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依恋类型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2012-04-29 13:03马道伟
科教导刊 2012年22期
关键词:养育人际矛盾

马道伟

摘要依恋是幼儿和他的照顾者之间存在的一种强烈持久的社会情感关系。可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焦虑矛盾型依恋三种类型。具有安全型依恋的个体能够顺利适应学校生活,成功建立人际交往圈子,而具有非安全依恋性的个体在高校生活中往往容易出现人际交往障碍,出现种种不适。因此,学校教育中要引导教育这些非安全依恋类型的个体清楚认知自身和他人的依恋类型,努力克服自身不足,换位思考,习得健全成熟的人际交往行为模式。

关键词依恋类型大学生人际交往

1 依恋及其类别

在费洛伊德的著作中可以觅得最早对依恋的描述。他认为个体早年在与人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及其经验方式常常会深远影响其成人后的生活方式及其对事物的理解、体验和感受。在个体童年早期的人际关系中,亲子关系最为重要,并且成为个体日后各种人际关系的原型。英国精神病学家J.Bowlby最早提出了依恋的概念。特指婴儿与父母或其他看护人之间形成的强烈情感联结。健康的依恋关系会给个体提供安全舒适温暖的体验,这奠定了其成年后人际交往关系的心理基调。

爱因斯沃斯等区分了三种类型的依恋关系:回避型、安全型和矛盾型。回避型,婴儿与其主要养育者很难建立亲密信赖的依恋关系,与其主要养育者之间关系淡漠,疏远。母亲在与不在孩子身边对孩子的影响不大。安全型,婴儿与其主要养育者之间关系亲密,孩子在其中感受到安全、舒适与温暖,不担心被母亲抛弃,体验到母亲的责任与关怀,不管母亲在与不在身边。安全型的婴儿因此一般比较快乐,对自身能力充满信心。矛盾型的婴儿与其主要养育者之间的关系是焦虑矛盾反复纠结的,希望得到来自重要他人的亲近而又怕被其所抛弃,对其养育关系表现出不信任,因而不敢投入感情。这些孩子惧怕陌生环境,一离开母亲就焦虑,大哭,别人很难让其安静下来。

上述这些关系类型一旦固定,会影响到其今后的人际交往关系的建立。安全型的孩子,在于重要他人的交往中体验到爱与关怀,很容易将其迁移到今后与其他人的交往中,认为别人是可信赖的,对自己的充满信心,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易相处且信任对方。回避型和矛盾型的孩子自幼在与重要他人的关系中没有体验到安全、稳定的感受,其依恋需要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在 日后的交往关系中容易对他人产生不信任,要么怀疑来自对方的爱与关怀,自私,冷漠,要么在交往中缺乏安全感,过分苛求对方,给对方带来压力,影响到健康人际关系乃至亲密关系的建立。由此可见,安全的依恋关系为个体日后人际交往心理行为模式奠定了健全的心理基调,是建立成熟交往关系的关键。孩子会把从其主要养育者(父母)处所获得的最早对爱与关怀的体验和感受迁移到其日后与他人的交往关系中。而如果孩子与父母的依恋关系未得到满足,则会影响其今后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的认知,对交往关系的体验,以及对自身的定位与理解。容易变得自私、冷漠,自我中心,怀疑自身,同时对别人充满着不信任。

2 依恋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研究发现,具有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拥有被爱和被支持的经历,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倾向于和重要他人形成友好的关系,对自我和他们都持有信心,认为自己有能力料理好个人的生活事物,善于用建设性的方式来处理人际问题。

而回避型和矛盾型的个体由于过去失败的交往经历所带来的情感痛苦,对依恋抱有排斥感,具有低自我效能感,认为自己不值得爱,也不爱别人,回避交往,将自己孤立出去,喜欢用破坏性的方式解决人际问题,要么回避他人的关爱,要么过度苛求对方,给对方带来感情压力。 (下转第97页)(上接第69页)

3 依恋对大学生人际行为的影响

青年学生在进入高校后,学习生活环境发生改变,逐步脱离原先的生活环境,人际交往面扩大,在这新的环境中,安全型依恋的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积极真诚地看待和对待他人,通常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迅速结交到朋友,发展新的人际圈子。尽快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而不安全型依恋的学生,在新环境中,不能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顺应环境,自信不足,以自我为中心,一方面跟他人有深刻的隔离感,冷漠,孤独,通常被强烈的不安全感和内心冲突所困扰,一方面要求得到他人的关注,在交往中易产生人际交往的认知障碍。

4 对策

首先,清楚认识自我和他人的依恋风格。这有助于我们合理地解释自己在人际交往中行为的原因与特点,并且认识到他人的依恋风格有助于我们选择、调整与他人的交往模式和技巧。

对于非安全型依恋者,在理解其人际交往的歪曲的心理行为模式的基础上,在人际交往中不要过多地苛求对方,求全责备,要理解和包容其脱离常规的行为表现,比如交往中表现出的回避和矛盾心理行为表现,更多地给予其爱与关注和支持,通过交流沟通,使其逐步建立起对别人的积极看法,通过不断的内部强化,以改变其人际交往上的消极认知,学会积极健康的交往行为技巧,引导其以正确的方式看待别人和评价自己,帮助其建立起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

其次,在具体操作上,面对不同的依恋类型个体,我们在交往初期,所使用交往策略和技巧也概不相同。对于安全型依恋的个体,他们在交往上,往往是热情主动的,那么我们则报之以主动暴露一些个人信息的交往手段,以加速两人相交相识的进度。对于回避型的个体,我们认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可能内心热切,但是外表冷漠,那么我们可能就需要更加主动地与他们接触,不因其外在冷漠的言语行为表现,而疏远他们,致使他们无法或者很难迈开交往的第一步。对于矛盾型的个体,他们可能既想交往,又怕被拒绝,那么我们除了积极热情主动与其接触之外,还要通过言语和身姿语对其给予鼓励,增强其交往的愿望,相信自己不会被拒,对别人产生信赖感,以消除和矫正其负面的、歪曲的人际交往经验和预期。同时,人际交往中的碰撞和摩擦不可避免,我们要在了解自己和别人的依恋类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合理合法的处理方式,化解矛盾争端,消除误会,增进人际和谐。

再次,在大学生们进行人际交往中,在清楚认知自身依恋风格的前提下,要有意识地克服自身弱点,学会转换角色,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用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得失荣辱,不要过分注重自我,学会宽容自己,包容别人,能够容忍自己和他人的过失,以及生活中的不尽如人意之处,不因自己的情绪变化而影响人际关系。

综上,个体的成长、发育、成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有挫折问题的产生,个体早年依恋关系类型的特点形塑了其日后人际交往的心理行为模式,制约其人际体验,因此,高校教育者,要抓住青年学生人格形成期的关键,适时发现并引导纠正其因不良依恋类型而导致的病态畸形的交往模式和心理预期,通过后天的积极努力,消除其不良影响,帮助其发展出健全成熟的人际交往模式。

猜你喜欢
养育人际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天下有“完美的养育风格”吗
养育宝宝 专家团来帮你
搞好人际『弱』关系
养育宝宝专家团来帮你
养育孩子 只需温和助推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