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
摘要: 英语一词多义现象十分普遍,给学习者掌握词汇造成了难度。然而,从认知角度上讲,英语词汇中的多义现象很多都是从本意通过隐喻延伸而形成的。了解这一现象,对于我们把握英语词汇的一词多义有积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隐喻及其分类,然后以“up”为例,根据引申义与核心义的距离远近,从表层、中层、深层几个方面论述了其隐喻含义。论证隐喻分析是我们了解词义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 up一词多义现象认知隐喻词汇习得
1.引言
目前,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得到了空前的重视,然而就英语学习的整体效果来看,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一个普遍的问题是英语词汇量少,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对已经认识的单词,只了解其表层意思,对其隐喻含义知之甚少,更不用说运用到写作中丰富自己的英语表达。而这一问题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写作词汇贫乏,没有新意,写出来的句子也不地道。词汇问题显然成为了英语学习上的拦路虎,打消了学习者的积极性。
认知隐喻为我们认知英语词汇的意义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英语中相当部分词汇的引申含义都是通过隐喻得来的。通过隐喻这一视角找到词汇各义项之间的内部联系能为我们更好地掌握词汇的意思,是解决词汇记忆的有力工具,对于英语词汇的教与学都具有重大意义。
国内许多学者开始在隐喻这一领域进行有益探索。姜孟(2006)通过对英语专业学生的一次实证研究中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即便是英语专业的学生,隐喻能力也依然很低;蔡龙权(2005)从隐喻的普遍性、功能性和学习隐喻表达的迫切性讨论隐喻表达是外语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命题,并建议把它设为外语教学的目标;陈朗(2010)提倡把隐喻理论全面应用到词汇、阅读、文化等二语习得环节中。由此看来,加强隐喻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是为英语教学提供新思路的必然要求。然而,认知隐喻还未在国内英语教学上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隐喻在词汇学习上其作用还没有得到其应有的认可。一方面英语教师还没有隐喻教学的意识,另一方面学生往往在单词学习中只满足于一两个汉语的解释。鉴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隐喻的概念及其分类,然后通过例子论证隐喻在分析一词多义的重要作用。
2.隐喻的概念
传统语言学习惯把隐喻当做一种修辞手段,是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研究的对象。而认知语言学家们认为,隐喻是人们对抽象事物认识和表达的有力工具,是人类认知的重要模式。“它不仅是艺术生动地表达思想的手段,而且是我们的一种思维方式。”(F·Ungerer & H·J·Schimid,2008:118)隐喻把一个领域的概念投射到另一个领域,前者称为源域(Source Domain)而后者称为目标域(Target Domain)。例如,Time is money中,Money是源域,而Time是目标域。源域一般都是我们熟悉的、具体的、易感知的。相反,目标域往往都是抽象的,不能直接被人感知或把握。这种抽象认知能力来源于对两个概念的“相似”(similarity)的认知。正是由于这种认知模式,人们能将有限的概念和符号覆盖无限丰富的事物及其关系。
3.隐喻的分类
隐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
3.1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指一种概念(源概念)的结构构造另一种概念(目标概念),两个概念之间的构成成分之间存在有规律的对应关系。因此,我们能用谈论源概念的词汇谈论目标概念。我们仍以Time is money为例。对于Money这一源概念,我们可以用“花”“浪费”“节约”等词搭配,但这些词也可以用于Time这一目标概念上,例如:
The new system will save our time.
I really dont have time to waste.
做兼职花了小明很多时间。
最近很忙,你能不能再多给我一周的时间?
“时间就是金钱”的隐喻包含了几个相关的概念成分:有限的资源、有价值的商品。金钱特有的典型特征,都转移到时间的范畴上来了。
再例如:Argument is war.作为源域的战争一般包括作战双方、武器、战术等,这些特征映射到目标域中,因而就有了如下的句子。
Your claims are indefensible.
I demolished his argument.
You disagree? Ok,shoot.
