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颖颖
摘要 竹内实是日本战后最早开辟现代中国研究的代表性学者,在战后日本的中国研究领域中处于开创者和泰斗的地位。被当今日本学术界称为“毛泽东学”的权威和“现代中国研究第一人”。尤其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研究者,他在日本学术界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竹内实的毛泽东研究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毛泽东生平研究。
关键词 竹内实 毛泽东生平 研究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为力求准确、深入研究毛泽东,竹内实先后写过三本毛泽东传。从1966年《毛泽东传》到1972年《毛泽东的生涯——调动八亿人民的魅力的源泉》,再到1989年《毛泽东》。竹内实对毛泽东的描述从生活背景、家庭情况到毛泽东整个人生经历,再从毛泽东的人格和思想形成到成为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竹内实对毛泽东的研究层层深入,逐渐全面成熟起来。竹内实描述了毛泽东一生的坎坷经历。在他看来,毛泽东一生并不平坦,可以说是在没有道路的历程中走过来的。他还认为毛泽东一生与中国革命相互重叠,没有毛泽东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毛泽东改变了中国革命史。当然,“如果没有普通的中国民众做基础,毛泽东现在不会被全世界所知道。而没有毛泽东,中国民众也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生活。”①
1 毛泽东是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竹内实认为,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处于寻找人生出路的阶段。在毛泽东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前,经历了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历程,这一时期毛泽东对未来的目标还不明确,犹豫不决,支撑他的是狂热的浪漫主义,属于不稳定时期。“评价这个时期的毛泽东,与其说他是马克思主义,不如说他是无政府主义;与其说他是马克思,不如说他是克鲁泡特金更好一些。”②在竹内实的眼里,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是具有英勇豪杰气概的浪漫青年。
1920年,27岁的毛泽东在北京期间阅读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这三本书给毛泽东给了他深刻影响。从此以后,毛泽东决心要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再也没有动摇过。在竹内实看来,尽管这个时候毛泽东已经有了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觉悟并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但他当时对中国革命的见解还不成熟。虽然对革命运动满腔热忱,可只能说在暗中摸索。这一时期,毛泽东处于被排挤时期。但这并没有让毛泽东放弃自己所相信的革命道路。竹内实认为,毛泽东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革命。他不顾自己的处境,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毅然敢于冲破“维护共产国际的权威和中国共产党的铁的纪律的框架”。③竹内实钦佩地说毛泽东当时的心境可以用“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来形容。最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对党和军队的领导权。竹内实被毛泽东的胆识和气魄深深折服。
解放后,毛泽东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中国解放初期,无论经济还是文化都很落后,可以说是“一穷二白”。需要解决的问题堆积如山。为了迅速改变这种落后的面貌。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系列改造。1956年,毛泽东做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对当时的“矛盾”和“问题”做了十项归纳。竹内实认为这十条归纳不仅是对国家的基本框架的概括,还是对管理经营方面的构想。《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对当时视为绝对的苏联模式——重工业优先政策提出了异议。在这一点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④不久之后,毛泽东又发表了长篇讲话《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详细论述了这些关系。竹内实强调说,讲话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第十条“中国工业化的道路”。这让他感觉到终于看出毛泽东构想的“国家”的轮廓。在竹内实的眼里,毛泽东不仅带领中国共产党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建立了基本的框架。
马克思曾说过:“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⑤竹内实认为毛泽东就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实践家。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他又认为毛泽东思想是在毛泽东正确的思想观念基础上融入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髓。也就是说,毛泽东是在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或是“哲学”的这个基础上接触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继而把这种思想传播给整个中国共产党,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竹内实认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其中既有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成分,又有自己的创新和特点。
