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体系研究

2012-04-29 11:19詹义清邓谨
科教导刊 2012年26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媒体高校

詹义清 邓谨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开展受到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新媒体环境的形成,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挑战,为此,应该适应新媒体环境的要求,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由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机制等构成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体系。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创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下同)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而环境是构成思政课教学过程的要素之一,是思政课教学的外部条件。目前,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而形成的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交流沟通的主要渠道,大学学习的新媒体环境也因此形成,并对传统教学活动形成了巨大冲击,因而探索适应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学习特点要求的思政课教学体系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对的重大课题。

1 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发展状况

新媒体,也称“多媒体”或“全媒体”,是二战以后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而形成的新兴媒体。目前人们普遍把新媒体看作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新型信息媒介的总称①。新媒体借助于多种媒体形式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具有开放性、虚拟性、自由性、信息的丰富性等诸多特点,因而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交流沟通的主要渠道。大学生是网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抽样调查显示,97%的大学生使用过互联网,45%的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1小时,36%的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3~5小时②。

2 新媒体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挑战

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的:“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新媒体环境的形成,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方式, 在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形成了极大挑战。

2.1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导型教学理念的消解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可以快捷的获取信息,轻松地获得比课堂教学更全面、更丰富、更有趣的知识,无论什么问题都可以方便地在网络上找到答案,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师的知识依赖程度大大下降,比起传统的“接受式教育”,大学生更倾向于“自我教育”。而且新媒体环境的无中心、无权威和自由平等等特性也促进了大学生自觉意识和自主意识的觉醒,不愿一味顺从和接受思政课教师的观念,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造成了传统的教育权威被消解,师道尊严的传统文化在大学生“自我挺立”的新媒体时代的逐渐失落,在削弱了思政课教师信息和理论权威角色的同时,也消解了高校思政课教师主导型的教学理念。

2.2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单向传递式教学方法的挑战

目前高校思政课常用的教学方法虽然多样化,但从本质上来讲,仍然没有脱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输、学生接受”的传统的以信息单向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范畴。新媒体环境下,无论是QQ、BBS,还是论坛、博客,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信息的双向传递,而且新媒体开放性、虚拟性、自由性等特点,也促使在新媒体环境中成长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通过充分参与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这就对高校思政课单向传递信息式的教学方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3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封闭僵化教学内容的冲击

新媒体环境的形成,使大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增加,获得的信息量增多,而且获取信息也比较迅速、便捷,学生可以借助新媒体了解到思政课相当一部分内容,因而课堂上教师再次讲解时,学生就会产生接受信息上的过度疲劳和厌倦情绪,不利于思政课教学的开展;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活跃,观念新,不仅关注社会问题,也关注自身的成长、发展和需求,重视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生活及日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这样一来,以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去面对占有大量新鲜信息的学生就成了新媒体环境下思政课教师面临的新问题。

2.4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分散独立式教学机制的质疑

通常情况下,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管理、运行、评价等活动是分开独立进行的,这有助于思政课的精细化和专业化管理。但是,新媒体环境下,由于思政课借助于新媒体技术在大学生生活中延伸,要及时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管理,保证思政课教学的顺利运行,尤其是结合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的思想、表现情况和接触思政课相关信息、资源的积极性等对其形成客观真实的评价,就要求教务处、学生处、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等机构和人员及时沟通,交换信息,形成把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管理、教学运行和教学评价等结合起来的一体化综合性教学机制。

3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教学体系的构建

为了应对新媒体环境的挑战,思政课教师必须开拓创新,更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机制,构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创新教学体系。

3.1 树立教师——学生双主体型教学新理念

教学理念的更新是新媒体环境下构建高校思政课创新教学体系的突破口。新媒体环境下,思政课教师一方面应该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思想、行为发生的变化,主动迎接挑战;另一方面也要转变观念,变被教育者从“被动接受”的角色为“主动参与”并进而成为“教学主体”,把思政课“居高临下”的灌输转变为平等的交流互动,在教师——学生双主体平等的交流参与中,通过隐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将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渗透给学生。在树立教师——学生双主体型教学理念时,首先要尊重学生,肯定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其次,要尊重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发表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3.2 探索信息双向传递式教学新方法

教学方法的更新是新媒体环境下构建高校思政课创新教学体系的手段。思政课教师必须认识到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掌握的信息量增加的事实,变教师单向向学生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双向传递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采取参与式的教学方法,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具有创造性地介入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在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的基础上,也将学生占有的信息传递给教师;第二,联系课程内容、社会现象和国内外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主题演示或演讲,通过课件和语言把学生占有的信息传递给教师,然后再通过教师的总结和点评,过滤掉其中不准确甚至错误的东西,把正确的价值观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方法传递给学生;第三,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将思政课教学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利用QQ 及QQ群、E— mail、BBS、飞信、博客等新媒体随时进行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换。

3.3 组织开放性结合式教学新内容

教学内容的创新是新媒体环境下构建高校思政课创新教学体系的核心。适应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新要求,思政课教师可以尝试组织开放性结合式的教学内容。开放性结合式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就是从时代要求的视角出发,针对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和新媒体环境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主导性内容的基础上,立足现实多样性的需要,适当扩展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等内容,积极回答时代命题,把思政课教学内容和大学生生活、大学生特点和社会现实紧密结合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能够消除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反感和抵触情绪,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推动学生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即“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③。

3.4 构建一体化综合性教学新机制

教学机制的创新是新媒体环境下构建高校思政课创新教学体系的保障。新媒体环境下,思政课教师可以尝试与教务处、学生处、辅导员等联合,一方面联系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社会热点问题,组织大学生进行专题活动,开设主题网站,邀请名家举办讲座,并将大学生的参与和反馈情况纳入思政课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考评中,另一方面通过手机、校园BBS、微博等覆盖面大的平台开展大规模的网络调查和教学意见、建议的征集,实现思政课教学与文化素质教育、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以及创新精神培养的有机结合。当然,在这个教学机制中,实施教学管理、教学运行和教学评价的主体之间也有必要的分工,不同的环节实施主体也不同,但它们之间更重要的是合作、联合,并基于这种关系进而形成一体化的机制。

马克思曾经指出: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在新媒体环境下要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必须以教师——学生双主体型教学新理念为统领,以信息双向传递式教学新方法为手段,以开放性结合式教学新内容为核心,以立体化综合性教学新机制为保障,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积极在实践中探索。

基金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思政部思政基金“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创新研究”成果

注释

① 蒋义刚.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要素分析[J].南方论刊,2009(11):58—59.

② 朱琦.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文教资料,2010(3):151—152.

③ 余东晖.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考[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09—112.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媒体高校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