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琴
(大方县牛场乡中心小学,贵州毕节551600)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数学课堂创设成充满活力场所,从而扬起学生的思维风帆,并让他们在思维的大海上迎风破浪。创造高效的数学课堂,让他们积极地感受获取知识的过程。创设高效的数学课堂,应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营造气氛,让学生动手操作,感受过程,在教学中践行民主,促使互动,适当表扬,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关键词创设;高效;数学课堂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让学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成为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数学课堂创设成充满活力场所,从而扬起学生的思维风帆,并让他们在思维的大海上迎风破浪。创造高效的数学课堂,让他们积极地感受获取知识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营造气氛
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教材中许多例子都是生活的翻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来教学数学知识,在此情况之下,学生因极强的亲近感而容易理解接受数学知识、技能。小学生阶段,学生有着极强的好奇心、自尊心,同时,活泼好动是其主要特点。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性格特点来设计教学方案,充分地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数学课堂。例如,在教学“分子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比较”时,可创设分西瓜的案例:分子代表西瓜数,分母表示参与分西瓜的人数,很显然,学生容易理解分同样多的西瓜,参与分的人越多,每个人分到的就越少。学生容易理解这一点,更容易从实验中得出分子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比较规则:“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另外,还可以用利用实物教具进行演示。
二、动手操作,感受过程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试。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是最牢固的也是最有价值的,更可贵的就是感受整个操作过程。小学阶段,学生的感性思维和具体思维较强,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较弱。教师遵循此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参与,同时教给学生具体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感受过程,获取知识和技能。在教学“元、角、分”时,可以模拟购物场景,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部分学生扮演购物者,让学生在购物中感受和获取信息,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
三、践行民主,促使互动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课堂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并且得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只有在民主的前提下才能保证互动。例如:学生觉得老师的方法或者结果不妥时,要允许学生一一道来,不要抱着教师我就是权威的态度。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教”,更何况有那么多学生呢?互动是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互动,可以及时反馈教学成果,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方案,采取应对措施。
四、适当表扬,促建自信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运用表扬策略。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辅以适当的表扬。表扬就像学生黑暗中前行的路标,对学生学生的引导作用非常巨大。例如:在练习时,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给予鼓励的眼神或者是言语,将大大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一般而言,学生得到老师的表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就会更进一步地去发现问题,发挥前所未有的想象力,从而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极大地发展创新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对优等生需要先抑后扬,对后进生的话主要以扬为主。
有人说“苦不苦,学习尤甚长征二万五”,显然这种说法有些极端。但是,学习确实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数学本身包含了许多枯燥无味的东西,特别是计算的学习。学生的领悟能力都是有差异的,同样的计算题,有些学生可能几分钟就学会了,而有些同学可能一节课甚至更长时间也学不会,如果老师不及时去关注这样的学生的话,那么这些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失去信心就不想学,不想学就学不好,学不好更不想学,这样恶性循环,什么都完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后进生,深入了解学生的状况,及时帮助信心不足或没有信心的学生尽快建立自信。最贫穷的人不是分文没有的人,而是丧失了自信的人。
总之,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营造气氛,让学生动手操作,感受过程,在教学中践行民主,促使互动,适当表扬,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只有这样,才能创设高效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