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时间引导顾客的弊端
零售行业激烈地竞争,企业差异化经营越来越重要。纵观现零售行业终端配送服务承诺,绝大部分企业以某个时点为分界线,该时点以上当天配送,该时点以下隔天送达。企业将配送区域划分成若干小区域,由不同的人员负责不同地区域。
一般企业做配送需求登记时,一线营业员往往首先询问顾客的配送时间,录入顾客需求。先入为主的询问是企业引导顾客需求的一种方法,但这种引导规则仅强调配送时间,缺乏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例如在某个配送地址有多票配送任务,但顾客被引导成不同的日期配送,导致配送路线的重叠,配送成本增加。
而顾客购买商品后,只能选择精度为“天”的配送承诺。顾客时间需求是多样化的,顾客被迫选择,他们配送时间需求未被完全满足。在约定的大致时间后,顾客被束缚在送货点,长时间漫长地等待配送。顾客有一笔额外的等待成本支出。
由于顾客购买一般集中进行,配送业务量滞后顾客购买一天。以周为单位进行统计分析,周六至周一的配送量最大,远远大于其他四天的配送量。在配送运力设计时,企业为预防数量波动设计多余的配送量。在实际操作中,为了保证配送业务的正常进行,配送部门为配送量波动支出一笔额外费用,即当配送运力紧张时,配送部门延长业务员的配送时间、增加配送车辆等方法满足配送需求;而当配送运力富余时,配送部门又需为车辆支付额外费用。
因此仅引导顾客的时间需求,不兼顾空间,在更小的时间单位中,这种不合理引导的成本不明显。但在更大单位分析中,顾客的送货时间和地址,配送路线重复度将迅速增加,配送成本也会增加。
现行配送模式的不足
现零售业通行的配送信息获取流程:企业有三个要素参与到上述流程,分别是业务员,配送传递系统,配送业务部门。但上述三个要素皆处于信息获取的末端,而且三个要素仅是单向传递联接,并无信息交流。在信息获取过程中,三要素的功能仅限于被动获取和传递信息。现在零售业的竞争激烈,顾客已是优势地位。企业内部简单的功能定位更决定企业在配送博弈过程弱势地位。
配送业务部门是配送资源最权威的掌握部门。但该部门在信息流最后一个环节,在流程过程中,无法及时有效地传递企业配送资源信息传递至流程上游。配送部门是该流程中企业最大成本。位置滞后无疑更大地增加企业的配送成本。
配送方和需求方是物流流程最重要的两个参与者,被业务员中间环节隔离。配送的供需双方无信息交流。由于企业的弱势地位,配送部门既无法掌握配送的成本,更无法了解顾客的需求。顾客也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准时配送是服务提供商与顾客约定配送时间,其根据约定的时间完成配送任务。准时配送的时间是相对的,企业与顾客约定配送时间精度时,根据实际情况,既可是上午送达,也可以是十点送达。
新旧流程最大的区别,新的配送流程在顾客提出配送要求时,增加配送部门与顾客协商配送需求过程。配送企业扮演两种功能,一是配送资源规划;另一个功能是与顾客交流。以网络作为平台,搭建配送资源与顾客交流平台,将配送运力展现在顾客眼前,软件后台规划企业的配送资源;在软件的协助下,一线销售人员代表配送部门与顾客协商配送时间。配送部门的主要功能变成衔接软件和企业资源,处理营业员难以处理的配送需求冲突。
在新配送的需求信息流程中,不同参与者的责任和内容转变如下:
与现配送方式相比,准时配送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顾客的配送时间选择。通过软件实时记录和登记顾客的配送地址信息后,软件根据系统设置自动计算顾客最好的配送时间,营业员根据软件反馈询问顾客的意向。配送部门按照配送的实际情况设置配送软件。比如星期一海淀区配送,或者当天东城配送量大,推荐东城顾客在同天配送。通过整理汇总顾客信息,将条件相近(通常根据地理位置条件来判断)的顾客订单货物集中在同一个时段内进行配送。这种简单的聚类操作可以避免配送路线的重复,从而提升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
(2)合理分配每天的配送量。由于配送需求产生的随机性,每日的配送量也必然会因此而发生波动。针对该现象,现有企业的做法是,在出现超量配送时,物流部门通过临时增加配送运力或者延长配送时间等方法完成配送任务;在配送量低谷时,物流部门又不得不为车辆闲置支付费用。而以软件为平台的交流机制,不仅可以解决配送量的波动问题,而且通过合理地将高峰配送任务转移到低谷配送日,能够有效地降低配送压力。
(3)根据每日配送量,调配配送资源。该系统实时显示配送运力剩余信息,配送部门可根据配送经验选择增加配送资源或者转移后续的配送量,从而提高配送成本的可控性。
(4)与顾客达成配送契约,减少配送员等待顾客的时间。
实际上,准时配送系统给予顾客有限的挑选,配送企业实践上述挑选,企业和顾客都能各取所需。
(来源:《中国连锁》 作者:宁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