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策略略谈

2012-04-29 17:11黄宏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年22期
关键词:科学科技数学

黄宏

小学科技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学科教学,而数学学科则是开展科技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针对“小学数学本身就是传授基础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这一指向,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科技教育因素,注重研究渗透科技教育的策略,使数学教学中的科技教育真正收到实效.笔者根据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进行了初步探讨,采取的策略如下.

一、思想渗透,动之以情

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力禀赋大概只能说明人的成就的■,另外的因素是在智商之外去寻找,如人的情感因素.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努力挖掘教材中隐藏的有价值、有意义的思想因素,从情感上去感染学生、感化学生.在我们的数学教科书中,藏有大量的科学观的教育内容,特别是那些在科学道路上勇往直前获得成功的科学家的崇高理想、美好情操、顽强意志、光辉业绩的故事,这些无不对学生产生着神奇的魅力和情感的冲击.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可以结合教材,向学生介绍祖冲之、华罗庚、陈景润……当听到华罗庚是怎样从一个学徒成为世界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向“哥德巴赫猜想”挺进,去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的故事时,学生个个感动了,动情了,更多地给了他们自信和动力.我们还可以结合低、中、高各年级段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和我们学校的科技特色,举办科技节、艺术节等活动,向学生相机渗透科技历史与成果的教育,让学生意识到,科技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还可结合庆祝国庆周年设计一些科技资料题型,充分显示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伟大科技成就,使学生知晓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及科技进步的力量.还可以以班级中的积极参与科技比赛,为学校争得荣誉的同学为教育榜样,激励和鼓动其他同学,使人人“科技在我心中”.

二、内容渗透,晓之以理

课标指出:“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之一.“简单的实际问题”从哪里来?从现有教材、数学读物和文献中来,从生活中来,而具有时代和生活气息的内容,更具有开放性.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渗透一些有关成本、利润、外汇牌价等方面的信息,也可以以生活为背景,编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际数学问题,从中培养学生科技、国情、竞争和经济意识.例如,某校四年级(3)班共有46人,假日组织去公园游览,售票窗口这样写着:门票每人5元,40人以上8折优惠.怎样买票既经济又实惠?学生通过讨论,获得方案.在探究过程中,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受到了科学统筹安排思想的熏陶.再如,在教学“年、月、日”时,可设计如下习题配合新知,穿插进行一些科技教育: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又如,在教学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时,可适时编一些与科技有关的实例,学生就能从直观形象的图示中,真真切切感受到科技发挥的“力量”.课堂教学有例有理,学生自然心悦诚服.

三、方法渗透,导之以行

实践论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实践,才有深刻的认识.而动手操作与实验,是小学数学完善学生智能素质、开发学生创造力的优势途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更要注重方法的渗透,利用搜集、整理、操作、实验、讨论、比较、分类、分析、动手制作等科学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善于怀疑、敢于冒险、勇于探究的创造性品质.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圆的认识”中是这样进行教学的:先用现实生活中属于圆形的物体举例,使学生认识了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不同之处.至于怎样画圆,教师不作示范,先提出问题:“你们会画出标准的圆形吗?看谁的方法最好最多?”然后就让学生自己想方设法大胆尝试.于是学生相互协作,人人动手、动脑,大胆探索.很快,大部分学生都学会借用圆形物体(如硬币、墨水瓶盖等)或圆规画圆了.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激励学生进行探索:“如果要建一个圆形大花坛能用圆规画出来吗?”进而再探索:“汽车的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而不是其他形状?”这种教学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而且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大胆探索,比起单纯地由老师示范指导来说,学生的体验要深刻得多.这种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活动过程的教学方法,正是体现了在教学方法上的有机渗透.因此,在数学课上渗透科技教育,要通过让教师“搭台”、让学生“唱戏”,让他们从“读”科学变为“做”科学,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的操作,亲自获取科学知识和经验,并且在活动中加深对知识和方法的感悟,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才能得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当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敢于反思和质疑的科学品质,正确地导之以行.比如反思自己的解题过程,反思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反思自己的学习策略、学习态度等,可以对问题答案的唯一性质疑,对某一方法是否最为简便有效质疑,对概念公式的表述恰当与否质疑,等等.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因此,我们应该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将科技教育有机渗透于数学课程中,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事实证明,寓科技教育于数学课堂中,不仅丰富了数学课堂,而且加强了科学技术的普及,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切实贯彻了新课程教育理念.

猜你喜欢
科学科技数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科技在线
科学拔牙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