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洁芬
摘 要:高学历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标志,社会的进步需要拥有真才实学的高学历人才来推进。这种需要正是对研究生的一种肯定,同时也促进人们对高学历的追求。通过对“考研热”和“考博热”的分析,提出冷静对待和理性选择考博,并就此现象提出一点思考。
关键词:考研热;考博热;研究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221—03
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考研热”曾一度轰轰烈烈地展开并持续升温,直到2007年这股热潮才有所回落。许多高校经历了连续几年的研究生扩招之后,基本达到饱和状态,并开始从增加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转移到重视其培养质量上。而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近年来相对稳定,每年只是小幅度扩招,保持招生人数稳中略有上升的态势。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在“考研热”有所降温的同时,“考博热”在悄然升温,不少硕士毕业生将攻读博士学位纳入自身培养计划,在读的二年级硕士生申请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的也明显增多。“考博热”,正在悄悄地蔓延着。
一、“考研热”,一波两折,理性回归
1999年,许多高校持续扩招后,大量本科毕业生已逐年涌入社会,劳动力市场的人才结构调整赶不上高校毕业生的迅速增加,加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仍滞后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出现劳动力与工作岗位“供大于求”,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起薪有所降低,工作收益随之减少。因此,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与职业发展前景,部分本科毕业生选择暂时退出劳动力市场,推迟就业,继续接受研究生教育[1]。恰逢许多高校也正招兵买马大量扩招硕士研究生,于是,许多本科应届毕业生继续深造,甚至少数已毕业生本科生也辞职重归象牙塔,推动了“考研热”的迅速升温。曾一度,考研不仅变成了本科生缓冲就业压力的出路,中国教育似乎也陷入了怪圈,在极短时间内从精英教育过度到大众化教育,一夜间涌出许多硕士、博士研究生。总体上看,中国的教育是踏上了一个台阶,但实际上标杆性的人物却寥寥可数,特别是有国际影响的学术领袖更是凤毛麟角,社会对学术顶尖人才的崇敬度也随着下降。同时,硕士研究生“批量式”涌入就业市场时,却发现远不是当年考研时所期待的攻读硕士研究生就可以“退一步海阔天空”。因为,一方面,由于考前没有认真分析毕业后的就业市场,一窝蜂挤向热门专业,毕业时才发现社会对这个专业的岗位人员的需求已相对饱和;有的没有注重职业生涯规划,随波逐流“混文凭”,毕业时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群体。另一方面,就业市场依然狭窄,就业前景依然不明朗,许多硕士研究生徘徊在就业的“尴尬地段”,来回奔跑于人头攒动的求职市场。硕士研究生就业大军犹如当年考研大军,浩浩荡荡却似乎希望渺茫,有的甚至对于当年放弃不错职位为了美好的理想选择读研而后悔莫及却无可奈何。
于是,人们开始反思:原来,高学历并不一定带来预期的高收益。“考研热”似乎也随着就业形势而呈现涨停趋势,2007年,硕士研究生报考首次呈现降温现象。可以说,在目前研究生就业极为严峻的环境下,这是一次理性的回归,值得欣喜。一方面,硕士研究生就业难的现状虽令人担忧,但也带来了更多的启示和对就业市场的清醒认识,硕士研究生学历并不等于就业上岗证;另一方面,近几年扩招后,许多高校已经基本饱和,学校从师资水平、实验室平台等综合因素考虑出发,逐渐意识到现阶段研究生的培养工作重点应该转移到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上,走质量型发展道路才是硬道理,才能使综合素质的优势成为就业竞争力的核心。因此,诸多原因导致考研热开始“退烧”,如高校研究生培养方式的缺陷、部分研究生不健康的心态和“混日子”的生活方式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的严肃性、媒体夸大的负面宣传降低了公众对研究生教育的公信力等。
