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洪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广大教师逐渐明确拓展语文学习资源的重要性,课堂上注重运用多媒体技术,为静态单一的课堂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一、适度拓展,可以突破时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多媒体课件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让学生看到、听到不易直接看到、听到的事物、现象和过程,从而大大丰富教材内容。如《詹天佑》一课描写的是清朝末年的事,距今已一百多年,和跨世纪的学生可谓是相隔甚远。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卫星准确发射太空、尖端技术层出不穷的现实,该如何用一条铁路发起当代小学生浓浓的爱国情怀呢?依据多媒体能够通过声、光、色把远的事物拉近、把抽象事物变实这一点,可以在教学中设计多媒体超文本的教学软件,向学生展示詹天佑修建铁路时的历史背景和详实资料,从而拉近学生与詹天佑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二、适度拓展,可以丰润文本,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每篇文章的背后蕴涵着丰富的内容和情感。有时,作者因为特殊需要而含蓄表达甚至留白。如果在留白处进行拓展,既开拓了视野,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感悟文本,也有助于感情的升华,情感的迭起。例如,在教学第十册《只有一个地球》时,抓住“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一句的中心词“可爱”“易破碎”进行教学。多媒体演示:音乐声中,桂林山水的美、黄山的奇……一一出现在学生面前。我们的地球多美呀!再用多媒体演示:工业污染使环境受到破坏:河水浑浊,小鱼死亡;树林被乱砍滥伐,山上一片荒芜。我们要保护地球,因为地球太容易破碎。
三、适度拓展,可以品味语言,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
教师在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的同时,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如《翠鸟》的教学,在朗读感悟描述翠鸟外形的句段时,适时地展示翠鸟不同姿态的图片;在欣赏翠鸟捉鱼、低飞等生活场景时,适时补充介绍相关资料,使得拓展的内容与文本有机地融合,让学生真正感受翠鸟的美,感受课文描绘的意境美。
四、适度拓展,可以点化难点,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选择拓展的教学资源如果具有震撼力,把难以想象的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与作者产生共鸣。它们既是一种对文本的拓展,又反哺了对文本的感悟,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更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教学《荷花》一课时,引导学生理解“我仿佛也成了一朵荷花”是一个难点。如何突破难点呢?先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满池荷花。它们姿态各异,看着看着,我仿佛也成了一朵荷花。接着,多媒体演示:我在荷花中翩翩起舞,满池的荷花也随我一起翩翩起舞,蜻蜓向我飞过来,告诉我飞行的快乐;小鱼向我游过来,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小作者的观察想象,整个难点的突破是在欣赏的过程中完成的。
总之,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和利用其他教学资源,以丰富学习内容,拓展学习时空,把文本的语言、情感等内化为语文能力,既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又可以让学生加深课内所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