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经验统整中的角色转换

2012-04-29 17:11翟秀玲
科教导刊 2012年22期
关键词:统整经验新课程

翟秀玲

摘要目前,学生的经验统整已经成为新课改顺利实施的保证。但是,学校教育中经验统整的现状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不能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实施经验统整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在经验统整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转变角色,参与学生的经验统整,利用好学生的经验,做好经验统整。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经验统整教师角色转换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经验统整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保证。但是经验统整的实施并不尽如人意,仍旧面临着很多困难。

1 经验统整的涵义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1.1 经验统整的概念

经验统整,就是谋求科学课程知识经验与学生原有人格经验—意义系统的统整。经验统整一般包含以下两种方式:第一,新的经验“统整”到原有的经验—意义系统中,即新的经验转化为个体经验—意义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组织或“统整”过去的经验—意义系统,以协助我们面对新的问题情境。①

1.2 经验统整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比奈提出的课程统整设计中经验统整的基本方略是:一方面,强调课程知识经验之间的连接与统整。许多新近的研究证实,最易于获得的知识不是孤立的、片段的知识或知识点,而是统整琐碎的细节成为一个整体的观念,因而该理论强调课程知识经验之间的连接与统整。另一方面,强调课程知识经验与学生原有经验—意义系统的统整。因而,经验统整强调课程知识经验与学生原有经验—意义系统的统整,而且是通过对课程知识经验的组织及学习活动的统整设计而实现的。

学校课程的要义在于使儿童以人类文化遗产为线索展开对话,培养他们解决现实问题必需的能力,并为谋求人格的持续整体发展奠定学力和人格基础。然而,我们所形成的个体的经验—意义系统,诸如知识、经验、价值等,都来自我们对经验的建构与反省。唯有这种从经验的建构与反省中形成,习得的观念才能真正外化为儿童未来处理各种现实问题、议题和情境的策略及能力,才能真正内化为儿童自身现实人格特性的有机构成并为实现人格的持续整体发展奠定基础。

2 经验统整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经验统整的状况让人担忧。钟启泉在《课程统整》代总序中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罐装”的世界,那些被变异了的真实的东西不仅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出现,在科学研究领域中这种由“罐装”所造成的扭曲同样无处不在。在教学中,老师们习惯于“格式化”学生的生活经验之后把已经准备好了的“罐装”知识倒进学生的大脑。总的来说,经验统整存在着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2.1 课堂教学目标偏颇

课堂教学目标仍然以传授分科的知识为主,忽视学生的科学课程与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长期以来,小学课程仍然以分科为主,学生的思维方式常常局限在各门具体的学科材料和书本知识之中,难以将知识融合成有机整体。②目前的课堂教学,很多教师致力于实现的教学目标就是向学生传授分门别类的科学知识,教学目标中关于学生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高级教学目标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至于学科知识内部或学科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则被忽视。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关于课堂教学内容的知识储备,则是没有被很好地利用。新课程改革受建构主义的影响,而建构主义重视学习者的主体意识,重视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建构自己独特的世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注重积极的学习、建构性的学习、积累性学习、诊断性学习与反思性学习,③这些都需要学生的经验的统整。

2.2 课堂教学内容及其处理不当

在课堂教学的内容的选择上缺乏弹性;教学的内容的处理上“教教材”的倾向依然严重。虽然我国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但是国家课程仍然是占据主导地位,没有给学校和教师足够的空间。课程统整牵涉到一种由下到上的计划结构的改变,特别是其中的经验统整,师生可能会离开学科专家的知识。就使经验统整面临的困境更加艰巨。

2.3 课堂教学缺乏对话

在师生关系上,教师仍然操纵着课堂的话语权,学生仍然是课堂的客体,课堂缺乏对话。保罗·弗莱雷在《被压迫者的教育学》一书中说:“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④其实,教育就是一种对话的过程:与课程的对话,与教育实践的对话,与校长、教师和教育学者的对话,与自己的对话。现在的课堂教育的话语权还被教师紧紧地攥在手里,学生在课堂上俨然是一个沉默的好学生,课堂缺乏对话。没有对话交流的课堂怎么来实现经验的共享呢?没有对话交流的课堂怎么来让学生实现经验统整呢?

