实贮藏品质、外观品质、内在品质的影响;最后,对果实套袋中存在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果实品质套袋
套袋技术是我国果树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提高果实品质的栽培措施,由于套袋栽培技术能够改变果实生长发育的微域环境,具有控制病虫危害,降低化学农药污染,并可使果实着色均匀艳丽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几乎所有果树,特别是在苹果、梨、桃、葡萄、枇杷等果树上应用较多,套袋栽培技术是生产优质无公害果品、提高果实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蔬菜套袋栽培技术是一项可以有效降低农药残留、提高蔬菜商品价值的保护性生产技术,具有投资小、易操作,效益好等特点,可有效防止蔬菜生产中因喷施农药及蚜虫、白粉虱等排泄物而造成的果实污染,并可减轻病虫害侵染,对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具有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在果实内在品质形成的机制以及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现综述如下。
一、不同果袋材料在不同蔬菜上的应用研究
不同果袋材料对不同蔬菜果实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不同。陈志杰等研究了聚乙烯膜袋和灰白纸袋对不同蔬菜的套袋效果,结果表明聚乙烯膜袋对黄瓜、番茄、西葫芦、茄子套均有显著增产效果且降低了农药残留量,但其效果比灰白袋要好,灰白袋对番茄没有增产效果。赵英等以“东圣一号”番茄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果袋对番茄果实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表明不同栽培季节应选用不同聚乙烯塑料薄膜袋果袋对番茄果实进行套袋,冬春季节应首选白膜袋,次选紫膜袋,春夏季节应首选紫膜袋,次选白膜袋;秋冬季节首红膜袋,次选白膜袋。选用的果袋大小以长30Cm宽25cm为宜,袋体底部两端及中间应有长1.5cm左右的渗水孔,在袋体顶部的中间应适当开口并扎口袋,袋体上开设一些通气孔有利于通风换气降低袋内相对湿度。目前茄子套袋栽培中使用较多的为具有防水、防晒、防菌、防虫性能的红色纸袋和聚乙烯膜袋,但对两者的对比实验还未见报道,王仪岚等研究了不同颜色的聚乙烯膜袋对茄子果实农药残留量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表明紫色聚乙烯膜袋效果最好。高艳明等在不同套袋方式对长茄生育和品质的影响试验中研究发现正反套袋都会增加长茄的长度、直径、单果重且反套袋比正套袋对于长茄的品质影响更好。综上所述,番茄套袋应根据不同栽培季节选用不同颜色的聚乙烯膜,茄子套袋应选用紫色聚乙烯膜进行反套袋,但聚乙烯膜与纸袋在茄子套袋中的效果比较还需做进一步研究。
二、不同茄果类蔬菜套袋时间的研究
不同的茄果类蔬菜具有不同的套袋时间,套袋的时间不当有可能导致袋内果实多种细菌性病害甚至果实腐烂,套袋过早有可能使幼嫩果柄受损伤导致生理落果影响果实的生长发育,套袋过晚会影响果型并增加了套袋的难度,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套袋栽培在番茄上的应用应在番茄幼果直径为1.5~2.5厘米时对其进行疏花疏果,确定所留的果实后进行多果套袋,开花坐果后较为适宜。套袋时应先进行疏果,摘除畸形果,每穗保留3~5个果,用塑料套袋将保留果套好,再用细铁丝或曲别针固定,每袋只套一个果。
番茄在生长开花坐果后经过疏花疏果确定所留的果实后进行套袋。袋的大小为长220mm,宽200mm厚度0.008mm无色透明的聚乙烯薄膜袋(亦可多果套袋,多果套袋的缺点是果实之间易感染病虫害),将薄膜袋套在果上,然后将薄膜袋口在果柄部用线绳扎在一起,但不能过紧,以免影响果柄横向生长,同时可保持一定的通气性或用橡皮筋将袋口套住,橡皮筋具有一定的松紧度可以随果柄的增长而扩大,套袋后,待达到上市标准,果实带袋上市。
番茄套袋后可促进果体生长,并使果实色泽新鲜,单果套袋后比套袋前果体横向平均增长14mm,竖向平均增长12.8mm,对照(果不套袋)果体横向平均增长13.2mm,竖向平均增长10.8mm,转红时间处理比对照提前5~7天。
田间系统研究了不同袋型的套袋效果及不同果实类蔬菜最佳套袋的时期.室内测定分析了套袋果实蔬菜的营养物含量及农药残留量.结果表明:黄瓜、番茄、西葫芦、茄子套膜袋均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分别为16.4%、11.6%、10.1%、13.7%.套纸袋除番茄外亦均有明显增产效果.套膜袋Vc含量增加22.0%~152.9%.畸形瓜(果)降低11.5%一32.3%,袋体有效阻隔了化学农药对果实类蔬菜直接接触污染.套膜袋黄瓜、番茄、茄子、西葫芦中农药残留量分别降低83,3%、84.5%、79.7%、85.7%,套纸袋依次降低73.2%、79,9%、70.9%、83.1%.套袋栽培协调了病虫防治与绿色食品蔬菜生产的矛盾。
