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飞
新课程改革让学生的被动地位得到了一个“大翻身”,学生以前的被动学习和被动接受变为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等新的学习形式.新课程改革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再是以知识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正是通过正确的引导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主动思考、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主动实践等.特别是对于高中数学而言,“动”起来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十分必要和奏效.因为,高中数学知识逐步走向了抽象化和枯燥化,学生面对难度不断提升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常常缺乏兴趣和信心.而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让其全身上下都“动”起来,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数学殿堂的乐趣所在.以下笔者从几个实践教学实例,分析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
一、让学生的心“动”起来
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首先得让学生的心“动”起来,因为心是一切行动的根源,学生只有从心底对数学知识感兴趣、有热情,才能促进其走向数学学习的大道.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起源于上课之初,生动有趣的情境导入能让学生的心得到振奋并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因此,数学课程的课题导入模式对于学生产生心“动”是十分重要的.如笔者在进行“曲线的参数方程”的教授时,我就向学生发问:“有谁看到过蠡湖公园的摩天轮呢?谁能给大家描述一下它的样子呢?”接着运用多媒体图片向学生展示了以下两幅图片:
课堂上发出了阵阵叫好声,大家都被摩天轮的美丽和壮观吸引了.接着笔者趁热打铁向学生发问:“大家想了解摩天轮吗?想知道你坐在摩天轮上经过一定时间你的位置吗?”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想.”由此导入了本节课的学习.正是通过生活情境的再现,笔者向学生再现了现实中学生所听过、见过的摩天轮,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在振奋和共鸣中激发了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的心随着数学情境的再现“动”起来.
二、让学生的脑“动”起来
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如果能够主动动脑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促进数学知识的学习.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出的,在人的心灵深处都会有一个固有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究者.正是这种需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脑真正“动”起来.那么,如何让学生的脑“动”起来?探究式学习模式,正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实践证明,问题的巧妙设置能够不断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主动进入探究式学习模式.例如,笔者运用了让学生猜价格方式不断理解二分法和取值范围的思想.笔者在课堂上拿出一款手机让学生猜手机的价格,通过三组方案进行:随机猜测、按照固定的增加或减少值、取价格范围的中间值.而教师只是提示学生多还是少了,学生在不断地猜测中积极主动地思考运用二分法和取值范围的数学思想.
三、让学生的口“动”起来
虽然数学不像语文和英语学科,需要大量的口头练习培养语感,但是并不代表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要像聋哑人一样只用眼睛和手.不断的表达和交流,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而且能够通过相互的交流取长补短.合作交流不但是师生之间的一个互动模式,也是学生之间增进交流和友谊,传递知识的有效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就将学生分成固定的小组,每个小组4名学生.例如,在进行方程有没有实根的学习中,笔者利用三个方程式y=x3+2x-1,y=x3,y=1-3x,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作函数的图形去探索方程有没有实数根、有几个实数根.学生接受到问题之后进行小组间的合作探究,在得出结果之后每组派一名组员讲解探究结果.通过这种模式学生不断地在合作中获得了交流,而且在讲解的过程中“动”口将知识说出来,进一步强化了知识的学习.
四、让学生的手“动”起来
理论来源于实践.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知识最直接的感官经验,也是学生接受经验变为直接经验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使得知识变抽象为实践,也使得学生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得到了增强.对于高中数学而言,许多知识的学习具有可操作性,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来学习知识.在“古典概型”的学习中,笔者利用了学生喜爱的扑克牌进行操作,课前教师让学生每人都准备一副扑克牌,让学生把大小王去掉,并从中任意抽取一张,问:抽到自己喜欢的花色的可能性是多少?学生在不断的动手操作中,让概率知识不断形象化,在操作中了解了概率知识.
以上,笔者对让心、脑、口和手“动”起来几种教学实践进行了浅显的分析.实践证明,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多种器官和思维都“动”起来,能够更充分地让学生融入课堂知识的学习,而且学生能够以一种活跃和积极的姿态进入知识的海洋.但是笔者深知,教学是一项不断反思和完善的过程,在以上的教学中笔者还存在不足之处,还需要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依据数学课本和课堂的实际进行有的放矢的设置.这是一条任重道远的过程,需要广大教育者勇于探索,勇于面对艰险,才能最终踏上理想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