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月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 语文教学也在积极寻求自身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通过对话剧表演与语文教学之间的的关系的深入研究, 发现两者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 话剧表演介入语文教学可以更好的体现语文教学的实践性这一特点。
关键词 实践性; 语文教学; 话剧表演
一、引言
通过对语文教学的实践性研究,发现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是指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能力获得是通过教师的组织、指导和调控,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思考,并反复进行操作、练习,而形成的性质特点。实践性是语文教学中的基本特点,这是由语言能力的心智技能性和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所决定的,语言技能的形成必须经过实践,所以实践是语文教学的必要环节。
二、话剧表演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教育学依据
与合作性学习相比较, 许多研究发现情境性学习有明显的劣势, 尤其适用于以培养语文情感表达为目的的课堂,通过相关话剧表演, 在课堂上创造合作学习的氛围, 达到提高语文表达能力的目的。通过合作学习, 学生们完成了传递、协商、接收等一系列语文表达过程。在合作学习中, 小组成员在合作完成一项共同任务的过程中, 进行着一系列的互动行为, 如了解别人的观点,倾听别人的谈话 , 有效地沟通, 解决争端, 与他人一起合作以达到共同的目标等, 从而创造了一个自然的语文表达环境,促进了师生互动, 使学生有机会将学到的语文知识、语文情感应用到真实的表演场景中。合作学习可使学生在有效的交际实践中建立起自信和责任感, 熟悉真实的语境,从而更加深入理解语文知识。
三、话剧表演是语文教学实践性的良好体现
语文教学与话剧表演具有在操作方式上的相通性, 语文教学需要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 包括神情、动作与话语,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体现出教师的主导性,学生要体现出学生的参与性作用, 老师的教学角色既是导演也是演员, 学生主要发挥演员的教学参与角色, 只有师生在教室这个小型“舞台”上共同配合, 演好这四十多分钟,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二是两者具有目的上的相通性,话剧本身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一定程度上充当了教育者的角色,尤其是自易卜生以来的社会问题剧,具有很强的教育目的, 亚里士多德曾经认为,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可由悲伤的话剧引起, 人们因此会得到情感的宣泄和净化, 从而达到生理、心理上的平衡, 进而培养良好的精神品格和道德风尚。从此可以看出,话剧除了一定的娱乐因素之外,还承担了一部分的教育人的功能。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书育人,学生们通过对语文文化的学习,可以懂得欣赏作品,能力情感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使得人得到全面的发展。三是两者的表述方式的内在相通性,语言一般分为诗性语、科学语与实用语。语文教学与话剧基本上都使用的是诗性语,有着一定的语言美。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把语文表达丰富化、诗性化,而不是干巴巴的讲解语文知识。语文从本质上讲是诗意的;而话剧也是通过具有强烈个性特征的语言来表现出各个角色的内心情感,即便使用了通俗用语或者科学用语,那也是为着整体剧目的情感所服务的。
四、话剧表演可以提高语文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整个话剧表演涉及到导演、角色分配、编剧以及课下排练等流程,在各个环节中需要学生们充分准备资料、互相配合、积极讨论从而深入思考整个话剧的整体表达的意义和各个人物内心的意义。这样,可以达到让学生充分预习的目的,减少了不必要的课堂负担。比如学生排练话剧《雷雨》相关选段,首先必须掌握《雷雨》的大时代背景,以及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内容。还有当学生为了筹备此剧目的整体表演,所要准备的简易舞台背景以及简易道具时可能会进一步认识到《雷雨》作者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青少年时代就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从而创作出来的,也因为符合了当时大众心里所要诉求的情感,而产生了空前反响。在学生进行表演时,也会因为进入角色,因此对此作品更加印象深刻、以及大大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推动了学生在之后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深入的思考。老师在学生们表演后组织相关的讨论活动会更加促使学生对此话剧的认识和相关文章的认识、思考,通过讨论能够带动课堂气氛,以及影响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这样不仅达到的传统语文课堂教师灌输式的讲解,更主要的是学生的主动参与与思考。
五、在语文课堂中加强对话剧表演的重视
长期以来, 话剧仅成为语文课的点缀。语文教学对课程、课时安排以及教材的限制使得话剧表演在课堂中运用大大受限。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把所有的课时都放在了对课文的讲解上,这样一来虽然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相对较好,但长此以往的教学会背离语文教学的初衷,即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学到“真”语文,才是我们教学过程中主要注意的问题。新课改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话剧课堂能够较好的成为我们达到教学目标的载体,因此,我们要大胆尝试,不要让传统的教学思路,禁锢了学生的语文天性。语文不仅是为了教会学生读书看报、应试升学的学科,语文是所有其他学习科目的基础,更是培养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精神的传承,只有通过让学生深刻感受文学品的魅力,语文课才能到达真正的目的。
参考资料:
[1]李惟嘉.话剧手段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27- 31.
[2]曾祥芹.文章学与语文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