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学生主体,教与学相结合

2012-04-29 00:44徐丹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年24期
关键词:线段规律直线

徐丹

在素质教育观下,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加强,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主动的去思考所要学习的知识,把要学的知识与技能理解透彻. 而教师则要在这个过程中,充当知识的引导者,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理解和再创造,克服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 笔者将在下文就一些较为实用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一、设置疑点,强化学生主动思考能力

学生只有在碰到问题的时候,才会主动的去思考.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适时的设置一些疑点,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探索. 所谓的设置疑点,其实就是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最后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进行深入剖析,在不经意间准确、牢固地掌握新知识.

例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在掌握“a2 + b2 = c2”这一基本公式的同时,对其所产生的条件,即“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a,b表示的是直角边,C表示的是斜边”有更深刻的记忆,笔者就采用了“给学生设置疑点”的教学思路. 为此,笔者在课堂上讲完勾股定理之后,设计了这些问题:

问题1:在三角形ABC中,已知:a = 3,b = 4,则c = ( ). 问题一出,学生们就异口同声的地回答:“c = 5. ”

此时,笔者再问:“确定吗?”学生们开始有点犹豫,有的说是对的,有的说不对. 此时,笔者顺势引导,请认为不对的学生起来解释说明.

学生回答道:“少了一个条件,三角形ABC必须是直角三角形. ”

问题2: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a = 3,b = 4,则c = ().

学生们又不约而同地回答:C = 5. 笔者没有做任何表示,而是看着学生. 因为有了前面的经验,部分学生开始分析题目,查看勾股定理的条件,大家都在认真思考着.

终于,有学生说:“C不一定是斜边. ”

笔者追问:“那谁会是斜边呢?”

全班同学又开始进入了新的思考,此时笔者再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有学生回答案:“a、b、c都有可能是斜边. ”

但有的学生马上说:“不对,a最短不可能作斜边. b或c才可能是斜边. ”

这样,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意识到了本道题需要分类讨论,也就能够在日后处理这类问题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经验,不至于照本宣科,生搬硬套.

二、变式演练,发散学生思维

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上看,要想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旧模式,就需要通过更为灵活的教学策略去带动学生. 事实上,学生要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需要形成多种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 如果学生能够从一个问题,看到更多的问题,那说明学生的思维具有发散性,而不是只为解决问题而看问题.

为此,笔者采用了 “变式演练”的教学策略,也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拓展延伸. 比如,在学习直线、射线、线段、角的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在解决一系列问题中,遇到这样常见的问题,“一条直线上有4个点,图中有几条线段”,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进行了拓展延伸:

① 面内有5个点,且任意3个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你能确定多少条直线;平面内有n行(n ≥ 2,n为正整数)个点,且任意3个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试推出共确定多少条直线(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并归纳总结出其中的规律.

② 一条直线上有3个点,有几条线段;一条直线上有n(n ≥ 2,n为正整数)个点,有几条线段(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并归纳总结出其中的规律.

③ 从一个点出发引出两条射线组成1个角,在这个角的内部引出1条射线则有几个角;在这个角的内部引出2008条射线则有几个角. 并归纳总结出其中的规律.

提出问题后,笔者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合作,经过一番讨论后,个个小组进行了回答.

小组1回答(第①题):

“我们发现这样的规律,当,n = 2时,可以确定1条直线,当,n = 3时,可以确定(1 + 2)条直线;当n = 4(任意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以下均是如此情况)时,可以确定(1 + 2 + 3)条直线;当以n = 5时,可以确定(1 + 2 + 3 + 4)条直线,当n = 6时,可以确定(1 + 2 + 3 + 4 + 5)条直线……当平面上有n个点(n ≥ 2)时,可以确定(1 + 2 + 3 + 4 + 5 +… +,n - 1)条直线. ”

事实上,其他小组的学生也总结出了类似的规律,笔者在总结学生的回答之后,再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公式:2(n ≥ 2,n为正整数),这样就达到了本次课堂教学的目的了,即让学生能够自己探索规律,找出同类问题的解决之道. 而运用类比的思想,学生也顺利的对其余的2道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得出了相应的规律.

三、总结提问,强化学生记忆

由于初中学生学习任务比较重,每一门课程都有相应的课后作业,如果只是以作业来让学生强化知识点,那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因此,笔者适当的采用“问题总结”的小策略,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 为此,笔者在课后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

(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能独立解决问题吗?

(2) 通过学习,你能够掌握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

(3) 本节课你有哪些体会?

(4)上述问题中你体会最深的是什么?

用这样的形式,带动学生进行小结,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同时又能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四、结语

总之,只有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学生自主探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也才能提高整个教学的质量. 这就需要教师正确的处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营造开放、自主的课堂氛围.

猜你喜欢
线段规律直线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怎样画线段图
我们一起数线段
数线段
画直线
两条直线 变变变
画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