他的这番话充满了火药味。
3.2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是指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空间方位感知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感知能力和认知经验。人们往往利用这些熟悉的经验把握和表达抽象的概念关系。例如英语里的Up-down,Front-back,汉语里的上下、前后,等等。
Happy is up ;Sad is down.
You are in high spirits today.
He is really low these days.
老王中了大奖,兴高采烈地往家赶。
他考试不及格,垂头丧气,一声不发。
不难看出,无论是在英语还是汉语里,人们对“Up”和“Down”有着某种程度上共通的感知,这与方位隐喻跟人的身体经验和人的生存经验有关。
此外我们还可以说Conscious is up;Unconscious is down,例如:
Wake up!
He is under hypnosis.
3.3实体隐喻
实体隐喻是指人们根据物质世界的经验理解和把握抽象的范畴及其关系。在这类隐喻中,人们将抽象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做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因而可以对其进行谈论,量化、识别其特征及原因(赵艳芳,2000:109)。实体隐喻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容器隐喻(Container Metaphor)。这来源于人体结构。我们的人体就是一个典型的容器,进食、呼吸、排泄都体现出容器的特征。人们通过人体自身大量的经验,逐步形成了关于“容器”的隐喻,并把这种模式转移到其他类似的领域当中。例如:
We are in trouble now.
There are many metaphors in this article.
她话里有话。
我们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4.英语“up”多义现象的隐喻分析
综上所述,隐喻的基础根源于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结构特征。它具有普遍性,使用最为频繁,是新意义产生的根源之一。英语中绝大多数表达方式都是通过隐喻实现的。英语中介词出现频率高,作用大,然而介词意义多,用法活,给我们掌握介词造成相当大的困难,因此本文以“up”为例进行讨论。从认知的角度讲,“up”除了做方位介词外,充当名词、动词、副词、形容词时的各项意义都是通过隐喻而拓展获得的。在朗文当代英语词典中,up词条下一共列出了36个义项,除了前两个义项“to a higher position,in a higher position”外,其他均属于up的引申意义,在众多的引申意义中,与空间核心意义较近的隐喻意义称为表层隐喻,与空间核心意义较远的称为深层隐喻。(陶文好,2001)因此,根据“up”各引申意义的疏远,可将“up”的各隐喻意义分为表层隐喻、中层隐喻和深层隐喻。
4.1“up”的表层隐喻含义
首先,“up”可由“向上”引申到“起床”的含义。这是因为起床是最普遍的向上的身体体验,起了床就是“up”,这样的理解是自然的,最接近“up”的核心意义,可归为表层隐喻。如:
Are the kids still up?
It is time to get up. (=get out of bed)
Its good to see you up and about again.
对于第二个例子中的动词短语“get up”,它的意思就是起床,但是很少有人会意识到“up”在这里的隐喻用法,这样的隐喻人们已经习以为常,早已成为我们固有词汇的一部分。这种隐喻因此也被称为常规隐喻,词汇化隐喻或者“死”隐喻。(F·Ungerer & H·J·Schimid,2008:117)虽然理解这类隐喻不费力,但是发现这类隐喻对于我们掌握介词的含义是有意义的,因为这些长期以来无意识地根植于语言中的隐喻是最为重要的。(F·Ungerer & H·J·Schimid,2008:117)人们往往会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不断将“up”的含义向外扩展,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语义网络。例如:Conscious is up应该是在“get up”的基础上引申而来的。理由很明显,一个人从卧姿转换成站姿,意味着身体从散乱松弛的状态转换成肌肉紧张、约束的状态,所以在站立的时候一般是“conscious”的,而睡觉的时候是“unconscious”。所以我们就很容易理解短语“up for/against sth/sb”的意思,例如:
We are going to the pub later- are you up for it?
He came up against a lot of problems with his boss.
The house is up for sale.
There could well be a few problems before your new computer is up and running properly.
4.2“up”的中层隐喻含义
“up”引申出“高兴”、“好”“更多”“重要”等相关含义Happy is up. ;Good is up.;Mode is up.;Improtant is up. 这也源自于人类的亲身体验,当一个人高兴的时候,心情激动,科学显示,人的血压也会随之升高,举止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如昂首挺胸。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这能帮我们理解英语中相应的表达,产生共鸣。但这样的隐喻含义与“up”的核心含义相对较远,因此可归为中层隐喻。例如:
Jasons been very up and down since girlfriend left him.