有专家认为,考研“降温”与研究生教育水平和就业现状有密切联系,它是对高校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转变培养目标的良性警醒。虽然这种“降温”现象,不排除一些大学生考虑到3年后就业形势未必能够好转,所以干脆先就业再谋求深造发展;出国热、考公务员热也分流了部分打算考研的学生,甚至有已被录取的研究生,因为考研后又找到合适工作而放弃读研。但无论任何,经历了这场波折,现在的硕士研究生大多都能比较准确定位和理性选择考研,心态相对平和,认为考研或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或是借助考研转换到自己更喜欢、更好发展的专业等,并且大多能结合自己的能力与素质情况,根据专业要求、职业定位、社会需求等因素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理性对待考研而非盲目跟风、随波逐流。
二、“考博热”,悄然升温,众说纷坛
在诸多对“考研热”理性回归的评论和当前研究生就业不景气的社会环境下,一股“考博热”却在人们的舆论空隙中悄悄铺开。这股热流是否能真正改善目前研究生的就业现状,为研究生的“就业寒冬”带来温暖?而“考博族”是否会担心“重蹈覆辙”——3年后一样要面对就业的尴尬?但无论这是否是一场高学历与“零风险”的赌注,“考博族”依然有他们选择的原因。
(一)形势所迫的抉择
鉴于当前研究生的就业现状,有的硕士毕业生选择直接避开就业高峰,“两耳不闻求职事”,专心捧起书本冲刺博士研究入学考试,希望通过考博延缓求职压力;有的硕士研究生因“找不到好工作”又不甘心勉强就业,而再进行二度择业,干脆将“博士”当做“职业”,给自己3年时间期待“东山再起”;有的认为,硕士所读的专业较为冷门,只能在“不限学历、不限专业”的岗位上挤破门槛,没能发挥专业优势,而真正合适的工作起点是要求博士学位,“考博是最好的出路”,继续“书山漫漫勤为径”;也有对科研比较感兴趣的硕士研究生,放弃了毕业时待遇和发展均不错的企业,选择继续深造,为取得高学历跨入实力雄厚的科研单位积累资本。
(二)增加砝码的规划
博士学历虽一纸文凭,却是发展的筹码之一。尤其是在事业单位,博士学历本身就是各种评价体系的重要标准,无论是评职称、晋级、科研评奖,甚至包括解决家属户口等,持有高学历在许多关键时候就相当于持有通行证和优惠证。而在这种功利氛围中培养出来的真正抱着毕生从事研究心态的博士生又能有多少?
当然,除了博士学历,许多研究生不再单一地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科研,考证,成了他们默认的选修课,如教师资格、心理咨询师、计算机等级、托福、GRE、日语二级、驾驶证等,没有学分,却可以为求职增加筹码。因为许多研究生的求职意向局限于职业稳定、待遇优厚、工作环境好、有令人羡慕的假期的高校或是有相对实力的国家省部级科研单位,而这些单位也在不断地抬高门槛,一般高校的专职老师甚至是实验员、科研单位的基层研究员,不仅标明要博士学历的研究生,还要有诸多附加能力。因此,更多硕士毕业生继续深造,希望博士学历可以为进入这些意向单位增加入门的筹码。
(三)临时避风港
有的硕士研究生对自己缺乏自信,毕业时依然没有足够勇气走入社会,于是抱着不作为的心态,冷眼旁观就业形势,选择暂时避开就业峰期,回到象牙塔,将攻读博士作为避风港,期待毕业时风平浪静,再扬帆起航。
三、理性选择考博
(一)风险与收益并存
无论是在高校还是科研单位,高学历人才依然受青睐。持有博士学历的毕业生不仅给自己建立起进入社会的信心,也会多一次敲门的机会。但是,考博的风险依然存在。一方面,博士研究生毕业时,大多青春年华已逝,年龄劣势凸显,就业面反而越来越窄。网上有一则笑话,说博士之后是壮士,壮士之后是烈士云云。但毕竟多读几年书,付出的成本也更多,就业期望值肯定比较高,要求自然就多。然而可供选择的岗位却少,同时,大多博士毕业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而无缘于中高层技术、管理岗位。另一方面,由于人才市场的双向选择以及就业政策的约束,加上用人单位以利润最大化为首要目标,因此,许多企业在招聘博士时显得更加谨慎和理性。当前社会中“唯学历高”的年代逐渐被淘汰,高学历不一定能给企业带来高收益。因为许多博士的年龄与阅历不成正比,毕业时年龄一般在27—30岁左右,但大多是“直线型”研究生,缺乏社会经验,思想比较单一,可塑性不高;长期单纯的实验室研究生活又会使人觉得他们办事稍欠灵活,人际交往过于死板。而对于招聘博士,由于企业在初期的人力资本上需要更多的投资,他们会更注重求职者的技术和经验,许多工作可以由硕士和有经验的本科生胜任,且待遇要求明显低于博士,这对企业来说拥有更高的“性价比”,是获取利润的途径之一。因此,对于注重质量的企业为博士提供的岗位数量十分有限,博士毕业生也正遭遇“学历歧视”, 随时会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所以,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提高个人的就业核心力比高学历来得更具竞争性,博士研究生在求职时更需要从实际出发,摆正心态,适当降低期望值。