3 新课程改革对经验统整所提出的新要求

新课程改革与传统的课程标准在师生关系、教师与教材的关系以及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新课程改革要改变以往对经验统整的忽视,需要对以下几种关系做出相应的调整。

首先,在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上,学生和教师不再是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如果要实现经验的统整,教师就要走进学生的文化和生活中去。因为教师的领导地位会使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隔阂,教师就会忽视学生的文化和经验,就不能理解学生有什么样的经验,那还怎么来谈经验统整呢?

其次,在教师与教材的关系上,教师不再是一味地传授教材和教参资料上的知识,教师可以自由地参与教材的教授与理解,在教材与课程之间留下更大的空间供教师和学生安排,学生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自己的经验,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要改变以往的那种教材编写专家命令执行者的角色,要把学生的经验正确地与教材上的知识联系起来。

最后,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也要相应的调整改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直处于决定地位。教师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设置活动课程,使学生消化课程,来实现自己的经验与课程之间的有意义的连接。

4 教师在经验统整中的角色转换

新课程对经验统整提出的新要求,就注定了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角色,实现角色的转变。主要实现以下角色的转变:

4.1 由旁观者变实践者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教师要树立课程统整的意识,正确认识学生的经验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由于受教师个人成长过程中教育环境和工作过程中教育教学氛围的影响,教师会形成一些根深蒂固的教学观念和行为习惯,这其中很多关于教育教学的固有的观念和积习往往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型教师文化严重背离。教师不能再格式化或者是旁观学生的经验,应该由学生经验的旁观者变为实践者。

为了实现学生经验统整的实践者,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详细情况,包括学生的家庭生活背景、人际交往情况以及兴趣爱好等等。其次,教师要与学生的家长多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公共场所之外的表现,以便准确地为学生的思想做出准确的鉴定。最后,教师要多参与学生的活动,了解学生的最近动态。

4.2 由命令下达者变组织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不是传递知识,教师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师在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之后要做的事情就是思考如何把学生的经验和课堂教学联系在一起,使学生的经验和课程有意义地连接,即把学生的新的经验“统整”到原有的经验—意义系统中,有效地组织或“统整”过去的经验—意义系统,以协助学生面对新的问题情境,用创造性的思路来解决问题。

教师要做学生经验统整的组织者,就要做到以下四点:首先,教师要能够灵活运用心理学的知识,要能够熟练指导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使学生具有经验统整的意向。再次,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并且要让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具备与新知识相联系的知识准备。最后,教师要把学生的经验和课程做适当的整合,使之本身具有逻辑意义。

4.3 由“他者经验”变“团体经验”

在新课程环境下,课程的不确定性使教师有了课程开发的权力,有了创造新形式、新内容的空间,同时也有了课程资源研究和课程开发的责任和任务。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每一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经验,如果这些经验能够作为经验统整的资源,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在课堂生,教师要能够把“他者经验”变“团体经验”,即教师要能够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经验交流的积极性,而且要把经验用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献给学生。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面对学生外,还要与周围其他教师联系,要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和配合,从而促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做到以上的角色转换,才可能真正了解学生的经验,运用丰富的经验来实现学生的经验统整。①JAMES A.BEANE.课程统整[M].单文经,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

②陈钰玉.课程统整理念下的小学协同教学实践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7(9).

③袁利芬.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理论探寻[J].教育探索,2004(4).

④保罗·弗莱雷著.被压迫者的教育学[M].顾建新,赵友华,何曙荣,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

猜你喜欢
统整经验新课程
统整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构建适合学科核心素养转化的课程统整设计
统整经典细品析 多维阅读提素养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对小学数学学科统整的探索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