We have our ups and downs like all couples.
Business is on the up.
A brilliant young player who is on the up and up.
此外,Good is up.也源自我们的切身感受。人类的生活受地球地心引力的影响,向上攀登就要克服引力,付出辛苦与努力。所以对于人类而言,越是高处的东西,越难得到,也就越显得尊贵。英语里有很多这样的表达,如up-market,upkeep,upper-class,等等。同理,我们能理解“More is up.”在生活里,水杯里的水位越高,水也就越多,房子建得越高,房子也就越大,等等。这些经验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语言表达。例如:
Turn up the radio.
Violent crime went up by 9% last year.
Inflation is up by 2%.
Profits are up on last year.
Important is up也不难解释。身体构造中,处于重要地位的大脑是高高在上的,其他器官处于从属地位。如下例:
Have you been up to London recently?
英国伦敦是首都,英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最重要的地方,因此说话人加上up一词正是在强调伦敦作为首都的重要地位,如果我们不了解“up”一词的隐喻含义,“up”就会成为我们理解的难点,也就无法完全理解该句要表达的意思。当然,这句话在具体语境下还可以这么理解,说话人位于伦敦的南部,那么这里涉及“up”的另一层隐喻含义“Up is north.”
4.3“up”的深层隐喻含义
以上由up引申出来的意义都是我们能比较直观感受到的,但有的意义并非能直接理解,需要通过我们思考找到其内在联系,这种隐晦的含义称为深层隐喻。我们以“up to sb 这一短语为例。初看起来,人们无法联想到这个介词短语的实际意义——由某人自己做出选择。但是这仍然是“up”的隐喻用法,“up”具有上升的含义,加上与表示对象的介词“to”搭配,形成了这样的意象图示,某一物体不断向上移动接近某人。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感受,当一个物体接近自己时,我们可控感增强,相反,当一个物体远离你,这种可控感就会慢慢消失。所以,当“某物或某事up to 某人”时,该人就能有很大的自主选择的空间。我们可以再看一例。句子“Time is up”中,“up”表示的意思是终了,这与它的基本意思上升相去甚远。但我们可以这么分析,“up”的隐喻映射基础不仅有从低到高的意象图示,还有“改变—移动”的相关关系。那么,“up”这里就表示了由静态向动态的变化。就如“get up”中,以前睡觉的静止状态不复存在,同理,“time”(这里指一段时间)的静止状态也就终结,进而引申到时间的终结。这种引申意义往往还和动词一起连用,例如:
Why did you tear up that letter?(表示信件完整状态的终结)
We still havent decided how to divide up the money? (表示钱作为一个整体的分离)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英语介词“up”的用法是相当灵活的,其意思往往由核心通过隐喻映射不断向外延扩展,一旦我们能抓住隐喻这条线索,我们就能顺藤摸瓜,了解介词意义的概貌,这对于我们掌握介词的意义与用法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5.结语
隐喻是我们语言实际运用中的一个普遍现象(Lakoff G & Jonhson M,1980),了解隐喻概念系统,是提高我们词汇学习效率乃至提高英语整体水平的切实有效的途径,这要求我们应该在平时的语言学习中不断观察、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思考。
本文中对介词UP分析的所有英文例句均来自《朗文当代英语词典》2005第四版。
参考文献:
[1]陈忠.认知语言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2]陶文好.论隐喻的层次-以方位介词up和in为例[J].外语教学,2001,(6).
[3]束定芳.论隐喻的认知功能[J].外语研究(2),2001.
[4]蔡龙权.隐喻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J].外国语(6),2003.
[5]姜孟.英语专业学习者隐喻能力发展实证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4),2006.
[6]陈朗.二语教学中的隐喻能力培养[J].外语学刊(5),2010.
[7]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8]F.Ungerer & H.J.Schi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9]Lakoff G & Jonh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