(二)“海归派”的竞争
俗话说:“天外有天,人上有人”,拥有博士学历在就业上并非就有十足保障。出于科研或是提高人才培养的需要,或为了增加人才储备优势,或企业为了装点门面,许多科研单位或高校开始青睐于有海外求学经历的博士,一般不留本土的博士,甚至减少招聘国内高校博士毕业生,而是期待“海归派”博士带来更多国外新的发展理念和科研动力,这也是科研国际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一种趋势。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的“海归派”,高校实施了许多诱人的政策提高待遇水平,于是,国内博士毕业生只能再降低期望值,转战于一般的职业学校或中学和普通企业。“海归派”的竞争,也给国内的博士毕业生敲响了警钟:在科研上拓宽知识面,及时汲取和借鉴国外研究先进的思维理念,争取有所创新,在能力上进一步提综合素质,增加自身的竞争优势。
(三)改变求职模式
在当前危机共存的就业环境下,先择业再就业不仅是硕士研究生提倡的就业途径,博士研究生也应适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摒弃一职定终身的固定模式,争取求职的更大主动性。先就业,不一定要专业对口、地区发达、工资很高,而是在基层工作中先储备更多的实战经验,危机过后再重新择业,将自己的就业、择业过程变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模式[2]。毕竟中国正处于经济上升和转型时期,应用型和复合型的人才是企业今后用人的趋势,因此,真才实学并具备实际工作经验的高尖端人才,将有很大的需求空间。博士毕业生在掌握了深层的理论知识后,通过“螺旋式”的工作经历与经验积累,对于二次就业将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四)敢于尝试创业
为缓解就业压力,国家颁布了系列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并提供各项援助。但目前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例子并不多,更多的是在创业过程中由于缺少理论知识、运营经验、技术支持、经费支援等而遭受夭折的命运。博士研究生掌握了系统更深层的理论知识,在读期间一般是跟着导师完成有关的项目或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具备独立开展实验的能力,有的在申请课题项目上也有很多经验,或是在基层进行过实际锻炼,因此,他们本身更具有创业优势。同时,也可利用导师课题的资源,进行项目合作,或通过导师的人际关系与企业进行合作,降低创业前期风险和资本投资,并取得技术支持。创业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也为劳动力市场增加了就业岗位,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取得双赢效果。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有关研究生创业的政策,建立研究生创业机制,为研究生的创业开拓更广泛的平台。
综上,透过“考研退热”和“考博升温”的现象,看到了研究生就业新的问题不断涌现,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考博的升温是否又会引发新一轮研究生就业困境或是真正缓解就业压力?高学历是否会被无限贬值?如果学历不再论英雄,是否会让更多人不再潜心科研?研究生的就业市场是否在“升温”与“退热”中取得平衡?如何引导研究生争取面对“考博热”?研究生培养单位将如何真正培养出就业行业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等?值得有关教育部门及社会的深思。
参考文献:
[1]卿石松.教育回顾、城市婚姻与就业歧视[J].中国高教研究,2008,(9):21—24.
[2]程基伟,张江.从“危机”中寻找“机遇”[J].科技导报,2009,(1):113—113.[责任编辑 柯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