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霞
〔关键词〕 培智学校;智障学生;心
理健康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23—0020—01
如今,心理健康状况对学习、工作及思想的影响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日益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很多特殊教育学校也相继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对各类特殊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校作为一所培智学校,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开设了心理健康活动课,不仅有效解决了部分智障学生的心理问题,而且促进了智障学生养成乐观、向上的精神,有力证明了对智障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通过我校不断的努力与探索,我们认为培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要与学校的办学思想相吻合。正如我校的办学宗旨是“以人为本,为智障学生的生存与发展奠定基础”,围绕这一宗旨,我们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使之具体化、清晰化。在指导思想的指引下,我们根据不同年龄、年级层次智障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需要,循序渐进地开展了侧重点各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之完善化、系统化,从而努力实现提高智障学生心理素质的直接目的,真正实现智力落后教育的目标,为实现办学目标服务。
2.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兼顾“知(心理知识)、行(行为表现)、情(情感体验)”三个维度,更要侧重于外在的行为表现,使教育目标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使智障学生从“怎么做”、“是什么”、“为什么”层层深入,其中“怎么做”是中心内容。智障学生由于自身的缺陷,很难在活动中得到预期的情感体念,但只要他们明白“怎么做”,就已经取得了教育效果。
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选择他们最熟悉、最关心、最喜闻乐见的话题,找到他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中低年级的智障学生,我校充分发挥《生活》教材的作用,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并以动画、视频等直观形象的材料为主,高年级则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活动课涉及的内容不仅要符合智障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还要结合他们的日常生活,呈现他们熟悉的事物。
3. 心理健康教育要以活动为主,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课堂活动的形式可丰富多样,有角色表演、游戏、行为训练、心理短剧、模拟情景等等,不拘一格。此外,智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不局限于课堂活动,应与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教育训练相结合,采用集体教育、小组活动、个别交谈、个别辅导等不同形式,利用校际集会、团队会、联谊会、风采展示活动等活动契机,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进去,提供全方位、全程跟进的心理健康教育。
4. 心理健康教育要有广泛的联系与配合,需要广泛的支持系统。社会可为智障学生创设积极向上的心理大环境,学校可为智障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知识内容传授和行为方式训练,家庭可为智障学生树立言传身教的好榜样。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宣传,争取家长和社会的认同和支持,形成教育的合力,尤其是要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贯穿和渗透在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使全体教师参与,持之以恒地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活动。
有效的教育方法从来都与受教育者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及教育内容密切相关。而智障学生的认知能力差,如果单纯地进行课堂讲授,他们很难理解知识,无法明白“怎么做”、“是什么”和“为什么”,很难收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为此,我们在对智障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注意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同时注重方法的针对性和趣味性。对于年龄较小的智障学生,我们可采用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角色表演法、观察学习法、行为训练法等。而中年级的智障学生其心理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认知能力已获提高。我们可采用课堂讲授法、情境教学法、行为矫正法、个别辅导法等。对于年龄较大的智障学生,选择方法的余地也就越大,这时我们可采用行为巩固法、辨析法、实验法、倾听法、咨询法等。不管采用什么方法,我们都要意识到智障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是什么,都要明白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效果是事半功倍,进而再进行选择。
??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