以‘Harvest硬肉番茄为试材,研究了4种材质果袋内微环境的变化以及对硬肉番茄果实生长发育、商品品质和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材质的袋内相对湿度和温度均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袋内光照强度较对照显著减弱;白膜袋和白纸贴膜袋处理的果实果径增长率、单果重有显著增加;果实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均无显著变化;套袋促进了番茄果实的提早成熟,着色级数提高,果实表面光洁无污垢。综合比较,白纸贴膜袋处理的果实综合评价指数高于其他3种材质的果袋,在番茄果径为2-3cm时套袋最为适宜,果实生长发育最快。
果袋长30~35cm,宽28cm,果袋底部和两侧封口顶部开口,在果袋的两侧留有2排各4对通气孔,各排距离封底4cm,距袋两侧3cm,每个通气孔直径8mm,孔间距20mm。
番茄果实套袋采用规格为190毫米×160毫米×0.0015毫米的无色透明聚乙烯袋最好。
以中杂九号番茄为试材,试验分析了番茄果穗套袋对袋内微环境、果实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对番茄果实发育影响不大;套袋后果实微环境温度升高2.3℃,光照减弱11.1%,成熟果实表面洁净,无农药、泥水和尘埃污染,维生素C含量提高7.93%,可溶性糖含量提高8.20%,但套袋果实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果实表面锈斑率和裂果率增加。
膜袋可选用0.00]~0.005mm厚的聚乙烯转光无滴透气微膜制作的专用袋,膜口预留约10mm宽绑扎带;纸袋选用柔韧性好、透气性强的食品包装纸或果品套袋专用纸,袋的一端为套入口,另一端有渗水孔。黄瓜袋体长30~32cm,直径7~7.5cm,西葫芦袋体长20—25cm,直径15~16cm;茄子袋体长为18~20cm,直径10~12cm;番茄袋规格为12×15cm。生产中进行果菜套袋时一般要求冬季、早春弱光下选用膜袋,春季强光高温下选用纸袋。
茄子套袋一般选择具有防水、防晒、防菌、防虫性能的红色纸袋,以提高果面光洁度。套袋时期选在茄子瞪眼期,套袋时间应在晴天上午8时以后到下午5时以前进行。套袋方法:套袋前将整捆纸袋放于潮湿处,达到潮润柔韧,使用方便;在套袋过程中,尽量让幼果在袋内悬空,捆扎不要过紧,否则影响其生长。
正套袋为袋口朝上扎紧袋底部右下方留出气口反套袋为袋口朝下,上部挖洞套在长紫圆茄上,下部不扎口。本试验利用聚乙烯塑料袋对长茄进行正套袋和反套袋,结果表明正反套袋对长茄的长度、直径、单果重都会增加,反套袋对其品质较对照都明显增加,尤其瞪眼期套袋效果更为显著,长紫圆茄瞪眼期为其最佳套袋时期,从套袋方式来看反套袋比正套袋对于长茄的品质影响较好。
选择果型端正、长势良好的幼果进行套袋,去除病虫果、畸形果。套纸袋时,先将袋体和通气孔撑开,手执袋口下2-3cm处,然后将果袋套在果实上,折全袋口,于丝口上方从连接处撕开将捆扎丝沿袋口旋转一周,扎紧袋口,捆扎时应往意把幼果放在袋子的中央,使袋体保持宽松状态,以利于果实生长发育。套微膜袋时,先把袋子吹鼓,将果放入袋中央,套口紧贴果台,左手捏住袋口的一边和果柄,右手把袋口折皱起来,用膜袋预留的绑扎带扎紧袋口。注意套袋时不能捏伤幼果或果柄。
套袋可以显著降低茄子的农药残留,提高茄子的产量,改善茄子的光洁度等外观品质;套袋处理极显著降低茄子的硬度和纤维素含量;套袋处理茄子果实的坐果率、商品率、含水量、可溶性糖、vc、蛋白质和维生素P含量处理和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袋子对花青素含量的影响不同,套紫色聚乙烯塑料薄膜袋的茄子花青素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其它处理花青素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因此,应选用紫色聚乙烯塑料薄膜作为茄子套袋材料。
茄子单果套袋后比套袋前,横向平均增长27.9mm、竖向平均增长44.4mm,对照(不套袋)横向平均增长29.1,竖向平均增长42,说明果实套袋后不影响其生长,并可起到促进作用。
甜椒通过套袋后果皮光滑果肉厚果锈明显减少,产量高,大大降低了农药残留。
作者简介:张士刚(1982一),男,硕士,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植保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