2 毛泽东思想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竹内实认为毛泽东的思想同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关。竹内实发现,毛泽东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后,思想水平比过去有所提高,但并没有完全抛弃过去的思想,即主要受中国典籍文化、湖南学风以及中国传奇小说的影响。
首先,毛泽东的思想深受中国典籍文化的影响。毛泽东从小熟读经书,孔孟老庄的思想从小就深深地影响着他。在竹内实看来,毛泽东在整风运动中通过自我反省、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方式来提高党员的素质修养,正反映了孔孟提倡的“吾日三省吾身”、“不讳疾忌医”的思想。毛泽东甚至要求红军不能拿老百姓一针一线,从这些细微之处以“德”提高党员素质,净化党员灵魂。这充分体现了儒家提倡仁、义、礼以及“仁者爱人”和“为政以德”的思想。毛泽东重视公平,提倡土地公有制,将土地平分给农民。毛泽东这种平均主义思想也来源于儒家的“公天下”的思想。“吃饭不要钱”是人民公社成立初期老百姓常说的话,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一天三餐免费吃饭。毛泽东这种乌托邦思想来自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另外,还来源于1871年的巴黎公社发表的纲领。竹内实认为毛泽东在国家建设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一些观点带有空想主义色彩。
其次,竹内实在文章中多处提到毛泽东深受湖南历史文化传统影响。湖南文化是一种区域性文化,其深受宋、明时期理学思想的影响。湖南人都是顽强的实干家,具有不屈不挠的性格,毛泽东深受杨昌济、王夫之、曾国藩等人的影响。杨昌济是毛泽东最尊敬的老师。杨昌济尊崇儒学,他的讲义是古今中外名著的荟萃,其中引用了许多曾国藩的名言。而曾国藩提倡尊重孔子,读儒教之经典,同时把儒学与个人社会联系起来进行总结,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行。竹内实认为毛泽东的“阶级斗争”的哲学思想就是“对曾国藩的‘大本大源产生了共鸣,不断探索‘大本大源的结果。他走上马克思主义,进而不断探索‘大本大源,终于悟出‘阶级斗争,并且认定这是最终的‘大本大源——‘本源”。⑥
最后,毛泽东还受中国传奇小说的影响。毛泽东从小迷恋传奇小说,《岳飞传》、《水浒传》、《隋唐演义》、《三国志演义》和《西游记》都是毛泽东爱不释手的读物。革命期间,毛泽东还学《三国志》里诸葛亮向红军战士进行宣传鼓动,并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以《水浒传》故事作例证讲解战术。毛泽东反对只下达命令,通过宣传鼓动来提高红军战士的阶级觉悟,从思想上唤起他们的革命英雄主义。在竹内实看来,毛泽东军事思想中充满着英雄豪杰的智谋。
3 爱国主义精神、民族主义精神、英雄主义气概
竹内实认为,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早在东山小学接触“近代教育”就萌发了爱国主义使命感。“他读了诉说中国面临解体危机的小册子后,时刻不忘中国的命运和人民的责任。”⑦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上学时,毛泽东和他的伙伴们提出的口号是“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在竹内实看来,他们进行冷水浴和游泳,都不仅仅为了增强个人健康,而是提高体质,以此端正民族风气、增强国家实力。毛泽东这些做法继承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即认为被授予重大使命的人,首先要接受精神和肉体的锻炼。如《孟子》中所说:“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句话也足以代表毛泽东当时意气风发的思想。20世纪20年代党内教条主义占上风,由于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他成为了党中央的谴责目标。在竹内实看来,这正是“他从革命实践的立场开始对中国革命展开革命性的批判”。⑧竹内实高度评价说:“从中国的辽阔程度来说,井冈山是面积狭小的高原盆地;但从革命遭到绝望性的失败来说,如同在黑夜中点起了小小煤油灯。在这里,他自主地挖到并正在深挖中国革命的矿脉”。⑨竹内实被毛泽东坚定的革命实践的精神折服。另外,毛泽东为了提高红军队伍的整体素质,他把军队变学校,对每位红军战士从文化上、素质上进行思想教育,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整风之后,党内风气为之一新,党员清廉无私,党内每一个人都变得谦虚、质朴。竹内实说毛泽东不仅是一个革命者,更是一位学者,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教师。
注释
① 竹内实文集(第一卷).回忆与思考.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1:95.
② 竹内实文集(第四卷).毛泽东传记三种.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1:97.
③ 竹内实文集(第四卷).毛泽东传记三种.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1:143.
④ 竹内实文集(第四卷).毛泽东传记三种.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1:236.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55.
⑥ 竹内实文集(第四卷).毛泽东传记三种.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1:209.
⑦ 竹内实文集(第四卷).毛泽东传记三种.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1:7.
⑧ 竹内实文集(第四卷).毛泽东传记三种.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1:18.
⑨ 竹内实文集(第四卷).毛泽东传记三种.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