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分析与思考

2012-04-29 13:03顾海燕
科教导刊 2012年22期
关键词:挫折心理大学生

顾海燕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就业压力的增加,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大学生的生理、心理、思维等都处于成长过程中,对挫折缺乏全面认识,也缺乏正确的应对策略,需通过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合理利用心理防卫机制等方式来促进大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大学生挫折教育思考

1 挫折及挫折教育涵义

挫折是什么?通俗地讲,挫折就是指生活中做某些事时遇到困难,受到阻碍或者遭遇失败等等,简单地说就是人生的一些不如意,它会让人产生紧张、焦虑乃至悲观失望等消极的情绪反应。

高校挫折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常规教育任务,必须常抓不懈。所谓挫折教育,即老师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客观分析挫折,有意识地进行调整,能冷静地面对挫折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为愿望和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工作中,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锻炼提高大学生潜能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2 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2.1 现状分析

(1)长辈的宠爱降低了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高,他们在家中就是长辈们的“掌上明珠”,全家的爱都集中到他们身上,在这种环境下,他们的要求一般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但家长们大多忽视了对子女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与教育,因而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其抗挫折能力明显较差。

(2)学校、家庭对学生的要求过高,导致学生的心理负担过重。现代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用人单位对于学生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成凤”。所以,从上学时代起,对他们高标准,严要求,达不到要求便训斥甚至处罚,而学校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分数、名次来划分学生的优劣,使学生承受了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负担。

(3)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长期以来,由于围绕“应试教育”转,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升学等硬性指标,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和调整自己的心态,容易放弃努力,轻言失败。

2.2 原因分析

(1)心理原因。大学生是特殊的群体,生理上他们已经是“成人”,但心理上还没有“成人”。由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模式是应试教育,他们在高中时代除了学习,其他方面的能力如抗挫折能力并没有得到发展。另外,在紧张的高中学习生涯中,他们接触社会较少,社会阅历不丰富,当遇到矛盾、挫折、困难时,“挫折心理”障碍也就会随之而来,表现为退缩、依赖性强、冲动等等。心理素质较差是大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根本原因。

(2)教育原因。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学生管理都是采用“我说你听”、“我牵你走”的单向线性传统管理模式,这并不符合大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使得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还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降低挫折容忍能力。另外,学校名气、办学条件、地理位置、教学设施等如果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目标,也会产生挫折感;学风、校园文化、班级的凝聚力等方面,如果不能使大学生产生归属感,那么他们在精神上就难以找到支持力量,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3)社会原因。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加入了世贸组织之后,各项改革打破了沿袭多年的陈规陋习。但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着传统的价值观念,西方思潮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使青年大学生在观念上发生了改变,心理上产生了震荡,容易导致心理失衡。这是当今大学生产生心理挫折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因素。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大学生对自身定位太高,期望值过大,当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失望感,但又未能及时调整心态,从而产生挫折心理。

3 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策略

3.1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挫折

能否正确认识挫折,会直接影响大学生遭遇挫折的情感和行为。在开展挫折教育时,要引导学生明白两点:第一,挫折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生活中,挫折是无处不在的,任何人、任何事都不会一帆风顺,只是对个体影响的程度不同。第二,挫折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挫折具有消极作用,处理不当会影响个体的积极性,降低创造性思维水平,损害身心健康;另一方面,挫折也有积极作用,它可以磨砺意志、激发斗志,增长才干和智慧,将挫折作为通往成功的阶梯。

3.2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高校开展挫折教育就是要指导大学生全面、准确、客观地分析自己,包括外表、身高、风度等外部特征,也包括气质、性格、能力、兴趣、需要、理想等个性特征,以及家庭条件、所学专业、行业背景等等来客观地分析所处环境,正确评价自己的优缺点。通过结合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培训、教育和工作计划来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这样,既可避免因盲目追随、羡慕别人而导致的心理挫折,也可避免因目标、抱负水平过高而导致的心理挫折。同时,高校还应引导大学生对挫折进行正确归因,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要使他们习惯于作个人内部因素的归因,将其学习、生活的成败归因于自己的努力与能力,改变归因于任务难或运气不好等不良归因模式,从而提高耐挫能力。

3.3 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心理防卫机制

心理防卫机制,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挫折或心理压力,适应环境而使用的一种精神上的自我保护机制,也是个体维护身心健康不可缺少的独特的心理过程。为了减轻甚至摆脱受挫而引起的紧张不安、焦虑和痛苦,以谋求自我安全,恢复心理平衡,避免行为失常,应当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心理防卫机制。如:(1)自我安慰。当遇到挫折,感到非常痛苦、焦虑不安时,不妨阿Q一下,告诉自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精神胜利法来自我安慰,有利于摆脱挫折心理带来的痛苦。(2)找人倾诉。当受到挫折后,主动地找亲朋好友交往、谈心,增强自己战胜挫折的信心和勇气,能更理智地去对待挫折。(3)自娱自乐。大学生是青春活力的群体,当挫折来临时,可以和同学、朋友一起出去打球、看电影等,让心情放松,转移注意力,淡化挫折影响力,提高承挫能力。

[1]闵绪国.试析大学生挫折教育[J].北京教育,2006(6).

[2]王丽雅,刘宁.大学生挫折教育与心理素质培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2(2).

[3]叶林菊.对当代大学生实施挫折教育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2006(1).

[4]蒋俊梅.大学生挫折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6).

[5]王泽和.挫折教育与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提高[M].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6(3).

猜你喜欢
挫折心理大学生
看见具体的自己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挫折使我更坚强
心理感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生活需要挫折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