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征
[摘 要]欧债危机是自2008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国际金融事件,欧元正面临问世13年来最严重的生存危机。危机爆发的导火线是巨额财政赤字,根源却在于欧元区体制性缺陷和欧盟内部结构性缺陷等深层次矛盾。本文通过分析危机的产生原因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欧债危机 成因 启示
一、欧债务危机的爆发及演变
2009年年10月20日,希腊财政部长宣布2009年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达12.7%和113%,远超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和60%的上限,此信息引起市场恐慌,惠誉、标准普尔和穆迪等信用评级机构随之下调了希腊政府的主权信用评级。2010年4月,标准普尔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进一步下调至无法融资的垃圾级别,从而拉开了欧债危机的序幕。此后,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意大利等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也被相继下调。2011年9月,穆迪调低了法国两家银行的信用评级,欧债危机由欧元区边缘国家向核心国家蔓延。
自危机爆发以来,欧元大幅贬值,金价上升,油价下降,避险需求激增;国际资金从全球房市和股市流出,资产价格大幅下降,全球股市普遍缩水。危机可能会遵循“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危机”的传导途径,形成金融危机二次探底,影响全球经济复苏。
二、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
1.欧元区制度设计先天不足
欧元区成员国虽有统一的央行与货币政策,但在财政政策上却各自为政。这种制度架构上的缺陷为危机的爆发与扩散埋下了隐患。面对危机时,欧元区成员国无法依据自身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以熨平经济波动,只能借助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复苏。欧盟27国中22国的赤字比重高于《公约》规定的3%的上限,14国政府债务占GDP比重超过60%。过高的债务负担使政府产生信用危机,国债收益率急剧上升,政府融资成本大幅增加,偿债链条断裂,引发危机。
2.欧元区经济结构失衡
欧盟大多数成员国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依靠周期性产业;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第三产业;国民经济外部依存性高,易受危机冲击。金融危机爆发后,过度依赖外部需求使其支柱产业受到明显的冲击。缺乏内在增长动力使各国纷纷采取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措施,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水平大幅上扬。
欧元区各国之间经济状况存在差异,核心国家与外围国家的经济体系差别较大:核心国家拥有巨大的贸易盈余并向外围国家提供贷款,而外围国家负债较重。
3.缺乏完善的监管体制和救助机制
多年来欧元区成员国对《公约》三条基本财政门槛规定置若罔闻,27国中仅有3国达标。欧盟没有完善的监管体制,同时缺少具有强制力的政治联盟来确保成员国遵守上述规定[1]。
欧盟27个主权国家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利益诉求不相同。缺乏了完善的救助机制和退出体制使得成员国在政治、经济协调发展上失去了保障。希腊危机爆发之初,核心国家为维护自身利益,在救助问题上相互推搡,错过了救援最佳时期。“蝴蝶效应”使小规模的希腊危机最终威胁到欧元区的生存。应对危机的过程中,欧盟既没有惩罚成员国的法律权限,又没有独立做出决断的政治权力,只得在听任各国在讨价还价中陷入一片混乱[2]。
4.老龄化与高福利增加政府负担
欧洲高福利、高工资、高消费的社会体制,增大了财政支出的压力;人口老龄化、高失业率,极大地抑制了欧元区竞争力的提升。
目前欧盟的平均社会福利支出占GDP比重达30%,远高于美国(16.3%)和日本(19.1%)。随着国民福利待遇日趋提高,经济增长缺乏内涵动力,依赖外债维持财政运行。当经济处于上行期时,高福利和高赤字尚可维持;一旦经济进入下行期,以债养债使希腊的主权信用风险逐步升级。与此同时,欧盟人口老龄化严重,出生率降低。2015年起,欧盟整体将进入人口负增长。劳动力的大量缺失及高额的财政赤字成为制约欧盟长久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1.重视和防范地方债务风险
欧债危机的直接导火索是各国政府的高负债与高赤字。我国地方债务呈现规模大, 投融资平台数量多;政府多头融资的特征。2010年底中国政府总负债约占GDP 43.9%。其中地方政府性债务远高于中央,约占GDP 26.93%。
良好的债务体系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我们要坚持审慎原则,采取必要措施完善地方债务管理机制。一方面,加强对国家财政预算和各级政府债务的监管,规范政府财政收入的规模、渠道和来源。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地方债发债主体向市场化方式转变,鼓励民间资本对较好盈利性项目投资。
2.加快经济结构转型
欧债危机与国家经济结构失衡,缺乏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关。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有待发展的问题。
2010年我国三大产业贡献率分别为3.9%、57.6%、38.5%,农业水平较弱,投资占比偏高,消费占比偏低。因此在我国未来的发展战略中,我们一方面应尽快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以内生性增长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格局;另一方面,应加快对科技创新和发展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努力推动优势产业持续做强。
3.建立适度社会保障体制
过于优厚的社会福利制度成为欧元区政府财政赤字最主要的负担,其导致的高失业率也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增长的障碍。
一国的福利政策、工资水平、社会保障措施应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综合国力相适应。超过一国经济财政承受能力的社会保障体制将会使国家面临财政赤字;而标准过低也会使人民生活失去保障。我国只有建立健全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GDP增长的水平和国家的承受能力相适应的“适度工资、适度福利、适度保障”的社会保障体制,才能保证社会稳定、持续、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帆.欧债危机与美国债务风险的比较分析[J].欧洲研究,2010,(4):17-25.
[2]姚铃.欧债危机路漫漫中欧经贸待考验[J].国际贸易,2011,(9):4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