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燕
摘 要 高校社团种类多,数量大,但是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团为数不多。因此要借鉴现代化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确定社团当前的使命、愿景和目标,分析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识别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制定社团发展战略,调动社员的积极主动性,增强社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组织管理好活动,力使社团稳定有序传承,实现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校社团 战略管理 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经济的腾飞发展、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家长越来越注重孩子的特长培养,当代大学生可谓是思维敏捷、生动活泼、多才多艺。走进大学校园,没有了高考压力,课程学习相比高中轻松许多,为了拓宽视野、扩大交际范围、强化能力,很多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优势自发组建成立了不同类别的社团。高校社团可谓是种类多样,规模不一,当然,每个社团的发展历程、持续时间也各不相同。“高校社团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与发展社团人成为自主性和合作性、自由性和责任性、科学性与人文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继承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校园社团文化建设主体,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高校社团的优势功能不言而喻,因此,如何实现高校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打造精品社团,这对高校学风、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 高校学生社团的性质及功能
(1)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发组建、并报学校团委审批后成立的学生组织。根据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以下几类:理论研究型,如思仲社(张仲景),政治思想型,如先锋社等;文体娱乐健身型,如网球社、羽乒社、瑜伽社、武术社等;网络科技型,如计算机协会;社会公益型,如爱心社;技能训练型,如书法社、美术社、棋社。
(2)高校学生社团承载着思想引领、文化育人、创新服务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
高校学生社团能够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展板宣传、庆祝晚会、学子论坛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对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信仰、崇高的理想信念,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起着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
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非正式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在高校党团组织的指引下,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得以扩大交际范围、认识社会、强体益智、陶冶情操,形成一种“文化场”,营造一种特定的健康优美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树立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同时,培养了学生在活动中的策划设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2 战略管理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提出
高校社团种类多,数量大,但是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团为数不多。以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以下简称翰林学院)为例,翰林学院于2010年8月份移至素有“文昌水秀、祥泰之州”的泰州办学,坐落在中国医药城内,2010级新生为入泰以来的第一届新同学。开学不久,仅有1000名学生的校园,在不到三个月内申请成立了20个学生社团,2011年将近2000名学生,社团数量也由20个升至25个。
目前就单个社团来说,往往存在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社团发起人兴致高、热衷于社团活动,从策划、组织、外联、总结等一人包办,整个社团对其成员的约束力不够,社团成员的归属感、凝聚力不强。第二,申请材料齐全,活动开展极少,社团名存实亡;第三,还有些社团活动丰富多彩,但是在管理上资金使用不清晰、人员流失严重,致使社团成立一年内就出现了重组现象,虽然社团名称没变,但是这对社团文化的积淀、“社团人”理念的提升、成员安全感、归属感的培养有弊而无利,不利于社团的可持续发展。“这就犹如走下坡路的企业要么没有生产,要么有了生产,管理又跟不上。”因此要借鉴现代化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确定社团当前的使命、愿景和目标,分析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识别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制定社团发展战略,调动社员的积极主动性,增强成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组织管理好活动,力使社团稳定有序传承,实现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3 高校社团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战略化管理分析
战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是指对一个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做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它是一组管理决策和行动,是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施进度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战略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企业面临竞争环境得到长远的发展。战略管理思想同样适应于高校学生社团,社团发起人和社团成员只有明白了“什么是社团,建设怎样的社团”这两个问题,才能真正投入社团建设,实现社团的长远发展。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3.1 确定社团的使命、愿景和目标
彼得·德鲁克曾说过,“所谓使命(mission),就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理由,即回答‘我们的企业是什么的问题。使命是核心经营理念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人们在组织中从事工作的理想动力。”“所谓愿景(vision),就是组织内人们‘发自内心的意愿,是企业渴求的未来状态,即回答企业在未来将成为什么样的企业,它是在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
社团发起人在创立社团之时要明确我们所创的社团是什么,在未来要将社团发展成什么样。社团的宗旨和管理条例也应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不是脑子一热模仿来的,批准成立后应严格按照宗旨和管理条例运转,而不是形同虚设,管理松散。组织开展活动时应将社团的使命和愿景形成社团成员的内心感召力量,渴求社团按照预设的理想蓝图越来越好。
3.2 将SWOT分析运用于社团管理
社团在成立和运转过程中要进行外部分析(external analysis),即通过对社团的运转环境进行考察分析社团所面临的各种战略机会以及所受到的各种战略威胁。一般来说,社团的外部环境可以大体分为两个层次: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宏观环境包括高校的发展规划、政策纪律、校风、学风等。微观环境对社团的影响更直接,主要包括校团委、社团联合会等的社团管理政策。同类社团的相互取代、合并整合是一个社团生存的主要威胁之一,这种威胁主要来自同类或相近社团提供服务,创造校园文化的品质,品质竞争是社团竞争的主要手段,对于学生来说,退出社团、不关注社团是其考虑的结果之一。因此,如何增大对于同类社团或相近社团的品质竞争是社团发展考虑的战略因素。同时,还必须把学生对同类或相近社团的关注倾向考虑在内。
品质竞争主要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这就需要对社团进行内部分析(internal analysis)。判断核心竞争力的标准包括有价值的能力、稀缺的能力、难以模仿的能力和不可替代的能力。
因此,高校社团应将外部分析和内部分析,即SWOT分析应用于社团管理中,抓住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各种机会,创新活动载体,培养核心竞争力,才能扎实地推进社团发展。
3.3 制定社团发展规划
在社团主体了解分析了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后,确定了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后,应拟定并设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团发展规划,并对规划进行评价,做出最终决策。同时,围绕社团发展规划的要求列明社团管理的细则,为发展规划实施提供条件。
3.4 社团发展规划实施与评估
将既定的社团发展规划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实现预设目标。当然,规划实施的成败还取决于能否把实施规划所必需的人员、资金、场地、组织等资源及各项管理活动有效地协调并合理配置。
制定社团发展规划与实施并不总是一前一后发生的,在实施过程中也要伴随评估,因为规划实施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每次活动都要及时做好总结,发现问题与差距定要认真分析原因,并对社团发展规划进行适当调整,使规划能更好地与校园环境相协调,从而实现社团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